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同窗,燕园远航 | 奥莉娅:从莫斯科河到未名湖,架起中俄友好交流的桥梁
发布时间:2025-07-08 20:12 浏览量:1
编者按:
博雅塔的剪影再度轻抚毕业的离歌,2025届北京大学留学生们,已悄然将燕园的晨昏四季酿成记忆的佳酿。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先锋,北京大学始终秉持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胸怀,为全球青年搭建思想碰撞的舞台。
2025年盛夏,又一批怀揣梦想的留学生即将告别未名湖畔。他们曾带着对东方文明的向往而来,在燕园的时光里既做中华文化的解码者,亦成世界文明的传播者。当思想的羽翼穿越地理的边界,当文明的对话跨越文化的藩篱,我们坚信,这些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青年,必将成为文明互鉴的使者、合作共赢的桥梁。
值此毕业之际,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倾情策划“寰宇同窗,燕园远航”留学生毕业季专题系列。期待通过这些鲜活的故事,让世界看见中国高等教育的开放胸襟,激励更多国际青年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以担当之志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人物简介
奥莉娅(Olga Fokina),来自俄罗斯,北京大学2025届预科生。在加入北大龙舟协会期间,获得了2025九州竞渡龙舟赛女子组亚军,还在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游园会开幕式表演俄罗斯舞蹈。她曾游历云南、福建、河北等地,未来计划通过专业学习和新媒体平台促进中俄文化交流。
从莫斯科河到未名湖:一场独一无二的语言之旅
当奥莉娅身姿优雅地站在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预科项目结业仪式的主持台上,用一口流利且富有感染力的中文向台下观众致意时,没有人能想到,这个来自俄罗斯的姑娘,在五年前才刚刚开始接触汉语。从初中第二外语课堂上的懵懂初探,到如今在燕园里自信主持活动,奥莉娅的汉语学习之路,宛如一条横跨欧亚大陆的文化纽带,紧紧系着她对中国的无限憧憬与热爱。
奥莉娅主持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预科项目结业仪式
“最初选择汉语作为第二外语,其实是父母的建议。但很快,我就被这门语言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奥莉娅回忆起往昔,眼中闪烁着光芒,“所以在高中,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东方学历史专业。”正是这份源自内心的热爱,推动着她在短短五年间,从对中文的一知半解,到现在能够熟练运用中文主持校园活动,现在的她,在北大的校园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璀璨舞台。
北大生活:班级交流与龙舟体验
奥莉娅在北大预科度过了充实而难忘的两年时光。“刚到北大的第一年,我的中文水平还有待提高。所以,我主动选择在预科多学习一年。正是这宝贵的两年,让我如今能够轻松自如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交流。”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老师们的耐心也为奥莉娅提供了许多帮助。预科班的老师不仅传授给他们语言和各类文化知识,还带着大家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帮助奥莉娅深入了解中国。不仅如此,老师们还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在尝试中探寻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
为了更好地锻炼自己的交流能力,奥莉娅竞选成为了预科班的班长。在2024年的汉语大赛中,她所在的班级精心筹备,表演了中国传统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作为班长,奥莉娅全身心投入到组织排练的工作中,协调同学们的时间,帮忙租借服装。在这个过程中,她的组织能力和中文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我们的表演最终获得了第二名。看着同学们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用流利的汉语演绎着中国经典故事,我深刻感受到,这不仅仅是一场语言的练习,更是一次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除了专注于学习和班级活动,作为热爱运动的俄罗斯女孩,奥莉娅还积极投身于北大与运动相关的社团活动。她先后加入了英式橄榄球协会和龙舟协会,而龙舟运动更是成为她在北大生活中最难忘的回忆之一。“每周六次的训练虽然辛苦,但和队员们一起在后海划龙舟的时光,无比珍贵。”奥莉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们代表北大参加了多场比赛,最近我还参加了在端午节举行的2025九州竞渡龙舟赛,并且获得了女子组亚军。”
龙舟比赛现场剪影(前排右二为奥利娅)
对奥莉娅来说,龙舟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重要的是在龙舟比赛的过程中,她深刻领悟到合作的重要性,而且也体会到了在体育锻炼中认识新朋友的快乐。龙舟队里汇聚了许多中国同学和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大家用中文畅快交流,一起训练、比赛,还会在闲暇时光聚餐、学习。在她眼中,这种跨越文化的友谊格外珍贵。“我的很多好朋友都是在龙舟队认识的。”奥莉娅笑着说。
文化探索:从北大校园到神州大地
