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找我借车,让我把油加满再送过去,我直接一脚油门去旅游了

发布时间:2025-10-31 17:18  浏览量:1

邻居找我借车,居然让我先把油加满再送过去,我开到加油站,加满油后直接一脚油门开着车去旅游了

第一章 老小区的 “人情债”,忍了五年的占便宜

2024 年夏,江南的梅雨季刚过,空气里还残留着潮湿的黏腻。陈斌把车停进小区狭窄的车位,下车时又蹭到了旁边的水泥墩 —— 这是他住了八年的老小区,车位紧张得像沙丁鱼罐头,路窄弯多,新手根本不敢开进来。

35 岁的陈斌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运营主管,每天朝九晚六,偶尔加班,日子过得不好不坏。他和妻子李娟、6 岁的儿子小宇住在这套 89 平的两居室里,车子是三年前贷款买的合资 SUV,落地 20 万,是家里除了房子之外最值钱的东西。

“陈斌,回来啦?” 楼下传来熟悉的声音,是邻居王建国。

陈斌回头,脸上挤出礼貌的笑:“王叔,刚下班。”

王建国今年 52 岁,退休前是国营工厂的技术员,现在每天在小区里遛鸟、下棋,日子过得清闲。他和陈斌家隔了两个单元,却是来往最频繁的邻居 —— 准确说,是王建国找陈斌的次数最频繁。

五年前,陈斌刚买车,王建国就找上门借车:“小陈,我女儿周末结婚,家里亲戚多,想借你的车去接亲,就用一天。” 陈斌当时抹不开面子,想着邻里之间互相帮忙是应该的,就答应了。结果车子还回来时,油表亮了红灯,车身上多了几道划痕,王建国只字未提,仿佛理所当然。

从那以后,王建国借东西就成了常态。春天借梯子修空调,夏天借电钻装纱窗,秋天借鱼竿去钓鱼,冬天借热水袋暖脚;家里的快递让陈斌代收,买的米面油让陈斌帮忙扛上楼,甚至有一次,王建国的孙子发烧,他大半夜敲陈斌家的门,让陈斌开车送他们去医院 —— 全程没说一句谢谢,反而抱怨陈斌开车太慢。

李娟早就看不惯了:“陈斌,你就是太好说话了!王建国就是看准了你脾气软,得寸进尺!”

陈斌也无奈:“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拒绝了多尴尬。再说,都是些小事,忍忍就过去了。”

可 “小事” 积累多了,也会变成压垮骆驼的稻草。有一次,王建国借了陈斌的笔记本电脑,说是给孙子上网课,还回来时,键盘上沾着饼干碎屑,屏幕上有一道明显的划痕。陈斌找他说的时候,王建国还不高兴:“不就是点灰、一道印子吗?你至于这么小气?”

从那以后,陈斌就尽量避免借东西给王建国,可王建国总能找到各种理由找上门。

这天晚上,陈斌刚吃完晚饭,手机就响了,是王建国打来的。

“小陈,忙呢?” 王建国的声音带着惯有的熟稔。

“王叔,不忙,怎么了?” 陈斌心里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是这样,我大侄子下周结婚,在邻市,我们一家人要过去喝喜酒,我那老伙计车坏了,修不好,想借你的车用用。” 王建国说得理所当然。

陈斌皱了皱眉:“王叔,下周我可能要用车,我答应带小宇去动物园的。”

“哎呀,动物园什么时候不能去?” 王建国说,“我大侄子结婚是大事!就借三天,周一借,周四还你,保证给你完好无损地送回来。”

陈斌还想拒绝,王建国又说:“小陈,你看我们邻里这么多年,我平时也没少帮你忙(事实上根本没有),这点小忙你还不帮?再说,我也不会白用你的车,油费我给你报!”

陈斌犹豫了。他知道王建国的 “报油费” 大概率是说说而已,但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又被他咽了回去。“那…… 好吧。”

“太好了!” 王建国的声音立刻变得欢快,“这样,你明天早上把车加满油,送我家楼下,我们一早七点就出发,省得耽误时间。”

陈斌愣住了:“什么?让我加满油送过去?”

“对啊!” 王建国说得理直气壮,“我们要赶路,总不能让我们半路加油吧?你先加满,到时候油费我一起给你报!”

陈斌的火气瞬间上来了。借车就算了,还要自己加满油送过去?这也太过分了!他想起这五年来王建国的种种占便宜行为,想起自己一次次的忍让,心里的委屈和愤怒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王叔,这恐怕不行。” 陈斌的声音冷了下来,“车可以借你,但加满油送过去,不太合理吧?你自己要用车,自己加油不是应该的吗?”

