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落的潮汕资本教父:借800亿打造出850亿王朝,终究还是没能扛住
发布时间:2025-05-17 21:06 浏览量:4
他是现代版“鲁班大师”,一手出神入化的木匠手艺,驰名海内外。
可人们却叫他“资本教父”,因为800块钱在他手里转一圈,就翻亿倍成了850亿。
别人穷极一生无法完成的公司上市目标,他只需“借只鸡就能下蛋”。
但老话说得好,人心不足蛇吞象,爬得越高,摔得越惨。
仅仅只过两年时间,这位风光无限的资本教父,就跌落神坛,精心缔造的皇朝更是分崩离析。
这个人就是潮汕的木匠大王,刘绍喜。
刘绍喜1963年出生于广东汕头的一个小乡村,在他的童年记忆里,饥饿是刻在骨头里的刺。
或许是身体里流淌着潮商的血液,刘绍喜从小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主。8岁就帮邻居修猪栏、砌墙根,打工赚取零花钱。
长大后跟着长辈学习木匠手艺,学有所成后进入了一家家具厂,在这里凭借出色的手艺他很快便干到了工厂二把手。
即便自己没日没夜的干活,依旧没有改变家里一贫如洗的现状。
穷则思变,1987年,24岁的刘绍喜辞去铁饭碗,东拼西凑800元在竹棚里开了一个木工厂。
原以为凭借自己独特的手艺能迅速打开市场,但现实是小作坊根本无人问津。
人们宁愿多花钱去买国营货,也不愿买没有保障的个体户家具。
由于缺乏销售经验,首次创业的他以失败告终,并欠下了万元债务。
为了还清债务,他推出家具“免费试用一年,不满意不要钱”的策略。后借助厂长儿子结婚,他无偿为其提供家具,靠过硬的质量成功吸引了一批顾客。
直到现在当地老人还在念叨:“当年老刘家的雕花椅,那才叫结实”。
由此可见刘绍喜做出来的家具是真家伙,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刘绍喜在当地的名声越来越响。
短短三年时间销售额便突破百万,赚的人生第一桶金。
90年代改革浪潮席卷全国,刘绍喜拿出全部积蓄杀入商海,来到汕头成立木制品加工厂。
在和海外合作伙伴聊天时得知,海外市场对木地板需求甚是庞大。
再加上国内房地产建设如火如荼,装修行业一片空白。
在社会摸打滚爬几年的刘绍喜意识到未来装修就是一座待开发的金矿,于是果断注册了“宜华木业”。
将传统木雕与现代流水线结合,三个月后,刻着潮汕龙凤纹的首批实木地板成功装柜出海,从此宜华木业叩开了欧美大门。
短短六年时间,宜华木业从刚开始的代加工,一跃而成全国800多家专卖店的庞然大物。
宜华木业成立第二年就已经初具规模,对原木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
但原木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拿货成本增加,就意味着利润减少,这对商人来说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何况供应商如果撂挑子那无疑是灭顶之灾,种种原因让刘绍喜如鲠在喉,于是萌生了进军木材生意的念头。
别人能做,自己为什么不能做呢?经过多番考察,刘绍喜先后在缅甸、非洲、南美等地建立了木材供应基地。
但树砍一棵就少一棵,这对企业的长久发展不利,于是他提出砍一棵树,补种一棵苗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2004年,宜华木业登录上交所,成为汕头首家上市民企。
此时刘绍喜已不再是那个为生计东奔西走的毛头小子了,他手握木材,房地产,医疗健康,资本管理等领域的“宜华系”商业帝国。
但真正让他声名鹊起的是,一场借鸡下蛋的资本魔术。
2004年上交所的铜钟余音未散,庆功宴上的茅台却泛着苦涩。
为打通上市环节,刘绍喜曾走过一条捷径,但当贪腐案爆发时,他却奇迹般全身而退。
2007年房地产经济萧条,各大房企生意惨淡,入不敷出,但宜华地产却异军突起,借壳上市让所有人惊掉了下巴。
此后当地很多想要上市的公司,苦于没有门路和资源,都纷纷备上厚礼向刘绍喜请教一二。因为刘绍喜手握几个上市公司,里面的条条框框那是一清二楚。
在澄海当地一直流传这样一句话——澄海三莫死,学敏、必孝、刘绍喜(方言,即不能死)。
意思就是在澄海这个地方,这三个人翻云覆雨,长盛不衰。别看刘绍喜位列第三,但他能量不是一般的大。
巅峰的时候,刘绍喜名下关联120多家上市和拟上市公司,集团资产达到了850亿元。
刘绍喜家族更是以130亿的财富值,位列中国福布斯榜361位。
表面看刘绍喜风光无限,但实际他早已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堕落民间有句谚语,步子跨得太大,容易扯到蛋,宜华也不可避免。
2014年房地产迎来寒冬,宜华地产业绩一落千丈,为了加速转型。刘绍喜大肆抵押资产,质押股票等手段,豪掷23亿收购20余家医院,进军大健康。
医疗这个东西,虽然投入和回报成正比,但周期太长,而刘绍喜显然没有这个时间。
无独有偶,受房地产波及,装修业也进入了静默期,刘绍喜意识到地产行业开始走下坡路。于是为了公司的未来,刘绍喜将宜华木业更名为宜华生活。
用同样的手段收购华达利和美乐乐,进军软装行业想要分一杯羹。
但现实给了他沉痛一击,没有业绩,股价上不去。自2015年昙花一现后,宜华生活便一路下跌,股票更是到了崩盘的地步。
为了防止被强平,刘绍喜一边质押股票输血,一边找有实力的财务团队给他造假,俗称挂羊头卖狗肉。
但再精明的猎手,也有失手的时候。如果说2016年投资乐视6亿美元打水漂,让资金链断裂是导火索。
那2019年宜华健康股价闪崩,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老刘配资穿仓,正常操作是及时补钱。但老刘却搬着石头砸向了脚,他逼配资机构签署股票回购的协议,将一群人得罪。
事后有心之人直接向上举报,就这样他之前辛苦埋下的雷被成功点燃。证监会立案调查,原本老老实实配合就算了,老刘却把他们当傻子一样玩弄。
当稽查人员上门调查时,刘绍喜下令拔掉财务系统的电源。
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当藏在生产车间的真实账目被找出来后,人们才发现,宜华生活已经连续四年财务造假,涉案金额已经高达400亿元。
事后刘绍喜尝试各种自救,但面对几百亿的债务,那点钱无疑是杯水车薪。在几番挣扎后索性放弃了抵抗。
2021年宜化生活因“一元退市”黯然离场,而刘绍喜被罚款930万,终身禁入证券市场。曾经万人求教的办公室,只剩法警清点的脚步声,让人唏嘘不已。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2001年羊城贪腐案,刘绍喜涉嫌行贿,最后侥幸全身而退。
2014年的万良庆案,同样有刘绍喜的身影,但他再次平安落地。
有再一再二,但绝没有再三再四。当一句谎言就要用十句来掩盖时,信任崩塌的临界点必然到来。
而刘绍喜的经历告诉我们,商业的容错率从不容忍“再三再四”,任何投机泡沫终将被现实刺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