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停火18天即破裂,以军空袭致百人死亡,美国称协议仍有效!

发布时间:2025-10-31 21:58  浏览量:2

10月28日夜晚,加沙地带中部代尔拜拉赫市。

以色列战机再次对此进行轰炸。

就在几小时前,一名以色列士兵在拉法地区遇袭身亡,成为停火协议生效后首个阵亡的以军士兵。

事件迅速升级,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当晚下令对加沙地带实施 “有力打击” ,哈马斯则坚决否认与袭击事件有关。

这场突如其来的冲突,将仅维持18天的停火协议推向了破裂边缘。

自10月10日停火生效以来,加沙人民享受了短暂的宁静,如今却再度陷入恐慌与不安。

2025年10月10日,在埃及、卡塔尔和美国的斡旋下,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了名为 “20点计划” 的第一阶段停火协议。

这份协议本应成为结束加沙两年冲突的转折点。

协议内容包括哈马斯释放所有在世的被扣押人员,以色列释放近2000名巴勒斯坦囚犯,以军撤出加沙所有人口稠密地区,以及哈马斯移交所有遇难人质遗体。

对饱受战火摧残的加沙民众来说,这份协议带来了难得的希望。

然而,这份和平异常脆弱。

停火期间,双方摩擦不断。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牛新春指出:“本次冲突有一定的突发性,但是也有一定的必然性。”

人质遗体移交问题成为双方争执的焦点。

按照协议,哈马斯需要移交28具以色列被扣押人员遗体。

但截至10月28日,哈马斯仅移交了约15具遗体。

以色列方面对此极为不满,指责哈马斯故意拖延进度。

10月27日晚,矛盾进一步激化。

以色列军方指控哈马斯在挖掘现场放置早已找到的遗骸后召来红十字会,刻意制造搜寻遗体的假象。

哈马斯则反驳称,因以色列禁止重型机械进入加沙、禁止搜救队进入部分区域,导致遗体搜寻工作受阻。

10月28日,一名以色列士兵在拉法地区遇袭身亡,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当晚下令对加沙实施军事打击,脆弱的停火协议瞬间岌岌可危。

10月28日晚,以色列对加沙多地发动了空袭。

加沙地带民防部门表示,以军至少发动了3次空袭,目标包括加沙城、代尔拜拉赫市和汗尤尼斯市。

空袭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29日发布声明称,28日晚以军发动袭击以来,加沙地带已统计到超过100人死亡。

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和逝去的生命。

在加沙中部努塞拉特难民营,阿布・达拉尔一家的房屋在空袭中损毁,全家约9人遇难。

邻居瓦埃勒・纳杰姆回忆,遗体被装在白色塑料尸袋中运走时,一名坐轮椅的男孩失声痛哭,人群默默护送遗体前往墓地。

28岁的哈马达・苏拜赫在加沙北部学校避难时,父亲在空袭中离世。

“我失去了唯一的依靠,这一切都不值得了,”他在阿尔希法医院外向媒体倾诉。

这些个人悲剧,成为加沙人道主义危机的缩影。

自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生效以来,当地人权组织已记录到以军实施的197起袭击事件,导致194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约60人为儿童,另有约500人受伤。

这些数字揭示了停火期间并未完全平静的现实。

这场停火危机的背后,是以色列与哈马斯各自的战略考量和 “两手准备” 。

对以色列而言,此次军事行动既有即时反应的成分,也有深层战略考量。

专家分析指出,以色列方面通过军事行动,测试国际社会的容忍度和底线,为日后重启对哈马斯的军事行动进行氛围上的铺垫

以色列国内的极右翼势力,甚至是希望看到停火失败的。

与此同时,以色列对哈马斯移交被扣押人员遗体的进度严重不满,早已在酝酿对哈马斯动武。

对哈马斯而言,他们希望维护停火协议,但也希望第一阶段的停火协议走得更慢一些,为其争取更多的时间窗口,实现自身武装力量的休整,并巩固对加沙城核心地带的控制。

实际上,这也是为日后和以色列可能爆发新的冲突做准备。

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28日宣布,由于以色列违反停火协议,将推迟移交一具以方被扣押人员遗体。