“陈斌,你怎么这么说话?” 王建国的语气也变了,“不就是加满油吗?能花多少钱?我都说了油费给你报,你怎么这么斤斤计较?”

“这不是钱的问题,是道理的问题。” 陈斌说,“借车是情分,不借是本分。你让我加满油送过去,太过分了。”

“过分?我看你是不想借车!” 王建国拔高了声音,“不借就不借,谁稀罕!真是小气鬼,一辆破车还当宝贝!”

说完,王建国直接挂断了电话。

陈斌握着手机,气得手都在抖。李娟走过来:“怎么了?王建国又说什么了?”

陈斌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李娟,李娟也气坏了:“太过分了!借车还要求加满油送过去,他怎么好意思说出口?陈斌,这次你可不能再忍了!”

陈斌没有说话,心里却翻江倒海。他想起自己每天辛苦上班,省吃俭用买了车,却被人这么理所当然地索取;想起自己一次次的忍让,换来的却是得寸进尺;想起最近工作压力大,想带家人出去旅游放松一下,却一直没找到机会。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里慢慢成型。

第二章 加油站的抉择,一脚油门的逃离

第二天一早,陈斌像往常一样起床、洗漱、吃早饭。李娟看着他平静的样子,以为他已经放下了昨天的事,忍不住问:“你真要借车给王建国?”

陈斌摇摇头:“不借。”

“那他要是再来找你怎么办?” 李娟问。

“他不会了。” 陈斌笑了笑,“就算来,我也不会理他。”

吃完早饭,陈斌拿起车钥匙,对李娟说:“我去趟公司,有点事要处理。”

“今天不是周末吗?怎么还要去公司?” 李娟疑惑地问。

“临时有点急事,处理完就回来。” 陈斌没有多说,转身走出了家门。

他没有去公司,而是开着车,径直往城外的加油站走去。车里的油还剩半箱,他想起王建国让他加满油送过去的要求,心里的火气又上来了。

“你想让我加满油?行,我加满,但不是给你用的。” 陈斌心里默念。

加油站里,工作人员问:“先生,加满吗?”

“加满。” 陈斌点点头。

看着油表一点点上升,最终停在 “满格” 的位置,陈斌掏出手机,“老婆,我不想忍了。王建国的事让我想明白了,我们不能一直被别人的琐事绑架,我们也该为自己活一次。我现在开车去旅游,先去周庄,再往南走,你和小宇收拾一下,我在周庄等你们,我们一家人好好放松几天。”

发完微信,陈斌深吸一口气,发动车子,一脚油门踩下去,车子朝着城外的高速路口驶去。

他没有做任何攻略,没有订酒店,甚至没有告诉父母,就这样临时起意,逃离了那个让他压抑的城市,逃离了那些没完没了的 “人情债”。

车子驶上高速,窗外的风景飞速后退,陈斌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他打开音乐,跟着旋律轻轻哼唱,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这几年,他一直扮演着 “好丈夫”“好父亲”“好邻居”“好员工” 的角色,小心翼翼地维系着各种关系,却唯独忽略了自己的感受。

工作上,他每天面对老板的压榨、客户的刁难,不敢有丝毫怨言;生活中,他面对邻居的得寸进尺、家人的期待,只能一味地忍让。他就像一个陀螺,被各种事情推着旋转,从来没有停下来,为自己活一次。

这次的借车事件,就像一根导火索,点燃了他心中积压已久的情绪。他不想再忍了,他想为自己活一次,想带着家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感受不一样的生活。

与此同时,李娟看到陈斌的微信,整个人都愣住了。她没想到,陈斌竟然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一开始,她又气又担心,气陈斌不跟她商量就擅自决定,担心他一个人在外不安全。可冷静下来想想,她又理解了陈斌的心情。

这些年,她看着陈斌的辛苦和隐忍,看着他被王建国一次次占便宜,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她也想带着孩子出去旅游,想让陈斌放松一下,只是一直没有机会。

李娟没有犹豫,“注意安全,我现在收拾东西,下午带着小宇坐高铁过去,我们在周庄汇合。”

然后,她开始给小宇收拾行李,又给陈斌的父母打了个电话,简单说明了情况。陈斌的父母一开始有些担心,但听到李娟说他们一家人一起去,也就放心了,只是叮嘱他们注意安全。

而王建国,早上七点准时在楼下等陈斌送车,等了半个多小时,也没看到陈斌的身影。他给陈斌打电话,提示 “正在通话中”;发微信,也没有回复。

王建国气得跳脚:“这个陈斌,竟然敢耍我!不借就不借,还故意让我等这么久!”

