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后悔也已经晚了,特朗普开始秋后算账,并不打算轻易饶过他

发布时间:2025-06-14 19:37  浏览量:5

6月11日深夜,社交平台上突然出现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马斯克承认自己“做得太过了”,并悄然删除了所有批评特朗普的言论。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亿万富豪,世界级科技巨头,居然在深夜低头认错。

这一幕,如同午夜惊雷,瞬间引爆全球舆论。可就在外界纷纷猜测这一举动是否意味着风波平息时,接下来的种种动作无不昭示:特朗普的“原谅”只是表面文章,真正的报复才刚刚开始。问题来了,马斯克这一跪地认错,到底能挽回些什么?

事情的导火索,源于5月下旬双方的公开决裂。那时,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怒斥马斯克“疯了”,并提出要取消其所有政府订单。马斯克随即在社交平台发文反击,甚至挖出特朗普与爱泼斯坦的旧闻,毫不留情。曾经并肩作战的盟友,竟在短短数小时内刀剑相向,令人瞠目。

马斯克的愤怒并非无因。2024年7月,他曾每月捐款4500万美元,全力支持特朗普竞选,成了共和党的“金主之王”。他本以为这份投资可以换来丰厚回报,特别是在“金穹”导弹防御系统中分得一杯羹。然而这场资本与政治的交易,却因一纸税收政策彻底破裂。

《大而美法案》的通过,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稻草。这项法案不仅削减了电动汽车税收优惠,还要求特斯拉车主每年额外缴纳250美元的附加税。马斯克直接炸锅,愤怒抨击特朗普“背信弃义”,并在网络上掀起一场风暴。

6月5日,事态全面升级。特朗普不仅威胁要取消SpaceX的合同,更在私下对幕僚表示,马斯克可能“吸毒成瘾”。这种毫无底线的攻击,把这场政商争斗推向高潮。特斯拉股价当天暴跌1500亿美元,创下三年来最大单日跌幅,马斯克身家瞬间缩水。

接下来的一连串打压,令人瞠目结舌。6月初,特朗普政府否决了马斯克推荐的NASA局长候选人艾萨克曼。此人不仅是亿万富翁,更是马斯克多年的密友,曾搭乘SpaceX飞船进入太空。

如果他能顺利上任,SpaceX未来数年的订单几乎板上钉钉。但特朗普毫不犹豫,亲手斩断了这条利益输送链。

更为讽刺的是,曾被马斯克视作“政治投资回报”的“金穹”项目也发生了巨变。这项由特朗普今年1月签署启动、预计耗资1750亿美元的大型防御计划,原本SpaceX是核心承包商之一,负责部署卫星系统。即便只拿到10%的份额,也意味着175亿美元入账。

而如今,特朗普政府却传出消息,计划削弱SpaceX的角色。国防部暗示,将在初期投资中减少对太空卫星系统的依赖,转而加强地面防御。这一改变,看似技术路线调整,实则是对马斯克赤裸裸的打压。

马斯克的政治前景也变得异常尴尬。他曾在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反复横跳,但如今共和党内对他信任尽失,民主党更是视他为叛徒。如果继续得罪特朗普,他将彻底失去在华盛顿的立足之地。

就连马斯克的家人也看出局势不妙。他的父亲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特朗普一定会赢下这场斗争,并称马斯克“太鲁莽”。为了缓和局势,马斯克父亲甚至前往俄罗斯并公开称赞普京“英明果断”,以示划清界限。

而在阿联酋的“星际之门”AI园区项目中,特朗普的打击更为直接。马斯克旗下的xAI本想借此扩大影响力,但特朗普在中东之行中却力挺OpenAI、英伟达、甲骨文等企业,公开冷落马斯克。这种外交场合的羞辱,令马斯克颜面尽失。

面对多重压力,马斯克终于选择低头。他在社交平台上不仅删除了所有攻击特朗普的内容,还开始转发特朗普关于洛杉矶骚乱的言论,甚至点赞副总统万斯的评论,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表明“忠诚”。

6月11日,他再次公开表示悔意。在一场会议上,他承认自己之前对特朗普的言辞“确实过分”,并强调愿意合作共赢。这番表态,既是对特朗普示好,也是对背后资本力量的妥协。

资本市场对马斯克的道歉也作出了回应。特斯拉在法兰克福的股价当天上涨2.7%,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一种“政策风险缓解”的体现。但增长幅度有限,说明投资者对这场风波依旧心存疑虑。

这一切的背后,是特朗普一步步展开的“钝刀割肉式”报复。他没有一开始就翻脸,而是通过合同、政策、人事任命、外交场合等多个维度,层层施压,让马斯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政治寒意。口头上的“我不怪他”,更像是一种施压前的假象。

马斯克曾以为自己能凭借资本影响权力,结果却被这场政治游戏撕得粉碎。他以2.5亿美元的捐款换来的,是一个个逐步关上的门、一份份失去的合同、一场场精心安排的羞辱。

事实证明,在美国的政治生态中,金钱可以打开很多门,但无法永久掌握权力话语权。而一旦触怒了真正掌权者,哪怕你是世界首富,也只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特朗普的手段并不粗暴,而是极其老辣。他用“原谅”的名义收割人心,用“评估”的方式切断利益,用“调整方向”改变命运。每一步都精准打击,让马斯克难以招架。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借打压马斯克,向所有金主发出明确信号:总统的位置不是金钱堆出来的,谁敢妄图左右政权,必将遭到清算。这种政治震慑效果,远比取消合同来得深远。

美式政商关系的真相也在这场风波中暴露无遗。资本表面风光,实际不过是权力的附庸。一旦利益不再一致,昔日盟友便可瞬间变脸。马斯克的悔意,只是冰山一角,更大的危机可能还在后头。

中国企业在这场纷争中,倒是得到了一个明确的教训:依赖美国市场和政策红利的风险极高,唯有掌握自主核心技术、扩大本土资本循环,才能在风雨中稳住身形。

马斯克的故事看似是个人恩怨,实则是一部资本割裂与权力重构的现代寓言。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对抗中,胜利者未必高调,但失败者的哀鸣却足以警醒世人。

特朗普的“宽容”只是战术性的缓兵之计,马斯克的“认错”也只是权宜之计。真正的较量,并未结束。在这场政治的棋局里,谁将是最后的赢家?而马斯克,是否还有机会翻盘?答案,仍在风中飘荡。

[1]试图和解?马斯克清晨发帖表示“后悔”,特朗普回应 环球网

[2]试图和解?马斯克清晨发帖表示“后悔”,特朗普回应 北晚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