作为俄罗斯留学生,奥莉娅积极投身于校园里的俄罗斯文化活动。在2024年的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上,她参与了游园会的开场表演。奥莉娅与俄罗斯同学们一起,身着经典的俄罗斯服饰,为来自世界各国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舞蹈表演。“我们表演的舞蹈《四个乡村庭院》(‘Four Country Yards’),它源于传统的俄罗斯舞蹈动作和音乐,但我们在编排中融入了自己的创意。”奥莉娅介绍道,“我们的舞蹈不仅在北大演出,还受邀到俄罗斯文化中心等校外场所表演,收获了众多好评,这也让我变得更加自信。”
奥莉娅(后排左一)在国际文化节表演舞蹈
此外,奥莉娅还参与了俄罗斯高校校长访问北大的活动,以及俄罗斯政治家在北大的讲座。通过这些活动,她不仅加深了对中俄两国文化的理解,还促进了中俄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在校园之外,奥莉娅踏上了探索中国大地的旅程。在预科班的集体活动中,她走进了云南与福建,亲身感受中国不同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在云南,眼前的景象让她惊叹不已:“晨曦中,层层叠叠的水田宛如碎掉的镜子,哈尼族妇女背着竹篓在田埂上轻盈行走,仿佛走进了一幅中国水墨画。” 最让她难忘的是来到云南的农村,在那里,她真切地感受到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快乐。“这次旅行彻底打破了我对中国‘只有大城市’的刻板印象。在农村,我看到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中国——一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 而今年的福建之行,又为她展现了中国的另一面。厦门科技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的景象,让她对中国科技智慧赞叹不已。两次旅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她来说,云南的农村就像一本古老的线装古籍,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旧时光的味道;福建的城市则像一部最新的智能手机,处处充满惊喜。这种矛盾而又统一的美,让她深刻意识到中国的复杂性。“中国不能用单一标签来定义,它既有千年传承的农耕文明,也有引领时代潮流的数字革命。”
除此之外,奥莉娅还经常与朋友们一起游历中国,感受这个国家的时代脉搏。其中,最让她难忘的是和法国朋友一起进行的河北自行车之旅。“我们没有制定详细的计划,只是带着自行车坐上大巴来到张家口,然后一路骑行。”五天的时间里,他们骑行了约250公里,穿越山区,路过草原,看到了骆驼,还体验了中国农村热闹的节日氛围,放鞭炮、参加篝火晚会,这些都是在俄罗斯很难遇到的经历。
奥莉娅在河北的自行车之旅
在奥莉娅眼中,中国文化魅力无穷,因为它在各个地方都有着独特的体现。每个地方都有自己丰富的历史故事和传统节日。而且,中国对自身文化和历史的重视让她深受震撼。“这种对文化和历史的关注,使得不同地域都保留着独特的文化印记,成为中国多元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愿景:促进中俄之间文化交流
即将升入本科的奥莉娅,心中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她希望未来能够就读于国际关系学院。她希望通过这个专业的学习,深入了解中俄两国的合作与发展。“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日益密切,我希望未来能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无论是在中国的俄罗斯公司,还是在俄罗斯的中国公司,我都希望能为两国的交流与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她看来,国际关系的学习能够为她提供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资源,让她更好地了解中俄文化。“‘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里有丰富的学术资源,还有许多良师益友,我相信在北大的学习,会为我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除了专注于专业学习,奥莉娅还有许多个人规划。她希望继续提升自己的中文水平,达到与中国人无异的流利程度;她还计划拓展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在未来参加铁人三项比赛,将运动爱好与挑战自我完美结合;她还想开通自己的小红书账号,在上面分享中俄生活的差异以及在北大的点点滴滴,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促进中俄文化交流。“中国给予了我许多宝贵的机会和难忘的体验,我希望能把这里的美好分享给更多人。无论是通过文字、视频还是实际行动,我都想成为中俄文化交流的使者。”
在五四操场夜奔
未名湖畔的深情承诺
当被问及对中国的印象时,奥莉娅感慨万千:“刚来的时候,我对中国有很多刻板印象,但现在,我看到的是一个安全、便利、充满活力的国家。这里的文化底蕴深厚,人民热情友好,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在奥莉娅心中,北大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里,她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和宝贵的成长。未来的四年,她将继续深入探索中国,不断提升自己,希望毕业后能够为中俄关系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从莫斯科河到未名湖,奥莉娅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青年的求学之旅,更是一段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佳话。在北大的舞台上,她用龙舟划出青春的绚烂风采,用舞蹈展现文化的独特魅力,用语言架起友谊的坚固桥梁,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中俄友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