他不甘心,又跑到陈斌家敲门,敲了半天,也没人开门。邻居们看到他在门口骂骂咧咧,都指指点点,王建国觉得没面子,只能悻悻地离开了。

没办法,王建国只能找朋友借车,可朋友们要么有事要用,要么不愿意借,最后,他只能跟侄子说,婚礼来不了了,让侄子把喜酒的时间改到下个月。侄子虽然不高兴,但也没办法,只能同意了。

王建国心里把陈斌骂了千百遍,却不知道,陈斌已经开着车,远离了这座城市,正在通往自由和放松的路上。

第三章 周庄的邂逅,久违的松弛感

陈斌开了两个多小时的车,中午时分,抵达了周庄。

周庄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有着 “中国第一水乡” 的美誉。青石板路、小桥流水、白墙黛瓦,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墨画。陈斌把车停在古镇外的停车场,步行走进了古镇。

刚走进古镇,陈斌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了。狭窄的青石板路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建筑,河水清澈见底,小船在河面上缓缓划过,船夫们唱着悠扬的江南小调,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水乡气息。

陈斌找了一家临河的民宿,订了一间观景房。民宿的老板是一对中年夫妻,人很热情,给陈斌泡了一壶茶,跟他聊起了周庄的历史和风土人情。

“先生,第一次来周庄?” 老板笑着问。

“是啊。” 陈斌点点头,“一直想来看看,今天终于有机会了。”

“周庄最美的时候是清晨和傍晚。” 老板说,“清晨人少,安静,能感受到古镇的宁静;傍晚夕阳西下,灯光亮起,景色特别美。”

“谢谢老板,我会好好逛逛的。” 陈斌说。

放下行李,陈斌沿着河边的小路慢慢散步。他没有像其他游客那样,匆匆忙忙地打卡景点,而是放慢脚步,感受着古镇的慢生活。

他坐在小桥上,看着河面上的小船来来往往,看着岸边的游客们悠闲地散步、拍照,心里充满了久违的松弛感。这几年,他每天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奔波,很少有这样的机会,静下心来,感受生活的美好。

中午,陈斌在一家老字号的小吃店,点了一碗奥灶面、一碟盐水虾、一份万三蹄。奥灶面的汤头浓郁,面条劲道;盐水虾新鲜味美;万三蹄肥而不腻,入口即化。陈斌吃得津津有味,这是他很久以来,第一次这么放松地吃饭,没有工作的压力,没有生活的琐事,只有美食和美景。

下午,李娟带着小宇赶到了周庄。陈斌在民宿门口接到了他们,小宇看到陈斌,立刻扑了过来:“爸爸!你怎么不等我们就自己来了?”

“爸爸想先过来给你们探探路,看看哪里好玩,哪里有好吃的。” 陈斌抱起儿子,笑着说。

李娟看着陈斌,眼里带着一丝埋怨,但更多的是心疼:“你这一路开车累不累?有没有吃饭?”

“不累,我已经吃过了,给你们也点了好吃的,在房间里呢。” 陈斌说。

回到民宿,小宇看到房间里的观景阳台,兴奋地跑了过去:“妈妈,你看,这里能看到小河!”

“是啊,真漂亮。” 李娟笑着说。

陈斌给李娟和小宇端来准备好的小吃和茶水,然后坐在李娟身边,轻声说:“老婆,对不起,这次没跟你商量就擅自决定,让你担心了。”

“没关系。” 李娟摇摇头,“我理解你,这些年你确实太累了。我们是一家人,以后不管做什么决定,都要一起商量,好吗?”

“好。” 陈斌点点头,心里充满了温暖。

休息了一会儿,一家三口沿着古镇的小路,一起逛了起来。小宇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一会儿指着小桥问这问那,一会儿追着河边的小鸟跑,一会儿又被路边的小吃吸引。

陈斌和李娟跟在儿子身后,看着他开心的样子,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们很久没有这样,一家三口一起出来旅游,没有工作的打扰,没有生活的琐事,只有彼此的陪伴和眼前的美景。

傍晚,夕阳西下,古镇的灯光渐渐亮起。红灯笼倒映在河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一家三口坐在河边的小饭馆里,点了几个当地的特色菜,一边吃饭,一边欣赏着窗外的美景。

“爸爸,这里真好玩,我们能不能多住几天?” 小宇问。

“当然可以。” 陈斌笑着说,“我们这次出来,就是为了放松,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太好了!” 小宇欢呼起来。

