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英皇166亿的窟窿,你就读懂了香港一个时代的终结

发布时间:2025-07-09 06:49  浏览量:1

欢迎大家来到咱们的频道!先点个关注,咱们再继续,这样既方便讨论,也方便分享,咱们一起愉快交流~

最近我的朋友圈,一半在刷谢霆锋演唱会的怀旧视频,另一半在转英皇集团股价暴跌的新闻。

这两件事放在一起,有种说不出的魔幻感。

舞台上的“浪子”依旧帅得掉渣,但舞台下的老板,70多岁的杨受成,却可能要面临他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财务危机。

很多人把这归结为“香港楼市不行了”,这话说对了一半,但只说对了一“半”。

真正要命的,是那个曾经让杨受成们封神的“成功学”,在今天,已经彻底失灵了。

我们别被那些复杂的会计名词绕晕,就看英皇财报最核心的三个数字:

1.亏损: 两年亏掉近68亿港元。

2.股价: 跌成几毛钱的“仙股”,市值大幅缩水。

3.债务: 166亿港元!注意,这不是总负债,而是已经“逾期”或“违约”的银行借贷。

最吓人的是第三个。

什么叫“违约”?

打个比方,你跟银行借钱,保证说公司负债率绝不超过70%。

结果现在超过了,你就违约了。

银行随时有权说:“别等30年了,现在就把钱全还我!”

166亿的窟窿,账上流动的现金只有6个多亿。

这就像你信用卡欠了166万,但你钱包里只有6万块。

所以,连全球顶级的会计师事务所德勤,都撂挑子了,出了一份“无法表示意见”的报告。

翻译过来就是:“这账我没法审,风险太大了,我不敢保证它是真的,不敢签字,你自求多福吧。”

这基本就是一家上市公司被逼到墙角的信号。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

也许是某笔巨额贷款的到期,也许是美联储的某次加息彻底击穿了他的现金流防线。

我们不得而知,但这根稻草的落下,宣告了一个时代的正式终结。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杨受成好歹也是一代枭雄,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要理解他,就必须理解他那代香港企业家刻在骨子里的两个字——“争气”。

杨受成的人生信条是“两块钱做十块钱生意”,靠着高杠杆,他从一个小表行老板,做成了“钟表大王”,杀入地产,建立起庞大的英皇帝国。

80年代,他曾因同样的原因破产,负债3.2亿,但他硬是靠着去中东炒外汇这种高风险操作翻了盘。

这次“死而复生”,没有让他害怕杠杆,反而让他更加迷信自己的“争气”和“胆识”。

这种精神,在香港经济腾飞的几十年里,是绝对的“屠龙之术”。

那时候,遍地是机会,只要你敢借钱、敢下手,时代会推着你往前走。

可以说,“争气”哲学,就是那个年代的“狮子山精神”在商界的投射,它成就了杨受成,也成就了那一代的很多富豪。

所以,当这几年李嘉诚不断抛售资产,高调离场时,杨受成在做什么?

他在反向操作,斥巨资“抄底”香港楼市。

在他看来,这或许不是赌博,而是他一生中最熟悉的“胜利方程式”的重演:在别人恐惧时入场,然后靠着过人的胆识和“争气”熬到春天。

他信奉自己的判断,胜过相信市场的趋势。

他赌的,是那个属于他的时代还没有过去。

然而,他赌错了。

时代真的变了。

支撑香港商业地产的逻辑,从资金来源到全球利率环境,全都变了。

过去放大他财富的杠杆,如今正在无情地放大他的危机。

那种靠“胆识+杠杆”就能成功的模式,成了这一代企业家可能的“墓志铭”。

当然,英皇还有最后一张王牌——它那星光熠熠的娱乐版图。

成龙、刘德华、梁朝伟、谢霆锋……杨受成用几十年的时间和真金白银,建立起了香港娱乐圈最顶级的“朋友圈”。

说句公道话,没有他这种近乎偏执的“争气”和砸钱,也就没有后来姜文的《让子弹飞》,更没有香港电影在青黄不接时那么多的坚持。

他确实是个真正的电影热爱者。

但,情怀是情怀,现金流是现金流。

一家娱乐公司,哪怕再成功,本质上是一艘快艇。

而英皇的地产主业,是一艘巨型油轮。

现在油轮漏水了,你想靠快艇把它拖回港口?

这不现实。

更何况,快艇自己也开始漏水了。

财报显示,英皇的文化产业也在巨额亏损

靠着《金手指》这类传统港片,已经很难在内地市场掀起巨大波澜了。

观众的情怀,终究是有限的。

写到这里,我不想用“一个时代的落幕”这种话来结尾,因为那太文艺了,不够残酷。

商业世界里,没有挽歌,只有清算。

英皇的下一步会怎么走?

在我看来,答案几乎是唯一的:卖。

为了偿还银行的债务,出售资产是必然的选择。

先卖什么?

可能是那些非核心的物业。

如果危机加重,会不会动摇到像北京英皇集团中心,甚至铜锣湾罗素街的旗舰店这类核心资产?

一切皆有可能。

甚至,为了快速回笼资金,将英皇娱乐这块最优质的“软资产”分拆出售给某个内地互联网或传媒巨头,也并非天方夜谭。

杨受成还能“争气”地翻盘吗?

我个人持悲观态度。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这些后来者一个最朴素的道理:永远要敬畏市场,敬畏周期

一个人的成功,很多时候是时代的产物。

当时代要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对于我们这些普通投资者而言,这件事最大的警示是:不要迷信任何“教父”,你的钱只认识财报。

下次当你再被某个公司的明星代言、宏大叙事或者老板的传奇故事所吸引时,请一定多花五分钟,打开你的股票软件,搜一下这家公司的财报,看看“资产负债率”和“经营现金流净额”这两个指标。

前者告诉你它欠了多少钱,后者告诉你它自己能挣多少钱。

看懂这两个数字,比听一百个创业故事都能更好地保护你的钱包。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