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江淮合资工厂突然宣布倒闭 三家车企三年合作走到尽头
发布时间:2025-07-08 19:17 浏览量:1
最近有个造车项目突然散伙了。国家企业信用系统显示,江来制造技术公司开始注销流程,官方理由是股东们决定解散。这家公司是蔚来和江淮汽车在2021年3月一起成立的,法人代表叫李明,注册资本五个亿,主要干汽车制造和供应链管理。
两家公司当时说是要搞新能源车生产,蔚来出钱江淮出产能。但三年时间里好像没搞出啥像样的业绩。现在注销公告挂出来,从6月10日开始公示,要持续到7月24日。听说他们原本计划代工生产蔚来新车,但后来可能因为成本太高或者合作不顺。
现在回看这三年,新能源车市场变化太大了。蔚来自己投钱建厂的事儿最近传得不少,江淮也和其他品牌有新合作。这种联合工厂模式可能确实不好做,代工费怎么算、技术保密怎么做,都是麻烦事。注册资金五个亿听起来不少,但造车项目烧钱很快,可能很快就见底了。
有人说问题出在生产线升级上。现在电动车更新换代特别快,一年半载就得改款,老生产线得不断改造。但合资厂设备可能跟不上速度,只能生产固定车型。另外蔚来销量不稳定,订单量有时多有时少,工厂产能利用率可能长期很低,导致亏损。
还有政策影响。去年政府对新能源补贴减少了,企业得自己赚钱维持。江淮汽车自己也在推新车,精力可能顾不过来合资项目。蔚来这边又在搞电池自研,跟江淮的合作就显得次要了。两头都不够专注,项目自然难以为继。
有意思的是这事儿刚好碰上行业整合期。现在几乎每家车企都在建自己的工厂,小鹏肇庆工厂、理想常州基地都是自己干。比亚迪更夸张,连上游电池厂都控股了。代工模式好像越来越不受待见,除非是特斯拉那种大订单,不然风险太大。
听说李明之前在江淮负责过好多项目,但这次合作可能没谈好条件。作为法人代表,他在这中间肯定要协调很多利益。现在项目黄了,估计要解释很多财务问题。不过这种高层纠纷外人搞不清楚,只知道最终结果是散伙。
对当地经济也有影响。安徽这边最近几年堆了不少新能源项目,突然有个大厂注销,可能让政府部门重新考虑招商策略。附近供应商受影响最大,有家做电池外壳的企业半年前就接到订单减少了,现在更是雪上加霜。
现在网上有讨论说这是轻资产模式失败的例子。以前互联网公司喜欢不控股代工,觉得省心省力,结果发现关键时刻没话语权。要是当初蔚来自己建厂,虽然前期花钱多,但至少生产能自己把控。江淮也错失了深度绑定新势力的机会。
这件事暴露出行业洗牌加速。现在造车门槛越来越高,光有资金不行,还得有技术积累和销售网络。光靠代工赚加工费,一旦市场波动马上就被淘汰。连蔚来江淮这种国企民企强强联合都扛不住,小厂更危险了。
听说消息后我去查了相关新闻,国家六部委最近确实收紧了新能源生产资质审批。文件里明确说鼓励整车企业自建工厂,代工模式要严格审核。这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事说明新能源汽车赛道越来越卷,企业得自己造血才有活路。指望别人帮忙造车的时代可能结束了,未来三年估计还会有很多重组并购的消息。反正看热闹的我们都替那些员工着急,项目黄了大家要找新工作,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