李娟看着丈夫和儿子,心里充满了幸福感。她知道,这次的旅游,不仅是对陈斌的放松,也是对这个家庭的一次修复。这些年,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他们夫妻俩很少有时间沟通,儿子也很少能感受到父母完整的陪伴。这次的旅游,让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相处,也让这个家庭变得更加和睦。

晚上,小宇睡着了,陈斌和李娟坐在观景阳台上,吹着晚风,聊着天。

“你说王建国现在会不会还在骂我?” 陈斌笑着说。

“肯定会。” 李娟也笑了,“不过那又怎么样?我们不用再在意他的看法了。以后,我们要为自己活,不要再被别人的琐事绑架。”

“嗯。” 陈斌点点头,“这次的事情让我明白了,人不能太好说话,该拒绝的时候就要拒绝,不然只会让别人得寸进尺。我们的善良,应该带点锋芒。”

“是啊。” 李娟说,“以后,我们要学会拒绝不合理的要求,重视自己的感受,好好经营我们的小家庭。”

陈斌握住李娟的手,心里充满了感慨。他知道,这次的旅游,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不仅逃离了压抑的生活,更找到了生活的真谛 —— 珍惜身边的人,重视自己的感受,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章 旅途的意外,陌生人的善意

在周庄住了三天后,陈斌一家三口继续向南出发,目的地是杭州。

杭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着 “人间天堂” 的美誉。西湖、灵隐寺、雷峰塔、千岛湖…… 每一个景点都吸引着无数游客。

陈斌没有做详细的攻略,只是凭着感觉,带着家人慢慢逛。他们在西湖边散步、划船,感受着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的美景;在灵隐寺烧香祈福,祈求家人平安健康;在雷峰塔上俯瞰杭州城,欣赏着城市的繁华与美丽。

小宇最喜欢的是千岛湖。他们坐着游船,在千岛湖上游览,看着一个个小岛像珍珠一样散落在湖面上,小宇兴奋地大喊大叫。他们还在岛上的农家乐,吃了新鲜的千岛湖鱼,味道鲜美,让人回味无穷。

旅途的日子,轻松而惬意。陈斌每天开车,李娟负责订酒店、规划路线,小宇负责开心地玩耍。他们没有赶时间,没有打卡式的旅游,而是走到哪里,玩到哪里,累了就休息,饿了就找当地的小吃店吃饭。

可旅途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意外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

在从杭州前往黄山的路上,陈斌的车突然出现了故障。车子行驶在高速上,突然失去了动力,仪表盘上的故障灯亮起。陈斌心里一紧,连忙打开双闪,慢慢将车停到应急车道上。

“怎么了?” 李娟紧张地问。

“车好像出故障了,失去动力了。” 陈斌说。

“那怎么办?我们现在在高速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 李娟的声音带着焦虑。

小宇也害怕起来:“爸爸,我们会不会被困在这里?”

“别害怕,有爸爸在。” 陈斌安慰道,“我先看看能不能修好,修不好的话,就叫拖车。”

陈斌打开引擎盖,仔细检查了起来。他懂一点汽车知识,但也只是皮毛。看了半天,他也没找出问题所在。

“怎么样?能修好吗?” 李娟问。

“修不好,可能是变速箱出问题了。” 陈斌叹了口气,“只能叫拖车了。”

陈斌拿出手机,想叫道路救援,却发现手机没有信号。“糟糕,这里没有信号。”

李娟也拿出手机,同样没有信号。一家三口顿时陷入了困境。

就在他们焦急万分的时候,一辆白色的面包车停在了他们旁边。车窗打开,一个中年男人探出头来:“兄弟,怎么了?车坏了?”

“是啊,车突然失去动力了,手机也没有信号,没办法叫救援。” 陈斌说。

“我看看。” 中年男人下车,走到陈斌的车旁,打开引擎盖,仔细检查了起来。他看起来像是一个修车师傅,动作熟练,很快就找到了问题所在。

“是变速箱的线路接触不良,我帮你重新接一下,应该就能暂时启动了。” 中年男人说。

“真的吗?太谢谢你了!” 陈斌激动地说。

“不客气,出门在外,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 中年男人笑着说。

他从面包车里拿出工具,开始修理起来。陈斌在一旁打下手,李娟给他们递水、擦汗。

半个小时后,中年男人把线路接好了:“好了,你试试能不能启动。”

陈斌钻进车里,拧动钥匙,车子果然启动了。“太好了!谢谢你!真是太感谢了!”

