秦长城研究正本清源(十九)
发布时间:2025-07-09 16:14 浏览量:1
秦长城研究正本清源
——秦皇长城百年研究札记
甘肃、宁夏、内蒙古秦皇长城
最新研究成果入选新版《辞海》
《辞海》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是国家重大文化工程。《辞海》从1936年第一版面世至2020年推出第七版历经大半个世纪。
80多年来,《辞海》历经修订,记载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变迁,集中展示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新事物、新成果。
近现代以来,关于秦始皇长城在西北的方向路线与现存遗迹所在地区争论了百年左右。1927年,王国良先生在其著《中国长城沿革考》中错解《史记》等古籍记载内容,无视前贤研究的真知灼见,错误地认为秦始皇长城不经过甘肃、宁夏、内蒙古黄河内岸至阴山高阙,而是 “西起于今甘肃岷县,东行经狄道、固原、隆德等地,包六盘山而北走,再东经环县而入陕西境,东过绥德,渡黄河,历山西、河北北境,到山海关转而东北,横贯辽宁南部平壤县南可无疑了。”从此以后,近百年来研究、传播长城的文物考古部门、权威典籍、名家论著、主流传媒大多摘抄、沿袭王国良在《中国长城沿革考》中的以上错误说法,将西北地区的西周、战国秦、秦朝、汉朝、隋朝、明朝等长城的始筑朝代、分布走线与后代维修长城混为一谈,研究考证的张冠李戴,一塌糊涂,埋没、遗漏或错误解读了在中国长城史上具有极高地位与重大科研、观光旅游价值的西北历代长城,严重影响了中国长城的科学研究、文化价值和保护力度,令人长叹不息!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我们实地考察,在甘肃、宁夏、内蒙古黄河内岸大量发现的沿河秦皇长城遗迹,验证了前辈学术名家的真知灼见。当今一些学人所谓从靖远县至宁夏、内蒙古黄河内岸无秦皇长城遗迹的说法纯属猜测和讹传。
2002年,周兴华公布了中卫黄河黑山峡南岸秦皇长城的“考古调查与发现”(周兴华著《宁夏古迹新探》第3一86页。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2008年,周兴华公布了“固原西周长城”“河东战国秦昭王长城”“黑山峡秦皇长城”的考古研究与调查发现(周兴华 周晓宇著《从宁夏寻找长城源流》第3一174页。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2015年4月15日,新华社记者艾福梅报道了周兴华等人在《宁夏、甘肃黄河段发现九段秦长城》。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宁夏中卫黄河黑山峡小观音、南长滩、虎峡、北长滩、黄石漩、大柳树、黑沟梁、沙坡头南岸、上下河沿陆续发现了断续相接的秦皇长城遗迹。特别是近年来在甘肃靖远县大量发现的秦皇长城遗迹,如:虫台沟、鹿角岔、大架沟、龙荒水沟、石羊布峽、黄天旗山、沙葱沟、石圏沟、黄石沟、红窝窝沟、白淌水沟、炭窑沟、水园、造坡山、小口子、胡蔴滩、道子沟、索桥渡、窎窎坡、五沟、三沟、仁和、大庙等,有堑山堙谷长城,黄土夯筑长城,石块垒砌长城等。这些长城墙体,原本就是秦始皇派蒙恬沿靖远县黄河内岸修筑的一条连贯的长城,属“并河以东”段,秦时壁立如墙,高大雄伟,很多现存遗迹犹不失当年雄姿。目前见到的断续相接的墙体,是2000多年的天灾人祸、自然变化造成的。现存遗迹反证了甘肃、宁夏、内蒙古的部分秦皇长城确实是沿着洮河、黄河内岸修筑的,与《史记》记载“自榆中并河以东”“因河为塞”“城河上塞”完全相符。
实地考察证明,只要沿着甘肃、宁夏、内蒙古黄河内岸至阴山实地考察,亲眼所见秦皇长城遗迹证实:秦始皇长城宁夏段从中卫市南长滩、北长滩向东北沿黄河内岸连接陶乐秦皇长城、内蒙古高阙至阴山秦皇长城、固阳秦皇长城、辽东秦皇长城;从中卫市向西南沿黄河内岸连接甘肃靖远县大庙村秦皇长城,从大庙村秦皇长城沿靖远县黄河内岸秦皇长城与秦皇长城榆中段(皋兰段)、临洮段、岷县段连接为一体。
中国长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以秦始皇的万里长城作为中国大一统王朝早期的、最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之瑰宝首选的。对于这样一项光耀全球的世界文化遗产,就其遗存分布而言,甘肃、宁夏境内的秦皇长城路线被错说了将近百年,被误导了将近百年,正确答案被埋没了将近百年,拨乱反正等待了将近百年!
