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的肃州:徐占彪和马文禄之生死博弈 ,清军与叛回军的铁血较量
发布时间:2025-05-17 11:36 浏览量:3
1866年春,河西回民军攻占肃州城,清廷命甘凉道台黎献率军直扑肃州,进驻肃州城东北的温家庄,共有10营清军聚集在一座堡寨内。肃州回军首领马文禄施计向黎献“乞抚纳粮”,以麻痹清军;旋即以纳粮为幌子, 趁清军麻痹大意,疏于防备,突然发起进攻。黎献的10营清军被打得溃不成军,死伤枕籍,余部仓惶逃跑,军资器械全部成了回民的战利品。
当年6月,乌鲁木齐提督成禄率军由兰州进抵高台县境,自临水往攻八里桥。回军分路反击,击杀官兵千余人,成禄率其残部退守草湖滩。此后成禄多次督军向回军发起反攻,节节推进至肃州后,成禄纵兵勒索、抢掠民财 , 欺凌百姓,其部将马天祥还带兵开到南山一带大肆攻掠回堡,打死多人,掳走大批粮食、牲口,甚至有兵勇强掳妇女,百姓恨之入骨。
《清史稿·吴可读传》记载,御史吴可读上疏弹劾成禄。清廷恐怕动摇军心,竟然下令将吴可读逮捕下狱,准备定罪处斩。吴可读不服,在狱中接连上书抗辩说 :
“请斩成禄,以谢甘民,再斩臣以谢成禄”。
吴可读是个骨鲠之人,遣词造句憨直而锋利。最后清廷将吴可读革职,命其离京回籍。面对吴可读的攻讦,成禄毫发无损,仍旧在肃州胡作非为,但却在回军面前无所作为。双方僵持到1868年底,终于达成抚议,马文禄率部接受“招安”。清军开进肃州城内,但肃州的军政要事基本上仍由回军首领马文禄等人主持,回军拒绝缴械,保持较大的独立性。(铁马读史头条号)《东华续录》记载,1871年,马文禄旋而复叛,安肃道窦型毫无防备“被困城中,惟马四(马文禄)之言是听”,成禄则趁乱出逃,后困守高台。
1871年,陕甘总督左宗棠派遣提督徐占彪率部开赴肃州,凉州副都统瑞云则遣凉州镇总兵王仁和率部进扎永昌县,以阻断回军东进之路。1872年,徐占彪督军进攻肃州州城,回军据城坚守,战斗进行的非常激烈。史载,肃州城墙坚固,护城壕沟宽而深,城高3.6丈,墙厚3丈有余,城外环有深壕,壕深2丈多,宽达10丈。回变军还在城西北面30里处的塔尔湾修筑了数十个回堡,每座军堡外都挖掘深壕,与黄草坝各堡相连, 与肃州城形成 犄角之势。回军只要死守塔尔湾,则清军很难攻破肃州坚城。
当年6月,徐占彪率领5营马步军,携带粮草,同肃州总兵王子龙部以及四乡团练猛扑过来。7月初,塔尔湾的数十座回军堡垒被清军一一摧毁,塔尔湾易手。此后,马文禄指挥肃州回军与徐占彪部在城南香庄庙等处进行了几场恶战,双方势均力敌,都有较大伤亡;随后装备精良的清军攻克了北崖头回军据点和城西清真寺。为了防止回军反扑,徐占彪命兵勇在城南挖掘了一道长达700余丈的壕沟,回军也从城内开挖地道正对城南清军兵营。
1873年2月,代理宁夏将军金顺及提督杨世俊率部抵达肃州,屯踞城外北崖头。由于肃州城被清军围困,情况危急,马文禄于头年派口外阿訇李得隆向新疆回军求援。2月5日4000多新疆回军携带武器及运粮骆驼1000余头,辗转抵达肃州。4月间,陕西回军残部也在白彦虎等人的带领下来到肃州,暂时驻屯塔尔湾废弃回堡内。马文禄 与各处回军首领商议决定, 内外呼应,分头攻打南门外的清军长壕。但清军却抢先袭夺了塔尔湾,开始围攻肃州城。
6月,湖南提督宋庆率马玉崑、蒋东才所部9营官兵开至肃州城下。这时乌鲁木齐提督成禄已率部退屯玉门,被朝廷传旨拿问,押解京师治罪。徐占彪立功心切,急于破城,在城西清真寺修筑炮台,安置后膛炮炮位,轰击城墙;又在东关外架炮猛轰关城,并下令各营取土填壕,遴选勇敢敏捷的士兵越壕攻城,迅速攻占东关正门楼。
守城回军冒着炮火退据东关大城严密防守,清军发动几次猛攻均被击退,无法攻入城内。徐占彪在指挥进攻时被流弹击穿脚踝,血流一地,不能再战,让宋庆、金顺率部进驻东关,将自己麾下的各营移往大南门外的长壕内。
马文禄见清军攻势受挫,立刻指挥数千回军从城内蜂拥而出,猛攻长壕及附近堡垒的清军炮台,清军拼死守御,死伤众多,阵地内外尸骸枕籍。 徐占彪在养伤时惊闻败讯,急调各营驰援,回军力战不支,又退回城内。自1866年成禄率部开赴肃州到1873年上半年,马文禄领导的肃州回军与清军处于战略相持阶段。
【插图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