“不用谢,小事一桩。” 中年男人说,“不过,这只是暂时的,你们到了前面的服务区,最好找个专业的修车店检查一下,以免再出问题。”

“好,我们会的。” 陈斌说,“师傅,多少钱?我给你结算一下。”

“钱就不用了。” 中年男人摆摆手,“出门在外,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这怎么好意思?” 陈斌说,“你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我们不能让你白忙活。”

“真的不用。” 中年男人笑着说,“我还要赶路,先走了。祝你们旅途愉快!”

说完,中年男人上了面包车,开车离开了。

陈斌和李娟看着面包车远去的背影,心里充满了感激。在这个陌生的地方,遇到这样一位热心肠的陌生人,让他们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 李娟说。

“是啊。” 陈斌点点头,“以后,我们也要多帮助别人,把这份善意传递下去。”

车子重新行驶在高速上,陈斌的心里感慨万千。这次的意外,虽然让他们陷入了困境,但也让他们感受到了陌生人的善意,让他们明白了,人与人之间,并不是只有尔虞我诈和得寸进尺,还有互帮互助和温暖。

到了前面的服务区,陈斌找了一家专业的修车店,让师傅对车子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维修。虽然花了一些钱,但为了旅途的安全,还是值得的。

维修车子的时候,陈斌接到了母亲打来的电话。

“斌斌,你们现在在哪里?一切都还好吗?” 母亲的声音带着担忧。

“妈,我们挺好的,现在在服务区,车子有点小故障,正在维修,很快就好。” 陈斌说。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母亲松了口气,“王建国昨天给我打电话了,问你在哪里,还说你借车不借,故意耍他,让他在侄子面前丢了面子。我没理他,跟他说你出去旅游了,让他别再找你麻烦。”

“妈,谢谢你。” 陈斌说,“王建国的事,你不用管他,我们现在过得很好。”

“嗯,你们自己注意安全,玩得开心点。” 母亲说。

挂了电话,陈斌心里很感动。父母总是在背后默默支持着他,无论他做什么决定,父母都会理解他、支持他。

车子修好后,一家三口继续出发,朝着黄山的方向驶去。虽然遇到了一点小意外,但他们的心情并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更加珍惜这次的旅途。

第五章 黄山的云海,家庭的和解

抵达黄山脚下时,已经是下午。陈斌找了一家靠近黄山入口的民宿住了下来,打算第二天一早爬山。

民宿的老板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很健谈。他告诉陈斌,黄山最美的景色是云海和日出,但能不能看到,全看运气,很多游客来了好几次,都没能看到。

“希望我们能有好运气。” 陈斌笑着说。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陈斌一家三口就起床了,跟着其他游客一起,乘坐景区大巴前往黄山入口。

爬山的过程很辛苦。黄山的台阶陡峭而狭窄,小宇才六岁,爬了没多久就累得气喘吁吁。

“爸爸,我爬不动了,想休息。” 小宇拉着陈斌的手,委屈地说。

“小宇,加油!我们马上就到山顶了,到了山顶就能看到美丽的云海和日出了。” 陈斌鼓励道。

“是啊,小宇,妈妈陪你一起爬,我们慢慢爬,不着急。” 李娟也说。

在父母的鼓励下,小宇鼓起勇气,继续往上爬。一路上,陈斌和李娟轮流背着小宇,互相扶持,互相鼓励。

爬到半山腰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雨水打在身上,凉凉的,山路也变得湿滑起来。

“怎么办?下雨了,我们还要继续往上爬吗?” 李娟问。

“既然来了,就爬到山顶看看吧。” 陈斌说,“说不定到了山顶,雨就停了,还能看到云海。”

他们买了雨衣,继续往上爬。雨水越下越大,山路越来越滑,爬起来更加困难了。有好几次,李娟都差点滑倒,幸好陈斌及时扶住了她。

“老婆,辛苦你了。” 陈斌说。

“不辛苦,我们是一家人,互相扶持是应该的。” 李娟笑着说。

终于,在上午十点左右,他们爬到了黄山的最高点 —— 莲花峰。此时,雨已经停了,天空放晴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山峰上,美丽极了。

更让他们惊喜的是,他们看到了传说中的云海!云雾缭绕在山峰之间,像仙境一样,美不胜收。远处的山峰在云海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流动的水墨画。

“哇!太美了!” 小宇兴奋地大喊大叫。

陈斌和李娟也被眼前的美景震撼了。他们站在山顶,看着云海翻滚,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和幸福感。

“幸好我们坚持爬上来了,不然就看不到这么美的景色了。” 李娟说。

“是啊。” 陈斌点点头,“就像我们的生活,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看到希望,看到美丽的风景。”