2019版《辞海》集新事物、新成果之大成,其中“秦长城遗址”为首次新增辞条,展现了近百年来秦长城研究的最新成果:
秦长城遗址,秦始皇在北境修筑拒匈奴的军事防御线遗址。位于甘肃、宁夏、内蒙古、河北、辽宁等省区。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命大将蒙恬率30万众北逐匈奴,筑长城,长城“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据调查,长城首起甘肃临洮,当经兰州北上,傍黄河至内蒙古临河,自临河以东进入狼山,过固阳后直插大青山北麓。比筑于大青山南麓的战国赵长城北移50余千米。长城继续东延,经卓资、察右中旗、察右前旗、丰镇、兴和、怀安、尚义、万全、张北、崇礼、沽源、赤城、丰宁、围场、赤峰、敖汉、奈曼、库伦,至辽宁阜新,据记载和考古迹象,可抵达朝鲜半岛,全长5000余千米。该长城大多数地段是利用和修缮了原秦昭王长城、赵北长城和燕北外长城。墙体有夯土筑、石砌或土石混砌,残宽2-5米,残高0.3-6米。在长城沿线设有烽燧和障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按】:《史记》“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的“临洮”指秦临洮郡(今甘肃岷县),而不是今甘肃临洮县。)
2019年第七版《辞海》破天荒的新增了“秦长城遗址”辞条,采纳了秦始皇长城沿今甘肃兰州黄河内岸经靖远县、宁夏中卫市、陶乐县、内蒙古临河进入阴山西端狼山的路线,终于推翻了历史文物考古部门百年来关于秦始皇万里长城经甘肃定西东走宁夏固原、甘肃环县、陕北吴起抵内蒙古黄河南岸十二连城的错说,使秦始皇长城回归到甘肃、宁夏、内蒙古黄河内岸抵阴山高阙东走,沿赵、魏、燕长城至秦辽东郡从朝鲜半岛入海的原始路线。这是学术研究上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推陈出新的历史见证。
同时,2020年版《辞海》“秦长城遗址”引起的连锁反应是近百年来文物考古部门、专家、学者对长城研究的很多“长城认定”“学术成果”都是错说。宁夏文物考古部门是本地长城研究错说的重灾区。
附:甘肃、宁夏、内蒙古黄河内岸秦皇长城遗迹(第二条路线第二段)。
黄河宁夏黑山峡中卫市南长滩小观音秦皇长城遗迹
秦皇长城所在的黑山峡靖远县大庙地区断头山骆驼石黄河南岸
2015年黄河黑山峡甘肃靖远县大庙村发现秦皇长城
2021年3月15日发现的 红山峡甘肃靖远县索桥(小口子)秦皇长城遗迹
黄河红山峡靖远县虫台沟秦皇长城遗迹
黄河红山峡靖远县墩墩岘秦皇长城遗迹
黄河黑山峡宁夏中卫北长滩秦皇长城遗迹
周兴华:内蒙古乌海市巴音陶亥秦皇长城 (转载请署名原作者及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