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宣布成立第三党,几十万人支持,军方率先动手,他能成功吗
发布时间:2025-07-06 21:59 浏览量:1
7月5日,当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郑重宣告“美国党”成立,誓言要让美国人“重获自由”时,一场风暴已然酝酿。
仅仅24小时前,他发起的一项民意投票吸引了近125万人参与,其中高达65.4%的民众支持成立新党。民意汹涌,似乎预示着美国政治版图即将迎来剧变。
然而就在同一天,美国军方直接对马斯克开炮,一夜间,马斯克的政治宣言与商业版图同时遭遇精准打击。
对此,特朗普是个什么反应?马斯克这公开得罪美国两党的行为会有什么影响?
一切的引爆点,是那部被马斯克恨之入骨的“大而美法案”。
7月4日,当特朗普总统的签字笔落下,这部法案正式生效。仅仅24小时后,马斯克就向整个美国政坛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成立“美国党”。
这并非一时冲动。在此之前,他早已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进行过民意试探。一场超过124万人参与的投票显示,高达65%的人支持他另起炉灶。马斯克手里握着的,是来自“沉默大多数”的授权书。
他曾是白宫顾问,也曾与特朗普并肩,但他对建制派无休止的财政浪费和精英主义的厌恶,早已深入骨髓。这根法案,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他从体制的改良者,彻底变成了规则的挑战者。
那么,马斯克要成立的这个“美国党”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根据马斯克的说法,它代表着那80%被两党遗忘的普通人。但掀开它那“中间派”的华丽外衣,你会发现一个精心缝合的矛盾体。
它的政党纲领,像一桌丰盛但风味混杂的自助餐。你想削减国债、放松监管?这里有共和党式的“小政府”主张。你希望推动社会进步、支持新能源?这里也有民主党式的价值观。
更令人称奇的是,它一边高喊自由市场,一边又主张政府投资特定科技。一边推崇言论自由,一边又想用政策鼓励生育。它甚至把“人工智能军事化”这种极具争议的选项,堂而皇之地摆上了台面。
这更像一个为了反对而存在的“缝合怪”,一个意识形态上的“大杂烩”。它的力量或许不在于逻辑自洽,而在于它能精准地吸纳那些对两党都已失望透顶的游离选票。
那么,如此一个看起来有些矛盾的政党,马斯克到底想用它来干什么?
事实上,他的目标,出奇地精准和务实。他没想过一步登天,让“美国党”去竞选总统。他要的,只是国会里那关键的几个椅子。
参议院两三席,众议院八到十席,足矣。
这是一种被比作“温泉关三百勇士”的非对称战术。在一个两党势均力敌、为了通过任何法案都争得头破血流的国会,这区区十几票,将瞬间变成决定天平朝向的黄金砝码。
马斯克想做的,不是棋手,而是那个能随时移动棋子的幽灵。他要成为“造王者”,那个能决定谁的法案通过、谁的议程作废的幕后杠杆。他要让两党都不得不坐到他的谈判桌前,听听他的条件。
马斯克在挑战棋盘的规则,棋盘自身当然也不会坐以待毙。
就在他宣布成立“美国党”的同一天,一份来自美国空军的通知,精准地插进了他商业帝国的心脏。军方以“环境问题”为由,暂停了与SpaceX公司合作的一个关键火箭货运项目。
这个理由堪称完美。项目选址的约翰斯顿环礁,曾是美军核试验场和化学武器销毁地,本就劣迹斑斑。环保组织一抗议,军方顺水推舟,一切都显得那么合情合理。
但没人相信这只是一个巧合。
这是一次毫不掩饰的政治报复,一个清晰无比的警告:任何胆敢搅动华盛顿浑水的人,都必须做好其商业利益被当作战场的准备。这个国家最强大的机器,用最专业的方式,给他上了第一课。
如今,马斯克以科技颠覆者的姿态闯入政治丛林,却不知华盛顿的规则远比硅谷残酷。资本与权力的交锋中,科技新贵的锋芒终将在政治铁幕前显露出脆弱底色。
面对马斯克的“美国党”,民主共和两党早已严阵以待。法律战、舆论战、资源消耗战即将铺开。据政治分析家预估,仅突破各州选举法规的诉讼费用就可能高达数亿美元。自由党数十年的挣扎历程,预示着马斯克政治长征的艰难前景。
简单说,马斯克面对的,是美国坚如磐石百余年的两党制格局。光是法律门槛就足以让任何新势力望而却步——为了获得全国大选资格,他可能需要在50个州征集多达2000万个选民签名。
更不用说,民主党与共和党这一次很可能会暂时放下分歧,联手扼杀这个可能同时从双方身上撕肉的闯入者。历史上,无数第三党派都曾尝试撼动这棵大树,但最终都沦为无人问津的注脚。
马斯克会成为下一个“科技茶党”,在一阵喧嚣后归于沉寂吗?还是说,他真的能凭一己之力,撬动美国的政治版图?
没人知道答案。
但无论输赢,马斯克都已亲手在美国这锅本就沸腾的汤里,又加了一把猛火。接下来的剧情,没人能预测。
马斯克的政治豪赌已然开局。无论“美国党”最终能否在国会山站稳脚跟,这场博弈都揭示了美国政治更深层的病灶——当资本巨头与政治寡头的缠斗公开化,普通民众的利益究竟由谁来代言?马斯克的火箭或许能征服火星,但华盛顿的权力迷宫远比星际航行更加凶险。
在这场资本与权力的巅峰对决中,唯一确定的是:美国的政治星图正迎来一场剧烈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