这一举动被视为对以色列空袭的直接回应。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牛新春认为:“哈马斯和以色列方面对后续的进程其实都在做‘战’或‘和’的两手准备。”

这种双方都在为冲突再起做准备的心态,使得停火协议异常脆弱。

加沙再度爆发的冲突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各方反应凸显了不同的立场和利益考量。

美国表现出维护停火协议的姿态。

美国总统特朗普29日表示,加沙地带停火协议依然有效,但以色列有权在遭到攻击后回击。

他称:“没有任何事情会危及(停火协议)。哈马斯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只占很小的分量,他们必须安分守己。”

美国副总统万斯28日也称,尽管发生“小规模冲突”,但加沙地带的停火协议仍在维持中。

这种表态反映了美国希望维持自己斡旋成果的意图。

联合国则对停火协议的有效性表示质疑。

联合国官员克里斯·西多蒂批评所谓“20点计划”缺乏问责机制,

认为“没有问责,巴以就不可能有和平。没有问责,巴以就不可能有正义。”

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里贝拉通过社交媒体表示:“我们需要和平的机会,而不是为新的袭击找借口。”

她表示,欧盟再次呼吁有关方面全面执行停火协议,以结束冲突。

英国首相斯塔默表示,他对在加沙发生的军事袭击深感担忧,袭击凸显了停火协议的脆弱性。

法国政府发言人布雷容警告称,加沙停火当前受到威胁,她呼吁尽快恢复停火。

国际社会的分歧反应了巴以问题的复杂性,也预示着未来和平进程的艰难曲折。

加沙的冲突不仅仅体现在战场上的交火,更引发了深刻的人道主义危机。

联合国机构警告,以色列对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RWA)工作的阻碍已带来严重后果。

国际支持巴勒斯坦权利委员会(HESHD)在一份新政策文件中指出,

以色列采取系统性的政策削弱UNRWA,包括轰炸其设施、阻止援助进入、针对其工作人员限制其野外行动。

这种系统性阻碍导致UNRWA的预算严重下降,直接影响加沙地带数十万贫困的巴勒斯坦家庭。

超过70%的加沙人口依赖UNRWA的服务,该机构的工作受阻将使本已严峻的人道主义形势进一步恶化。

与此同时,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农民正面临另一个层面的困境。

28日,在约旦河西岸城镇图尔穆斯艾亚,催泪瓦斯的烟雾在一处橄榄农场里弥漫开来,

当地的巴勒斯坦农民和前来帮助采收橄榄的活动人士不得不撤离。

巴勒斯坦农民拉米·哈米德诉说了他们的困境:

“我们在这个地区有很多橄榄树,在郊区也有。每次我们去收橄榄,以色列军队就会过来开始向人们开枪、扔手榴弹。”

联合国公布的数据显示,约旦河西岸的以色列极端定居者暴力活动正在激增。

仅在今年上半年,约旦河西岸就发生了757起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以色列极端定居者袭击事件。

巴勒斯坦农民拉米·哈米德对比了他们的收成变化:

“两年前,我们生产了260到270加仑(984到1022升)的橄榄油。

但去年,我们去不了那边的土地了,所以我们只生产了100加仑。

今年,我觉得我们的产量连40加仑都达不到了。”

这种经济层面的挤压,与加沙地带的直接军事冲突一起,构成了巴勒斯坦人生活的残酷现实。

随着加沙地带硝烟再起,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脆弱的停火协议正面临严峻考验。

双方互相指责,国际社会呼吁克制,而加沙的平民则被迫生活在恐惧之中。

10月29日,以色列国防军发表声明称,在实施了一系列打击之后,以军已恢复执行停火协议。

但他们同时警告,将继续对任何违反停火协议的行为予以坚决回应。

停火协议能否持续,将取决于双方的政治意愿与国际社会的斡旋努力。

但无论如何,加沙的平民已经再次为冲突付出了血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