李娟看着陈斌,眼里充满了欣赏:“陈斌,你这次真的变了很多。以前的你,遇到困难只会逃避、忍让,现在的你,变得更加勇敢、坚定了。”

“是这次的旅途改变了我。” 陈斌说,“也是你们,给了我勇气和力量。以前,我总觉得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要承担所有的责任,要让所有人都满意,却忽略了自己的感受,也忽略了你们的感受。现在我明白了,真正的责任,不是一味地忍让和付出,而是要保护好自己的家人,让他们幸福、快乐,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让自己活得开心、自在。”

“我们以后,要多沟通,多理解,互相支持,一起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李娟说。

“嗯。” 陈斌点点头,握住李娟的手,“我们一家人,永远在一起。”

小宇看着父母,似懂非懂地说:“爸爸妈妈,我们以后要经常一起出来旅游,好不好?”

“好!” 陈斌和李娟异口同声地说。

在山顶停留了一个多小时,他们开始下山。下山的路同样很辛苦,但他们的心情却很轻松。一路上,他们说说笑笑,分享着爬山的感受和看到美景的喜悦。

回到民宿,小宇累得倒头就睡。陈斌和李娟坐在院子里,喝着茶,聊着天。

“你说,我们这次旅游回去,王建国会不会还找我们的麻烦?” 李娟问。

“应该不会了。” 陈斌说,“经过这次的事,他应该知道我不是好欺负的,以后不会再随便找我们借东西、占便宜了。就算他来找,我也会勇敢地拒绝。”

“嗯。” 李娟点点头,“我们以后要学会拒绝不合理的要求,不要让别人的行为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应该由我们自己做主。”

陈斌看着李娟,心里充满了感激。他知道,自己能有今天的改变,离不开妻子的支持和理解。这个家庭,因为这次的旅游,变得更加和睦、更加坚固了。

第六章 景德镇的匠心,自我的觉醒

离开黄山后,陈斌一家三口继续向南,前往景德镇。

景德镇是中国著名的瓷都,有着悠久的制瓷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陈斌对陶瓷很感兴趣,一直想来景德镇看看,感受一下制瓷的魅力。

抵达景德镇后,他们住在了一个陶瓷文化村的民宿里。民宿的老板是一位年轻的陶瓷艺术家,他的民宿里摆满了各种精美的陶瓷作品,让人眼花缭乱。

老板热情地接待了他们,给他们介绍了景德镇的制瓷历史和文化。“景德镇的制瓷工艺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从选料、制坯、施釉、烧制,每一道工序都很讲究,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匠心。”

“我们能体验一下制瓷吗?” 陈斌问。

“当然可以。” 老板笑着说,“明天我带你们去我的工作室,让你们体验一下制坯和绘画。”

第二天,老板带着陈斌一家三口来到了他的工作室。工作室里,摆放着各种制瓷工具和半成品的陶瓷作品。老板先给他们演示了制坯的过程:取一块瓷土,放在转盘上,随着转盘的转动,用手慢慢将瓷土捏成各种形状。

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陈斌尝试着制坯,瓷土在他手里不听使唤,要么捏得歪歪扭扭,要么直接塌掉。老板在一旁耐心地指导:“别急,慢慢来,用手感受瓷土的硬度和韧性,顺着转盘的转动,慢慢塑形。”

在老板的指导下,陈斌慢慢找到了感觉,虽然做出来的坯子并不完美,但也有了雏形。李娟和小宇也尝试着制坯,小宇做得很认真,虽然做出来的东西不成样子,但他却很开心。

制坯结束后,他们又体验了陶瓷绘画。老板给他们准备了素坯和颜料,让他们在素坯上画画。陈斌画了一幅山水图,李娟画了一朵荷花,小宇则画了一个可爱的小动物。

体验完制瓷,老板带着他们参观了景德镇的古窑民俗博览区。在这里,他们看到了古老的制瓷窑炉、传统的制瓷工艺,感受到了景德镇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

他们还参观了一些陶瓷工作室和画廊,看到了许多精美的陶瓷作品,有青花瓷、粉彩瓷、玲珑瓷、颜色釉瓷…… 每一件作品都制作精美,让人赞叹不已。

在景德镇的几天里,陈斌最大的感受就是 “匠心”。制瓷是一件需要耐心和坚持的事情,每一道工序都不能马虎,需要投入全部的精力和心血。这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以前,他在工作中总是敷衍了事,遇到困难就退缩,没有耐心和坚持;在生活中,他总是一味地忍让,没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而制瓷的过程,让他明白了,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需要匠心 —— 需要耐心、坚持、专注和热爱。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作为运营主管,他每天都在处理各种琐碎的事情,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也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成绩。他决定,旅游回去后,要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提升自己的能力,做出一番成绩。

