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布逊淖尔【蒙古语,意思是“盐海”】的源头在群山之中
发布时间:2025-07-08 15:19 浏览量:1
达布逊淖尔相关内容白话及注释
达布逊淖尔【蒙古语,意思是“盐海”】的源头在群山之中。它北边的山是哈玛尔岭【蒙古语,“哈玛尔”指鼻子,因山的形状像鼻子而得名】,南边的山是巴尔布哈山【蒙古语,“巴尔虎”指虎,“布哈”指野牛,因山上有虎和野牛而得名】,东边的山是拜甡图岭【蒙古语,“拜甡”指居民,因这里居民多而得名】。
达布逊淖尔发源于拜甡图岭的西麓,汇聚成布隆吉尔淖尔【蒙古语,“布隆吉尔”指水浑浊,意思是“浑水海”】,周围六十多里。
从西边流出后成为布隆吉尔水,流经西巴尔托罗海【蒙古语,“西巴尔”指泥水,“托罗海”指头,因这里多泥水而得名】、巴噶巴尔呼【蒙古语,“巴噶”指小,“巴尔呼”指远望弥漫的景象,因地方小且多瘴雾而得名】、伊克巴尔呼【蒙古语,“伊克”指大,因地方与巴噶巴尔呼相连且更大而得名】、绰尔集布拉克【蒙古语,泉水名,用泉名来称呼这座山】等山的南边,弯弯曲曲向西流经达彦贝勒阿尔巴图的居住地【蒙古语人名,因在此分驻而用他的名字命名此地】的北边。阿尔巴图居住的群山中有一个大部落,长五百多里,宽二百多里。
布隆吉尔水绕着部落北边流淌六百里,到那谟克特格里克【蒙古语地名】境内,有札克多浑水【蒙古语,“多浑”指渡口,“札克”指催生木,用催生木作为渡口名】从南边流来注入。札克多浑水发源于札克图【蒙古语,意思是“有催生木”】山麓,向西流三十里后分成两支:北边的一支向西北流二百里,有西拉图鲁舍里【蒙古语地名】的水和西哈尔噶山【蒙古语山名】的水汇合后流来注入;再向西北流四百里,有从淖尔西边流出的水,流二百四十里后从东边注入;又向北流一百二十里,有乌兰水【蒙古语,意思是“红色”】从阿尔巴图居住地的南境向西流来注入;再流一百多里后与布隆吉尔水汇合,流四十里注入达布逊淖尔。
布隆吉尔水长六百里,源头在北纬三十七度五分、西经十九度;札克多浑水长一千一百里,源头在北纬三十五度七分、西经十八度。达布逊淖尔周围三百里,在北纬三十八度、西经二十二度,距离罗布淖尔九百六十里。
札克图山的水源有一支向南流,成为柴达木水,向南流四十里到西勒珠尔格塔拉【蒙古语,“塔拉”指山间平甸,“西勒珠尔格”是平甸的名字】的北边,分成两支:东边的一支在库勒舍里山【回语,“库勒”指池水,因山上有池水而得名】山麓汇聚成札孙淖尔【蒙古语水名】;西边的一支汇聚成阿拉克淖尔【蒙古语,“阿拉克”指花木,意思是“花海子”】。这两个淖尔东西分布像一字,共长二百四十里。从这里向南到拉布拉克岭【蒙古语,意思是“岭上有泉水”】、特们胡珠岭【蒙古语,“特们胡珠”指骆驼子,因山形似骆驼子而得名】,隔岭的南边就是青海境内。两个淖尔都在北纬三十五度,西边的淖尔在西经十九度,东边的淖尔在西经十七度五分,距离罗布淖尔一千七百里。
按语:达布逊淖尔一条水源流有一千多里,西北望罗布淖尔没有连山阻隔,东南深远延伸到拉布拉克岭,南边距离青海只隔一座岭。依据钦定的舆地全图的星度计算,相距仅三十多里。这也是南山中断后,大河潜伏地下从此流入的明确证据。只是札孙、阿拉克两个淖尔汇聚的地方,隔山相对,反而在鄂敦他腊下游一百多里,不正好对着阿勒坦郭勒的源头。大概达布逊淖尔并非大河的全部源头,只是它顺着山向东流出的旁支,可以作为地下伏流的佐证。也由此可知,众多水源相互贯通,无处不通。
舒合水、库库塞水相关内容白话及注释
又向东南有舒合水、库库塞水。
舒合水【蒙古语水名】发源于古尔班洮赖山【蒙古语,“古尔班”指三,“洮赖”指兔,因有三座山像兔子而得名】,向东南流五百里汇聚成淖尔。库库塞水【蒙古语水名】发源于乌兰得锡山【蒙古语,“乌兰”指红,“得锡”是山名】,向西北流八百里到讷木齐图山【蒙古语山名】的北边,汇聚成淖尔。两条水并排,一条向西流,一条向东流,首尾交错,在北纬三十七度到三十八度之间。舒合水的源头在西经二十三度,库库塞水的源头在西经十九度五分,距离罗布淖尔一千三百里,正好在阿勒坦郭勒的北边,隔岭二百里。
按语:罗布淖尔东境的各山水到这里为止,西边与罗布淖尔相对的,是和阗东边沙漠中的各山,前面的卷册中已有记载。从弩齐图岭的水到这里,都是黄河水潜流的踪迹,有时涌出,有时隐藏。这片地方沙漠连绵,自古以来不在版图之内,即使有深入探查的使者也无法到达,所以只知道蒲昌海的伏流进入中原,却不知道伏流是因为多沙的缘故,也不知道伏流仍在流动是因为连山断裂成沙漠,所以河水能潜入其中。幸逢皇朝大一统的盛世,治理西域如同治理中原,自古以来部落不居住、人迹罕至的区域,都标注了道路、用仪器测量,里程分寸都能计算,图志清晰如指掌。于是推究伏流的实际情况,破解了千古未决的疑问。确实,山川的灵异之处,一定要等到神圣的时代才会被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