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称为“乌托邦”的南街村要消失?河南第一个十亿村现状如何
发布时间:2025-09-07 10:25 浏览量:1
时间过去这么多年,还能有人记得南街村吗?河南漯河的那个地方,曾经热闹得就像个小型奇迹。说实话,可能你我身边的人都已经不太提起那个号称“第一个乌托邦”的村子了,但在我心里,每次路过河南、听到“集体经济”这词,脑子里总能浮现出那个南街村的故事。不仅是因为它曾经年产值十几个亿,更是因为它一度把日子过得像陶渊明诗里的桃花源——哪有人忙着为房贷发愁,车子房子分给你,孩子上学不用你操心,老人也有地方养老。理想乡,总有让人牵肠挂肚的部分。
不过,现在南街村到底过得怎么样?那些年,说它“要消失了”的新闻满天飞,有些人还专门跑过去考证,担心最后只剩片土地和几重厂房。其实,南街村也许远远不如当初热乎,但说它一下子就会被“风一吹就散”——恐怕夸张了。毕竟,一个几千人团结起来的村子,哪能说没就没呢?哪怕败了财,凝着的那口气还在。
说回最初,南街村的位置特别巧妙,漯河这个地方虽然不算大城市,但南街村那时候怎么就火得一塌糊涂?其实跟环境也分不开——靠着集体的“抱团取暖”,经济起来了,周边那些村子的人天天往里凑热闹,就盼着能分点好处。“乌托邦”这词,听着是洋气,实际上中国人自己的“桃花源记”里的那种安定日子,老早就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小时候家里老人爱用一句话形容好村子:大家有地种,有饭吃,不用勾心斗角,像是一张大锅饭——你不是光为自己活,还能帮扶别人一把。南街村那会儿就是这样,看似现实里有点傻,但实打实地过出幸福感。
其实,如果你想让一个村子变成人们心中的好地方,到底要靠什么?在我看来,顶多三条:年轻人不用远奔他乡,老年人有安稳的归处,家家过得差不多,不用费劲竞争。最要紧的是,全村人的心气儿得靠一块儿,大家都有维护这个家的念头。说到底,再好的大锅饭,如果有人想独吞,就是再好的制度也撑不久。
当初南街村是怎么冒头的?你可能很难想象,在全国各地家家户户忙着搞承包制、分田分地到户的时候,南街村却一头扎进了集体经济。那时王宏斌——本地一个硬骨头的村支书——坚持带着大家往一起使劲,土地资源集中,统一分配,这种路子其实也是孤注一掷。
你要说他们有多会“扎堆”,其实南街村做得还挺牛。人家建厂子可不是玩票,面粉厂、砖厂,后面还弄出了全国出名的“老北京”方便面,让不少人头一次发现,原来一个小村子也能有自己的品牌。只是说,赚钱容易,守钱难,后面投资上失了方向,辛辛苦苦做起来的家底一下子又赔了进去。
这投资,南街村没少踩坑。有人说他们是被“梦想”骗了,其实事情也没那么简单。比如九十年代,趁着外面搞高科技热潮,村里也沾了点边。有年头,那边来了“能给你带来新世界”的能人,说发明了什么“超高产小麦”,村里就想大胆投入。可谁知道种下去那批小麦,最后连原来的产量都赶不上。
类似的坑不止一次。有这么一回,村里请了个“科学家”,说能靠一台机器永远发电不耗能。连我们外行人都觉得这不太靠谱,可领导们一时脑热,投资下去,最后钱打了水漂。还有一次,看到外地搞养殖火爆,村里也跟着上马“特种养殖”,结果技术不过关,动物死伤一片,大家只剩一地鸡毛。你说这些决策,哪一个不是一场折腾?赔的不仅仅是钱,更多是信任和干劲。有的人忙活半辈子,看到集体资金赔了,心里窝火,少不得家里人背后骂领导几句。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话放在哪儿都对。许多外人都感慨:南街村纵然不复当初傲气,可人家手里还是捏着老北京方便面厂这张牌——多少还能养活一村子人。而对比周边那些单打独斗的小村庄,南街村不是最惨的,有点底子,比不少地方强不少。
讲福利那一块,南街村可真是“天花板级别”。什么免费住房、统一供暖,孩子们上学、老人病了看病都不用掏钱。“全国榜样”的名头,不是白叫的。可问题来了,后来不是村里项目扎堆赔本,经济下滑么?这些福利一旦成了定规,哪怕钱紧了也不能说撤就撤。谁都知道,福利就是一把双刃剑,上一代享受完,下一代如果没饭吃,怕是得带来怨气。
但不得不说,南街村在这上头还挺坚持。哪怕企业效益下滑,福利支出也硬着头皮咬牙维持。聊天的时候有人说:“现在不比当年,可至少没让老人小孩没处安身。”哪怕口袋瘪了,南街村也没把最底层给推出去。令人佩服的不是他们多会赚钱,而是困境来了还能守住基本面,不见得谁都能做到。
眼看着老路子难走,南街村也在摸新出路。旅游业算是他们的一条新尝试——宣传自己的集体经济故事,吸引外地人参观。什么红色教育基地、体验式游玩,甚至有学生跟着老师来研学。能不能赚大钱谁都说不准,至少说明南街村还在折腾,不是等死。
另外,他们也在搞些改革,比如合并村企管理、研究怎么能提高生产效率。有些项目直接关停,砍掉太拖后腿的产业。这样看吧,南街村在几经波折后,还是想着自我升级,只不过每一步都很难。大家也明白,别说“乡村乌托邦”——现实总是比童话复杂。
你问我南街村将来咋样,我还真说不准。也许他们通过“翻牌”,能搞出一两样新产业,带着大家再富一把。或许背着老债务,慢慢成了被时代落下的“样本”。但到底会怎样,没人敢妄言。有人说南街村给中国农村带来的经验弥足珍贵,也有人说这是一个快要被时代淘汰的“老故事”。不过,每次听说南街村还在尝试新东西,心里就会觉得:这个村子,也挺有意思,死磕得有点倔。
说到底,南街村的命运不是一句话能道尽。曾经的梦想太美,现实里的路太难,折腾过、犯过错、也努力过。我们都知道,集体经济不是万能的,但也不是毫无前途。哪些决定要脑子清楚,哪些时候得用点人情味,其实都很重要。每次看到南街村还在坚守“人生不比房贷、谁都有尊严”的信念,我会莫名觉得,这种地方总归值得尊敬。
南街村会不会再火起来?谁能说得准?套用老百姓的话说,世界变化太快,风水轮流转,或许哪一天在新的时代浪潮底下,这里又能冒出一番新天地。或者,那些还没放弃过理想的人,总能守住心里的光。说到底,有点乌托邦的梦想,才让我们有勇气不断往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