他也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以前,他总是被别人的琐事绑架,忽略了自己和家人的感受。他决定,以后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家人身上,多陪伴妻子和儿子,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庭。

在景德镇的最后一天,他们在老板的工作室里,取回了自己制作的陶瓷作品。虽然作品并不完美,但却是他们亲手制作的,意义非凡。

“爸爸,我们把这个陶瓷带回家,放在客厅里,好不好?” 小宇说。

“好啊。” 陈斌笑着说,“这是我们一家人共同的作品,要好好珍藏。”

离开景德镇时,老板送给他们一件小小的陶瓷挂件,作为纪念。“祝你们一家人幸福美满,也希望你们能像制瓷一样,用心经营自己的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

“谢谢老板。” 陈斌说,“这次景德镇之行,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会记住你的话,用心经营自己的生活。”

车子驶离景德镇,陈斌的心里充满了感慨。这次的旅游,不仅让他看到了美丽的风景,感受到了陌生人的善意,更让他实现了自我的觉醒。他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懦弱、忍让的陈斌了,他已经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定、有担当的男人。

第七章 厦门的海风,最后的放松

离开景德镇后,陈斌一家三口继续向南,前往这次旅游的最后一站 —— 厦门。

厦门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迷人的海滩、清新的空气、浪漫的街道。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让人感觉很放松。

他们住在了厦门岛上的一家民宿里,民宿离海边很近,步行几分钟就能到达。放下行李,他们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海边。

沙滩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小宇看到大海,兴奋地跑了过去,脱掉鞋子,踩在柔软的沙滩上,任凭海浪拍打在脚上。

“爸爸,妈妈,快来啊!大海好漂亮!” 小宇大喊着。

陈斌和李娟笑着走了过去,陪着小宇一起在沙滩上玩耍。他们堆沙堡、捡贝壳、追海浪,玩得不亦乐乎。

傍晚,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美丽极了。一家三口坐在沙滩上,看着夕阳慢慢沉入海平面,感受着海风的吹拂,心里充满了宁静和幸福。

“爸爸,海边真好玩,我不想回去了。” 小宇说。

“以后我们还会再来的。” 陈斌笑着说。

在厦门的几天里,他们逛了鼓浪屿、南普陀寺、厦门大学、曾厝垵等景点。

鼓浪屿是一个美丽的小岛,岛上有着许多风格各异的建筑,还有很多特色的小店和美食。他们沿着岛上的小路慢慢散步,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品尝着当地的特色小吃,感受着岛上的浪漫氛围。

南普陀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寺庙里香火旺盛,环境清幽。他们在这里烧香祈福,感受着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厦门大学被誉为 “中国最美大学”,校园里风景优美,建筑风格独特。他们在校园里散步,感受着浓厚的学术氛围,看着年轻的学生们朝气蓬勃的样子,仿佛自己也回到了大学时代。

曾厝垵是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小渔村,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热闹的旅游景点。这里有很多特色的小店、民宿和美食,他们在这里逛了很久,买了很多纪念品。

在厦门的日子,是这次旅游中最放松的日子。没有爬山的辛苦,没有赶路的疲惫,只有阳光、沙滩、海风和美食。他们每天都睡到自然醒,然后慢慢悠悠地出去玩,累了就休息,饿了就找地方吃饭。

陈斌也彻底放松下来,他不再想工作上的事情,不再想生活中的琐事,只是专注于陪伴家人,享受当下的美好。

有一天晚上,他们在海边的一家海鲜大排档吃饭。看着眼前的大海,吹着海风,吃着新鲜的海鲜,陈斌突然觉得,以前的自己太傻了。为了一些不值得的人,为了一些琐碎的事情,让自己活得那么累,那么压抑。

生活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简单、快乐、放松。不需要在意别人的看法,不需要被别人的琐事绑架,只需要专注于自己的感受,专注于身边的人,就能感受到幸福。

“老婆,这次旅游结束后,我们换个房子吧。” 陈斌突然说。

“换房子?” 李娟愣住了,“为什么要换房子?我们现在的房子不是挺好的吗?”

“我不想再住那个老小区了。” 陈斌说,“那个小区的环境太压抑了,邻里关系也复杂,我不想再被王建国那样的人打扰。我们换一个环境好、邻里关系简单的小区,让小宇能有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我们也能活得更自在。”

“我同意。” 李娟点点头,“其实我也早就不想住那个小区了,只是一直没跟你说。换个房子也好,我们开始新的生活。”

“好。” 陈斌笑着说,“等我们回去,就开始看房子,争取年底之前换一套满意的房子。”

小宇看着父母,兴奋地说:“爸爸妈妈,我们换房子后,能不能买一个带花园的房子?我想在花园里种花、养小动物。”

“好啊,只要我们找到合适的房子,就买带花园的。” 陈斌说。

一家三口在海边的大排档里,畅想着未来的生活,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第八章 归途的思考,新的开始

在厦门住了五天后,陈斌一家三口开始了返程。

这次的旅游,历时半个月,途经周庄、杭州、黄山、景德镇、厦门五个城市,总里程超过 2000 公里。虽然旅途辛苦,但他们都觉得收获满满。

车子行驶在返程的高速上,陈斌的心里充满了感慨。这次的旅游,不仅让他看到了美丽的风景,感受到了陌生人的善意,更让他实现了自我的觉醒和成长。

他明白了,人不能太好说话,该拒绝的时候就要拒绝,善良要带点锋芒;他明白了,生活的真谛不是一味地付出和忍让,而是要珍惜身边的人,重视自己的感受,活在当下;他明白了,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需要匠心,需要耐心、坚持、专注和热爱。

车子驶进熟悉的城市,陈斌的心里没有了以前的压抑,反而充满了期待。他期待着新的生活,期待着换房子,期待着在工作上做出一番成绩,期待着和家人一起,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庭。

回到小区,陈斌把车停在车位上。刚下车,就遇到了王建国。

王建国看到陈斌,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他显然还在为借车的事情生气,看到陈斌,扭头就想走。

“王叔,好久不见。” 陈斌主动打招呼,语气平静。

王建国愣了一下,没想到陈斌会主动跟他打招呼。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停下了脚步:“你回来了。”

“嗯,刚回来。” 陈斌说,“之前借车的事情,我想跟你说一声,我不是故意耍你,只是觉得你让我加满油送过去的要求不太合理。我觉得,邻里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但也应该互相尊重,不能得寸进尺。”

王建国的脸涨得通红,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他知道,陈斌说的是对的,是自己太过分了。

“对不起。” 王建国的声音很小,带着一丝愧疚,“之前是我不对,不该那么要求你,也不该在背后说你的坏话。”

陈斌没想到王建国会道歉,心里的火气瞬间消了。“没关系,事情都过去了。以后,我们还是邻居,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就好。”

“好,好。” 王建国点点头,“以后我不会再随便找你借东西、占便宜了。”

说完,王建国转身离开了。

陈斌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充满了释然。他知道,这次的事情,不仅让他改变了自己,也让王建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回到家,李娟和小宇开始收拾行李,陈斌则坐在沙发上,规划着未来的生活。

他给公司领导发了一条微信,申请调岗,想从运营主管调到产品经理岗位,专注于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他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能力,一定能在新的岗位上做出成绩。

他还联系了房产中介,让中介帮他留意合适的房子,要求环境好、邻里关系简单、带花园,预算在 300 万左右。

接下来的日子,陈斌开始了新的生活。

工作上,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岗位中,努力学习产品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他每天都加班到很晚,但他一点也不觉得累,因为他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找到了工作的意义。

生活中,他和李娟一起看房子,周末带着小宇去公园、动物园、游乐场,陪伴家人的时间越来越多。他们的家庭关系越来越和睦,小宇也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

三个月后,陈斌成功换了工作,从运营主管晋升为产品经理,薪资待遇也提高了不少。

半年后,他们找到了合适的房子,是一套带花园的三居室,环境优美,邻里关系简单。他们办理了过户手续,搬了新家。

搬家那天,王建国还主动过来帮忙,帮他们搬了很多重物。

“谢谢你,王叔。” 陈斌说。

“不客气,邻里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王建国笑着说。

新家的花园里,小宇种了很多花和蔬菜,还养了一只小狗。每天下班回家,陈斌都会陪着小宇在花园里玩耍,李娟则在厨房里做饭,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味和花香。

陈斌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充满了幸福感。他知道,自己的生活已经翻开了新的篇章。这次的旅游,就像一次重生,让他摆脱了压抑的生活,找到了生活的真谛,实现了自我的成长和蜕变。

他也明白了,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景,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你勇敢地面对,坚持自己的原则,珍惜身边的人,重视自己的感受,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成功。

未来的路还很长,陈斌相信,只要他和家人一起,互相支持,互相理解,用心经营自己的生活,就一定能活出自己的精彩,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