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制裁加码!俄罗斯经济出现重大危机,国内通货膨胀严重
发布时间:2025-10-30 16:07 浏览量:1
最近不少人都在讨论,美欧又对俄罗斯下了新制裁,俄罗斯国内经济眼看要滑进衰退,这场打了好几年的战争,俄罗斯到底还能撑多久?
有人觉得制裁一收紧,俄罗斯很快就会没钱打仗,也有人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俄罗斯没那么容易垮。
其实想弄明白这个问题,不能只看表面的经济数据,得从俄罗斯怎么撑战争、经济到底有多难、制裁到底管不管用这几方面慢慢捋。
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经济情况,现在俄罗斯经济确实有点“外强中干”的意思。
表面上看还没到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的“技术性衰退”程度,毕竟2025年一季度经济同比只涨了1.4%,二季度又掉到1.1%,要知道2023年、2024年的时候,增长率还能维持在4.1%左右,现在这增速几乎是腰斩再腰斩。
但有意思的是,俄罗斯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GDP已经连续两个季度环比收缩,从这个角度看其实已经符合技术性衰退的定义,只能说不同机构统计时间节点和口径不一样,才出现了两种说法。
更让人头疼的是物价问题,3月份通胀率飙到10.3%,虽然9月份稍微降了点到8%,可俄罗斯央行的目标是4%,现在这数字还是目标的两倍。
按说通胀高的时候,央行一般会加息稳住物价,可俄罗斯央行反着来,10月24号又降了50个基点,把基准利率调到16.5%,这已经是连续第四次降息了,连市场都没料到。
为啥要这么做?说白了就是经济增速太慢,想靠降息刺激一下。
但这里面有个隐藏的压力,俄罗斯为了抑制之前的恶性通胀,长期维持着10%-21%的高利率,而且央行关键利率每增加1个基点,每年就要多花1000亿卢布的利息支出.
2024年利率上调5个百分点,直接让偿债成本多了5000亿卢布。现在降息是为了救经济,可通胀的压力又卸不掉,简直是左右为难。
还有个更棘手的问题是劳动力不够,失业率低到2.1%,听起来好像是好事,说明大家都有工作,可对企业来说,招不到人就没法扩大生产,经济自然就没了增长的动力。
反映企业状况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也能说明问题,8月份还49.1,9月份直接跌到46.6,这数字低于50就意味着企业在萎缩,而且这已经是俄罗斯私营企业连续第四个月萎缩了。
不管是造东西的制造业,还是搞服务的服务业,都没逃过这波下滑,这也是2022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更糟的是,2024年有14.1万公司破产,43%的建筑企业都停工了,企业家们的信心早就凉了半截,不少人都觉得接下来经济环境会更差,可能会陷入停滞,老百姓花钱的意愿会降低,说不定税收还得涨。
欧盟那边的智库专家甚至预测,未来几个月俄罗斯经济可能会进入温和衰退,2025年全年增长大概率就停在原地不动。
到2026年还可能萎缩1%到1.4%,更长远点看,未来十年俄罗斯可能都会陷在政治和经济停滞里,想有啥大发展基本没指望。
就在俄罗斯经济自顾不暇的时候,美欧的新制裁又砸了过来,力度比之前还大。
美国直接把俄罗斯两大石油巨头,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石油公司及其子公司列进了制裁名单,这两家公司每天出口的石油有310万桶,占俄罗斯原油出口总量的一半,等于一下掐住了俄罗斯能源出口的半条命。
欧盟更狠,出台了第19轮制裁,不光要从2027年开始全面禁止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还不准从这两家能源公司买石油和天然气。
甚至连为俄罗斯油轮提供保险和维修服务都给禁了,这一下就让俄罗斯之前靠“影子船队”规避制裁的办法不好使了,运作空间大大萎缩。
而且欧盟还在油价上做文章,2025年7月已经把俄罗斯原油的价格上限从60美元/桶降到了47.6美元/桶,这个价格已经快接近俄罗斯的生产成本,大概40美元/桶,也就是说俄罗斯卖石油的利润被压得越来越薄。
除了能源领域,美欧还堵其他的漏洞,比如不准对俄罗斯投资,不让它拿到一些金融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连跟战争相关的关键物资贸易也给禁了。
欧盟说这些措施能“大幅增加对俄罗斯战时经济的压力”,可俄罗斯那边好像一点不慌,觉得这些制裁影响不到自己的经济,更动摇不了在乌克兰的战争战略。
为啥俄罗斯这么硬气?关键就在于它手里有“硬通货”。
石油、天然气、化肥、小麦、贵金属这些东西,很多国家都离不开,俄罗斯靠出口这些,本来就不容易被彻底卡死。
而且这两年俄罗斯也找了不少规避制裁的办法,比如加大对中国和印度的出口,把原来卖到欧洲的能源和农产品,转个方向卖到亚洲,就算价格可能低一点,但至少能把钱赚到手。
不过大家也别被表面现象迷惑,俄罗斯的能源收入其实已经在大幅下滑了。
2025年前三季度,俄罗斯对欧洲的管道天然气出口同比降了45%,美国对欧洲的LNG出口占比已经达到60%,完全取代了俄罗斯之前的地位。
2025年前7个月,俄罗斯的财政赤字已经达到4.9万亿卢布,超过了全年目标的129%,核心原因就是“油气收入腰斩”;2025年上半年,油气收入同比也降了20.2%,要是油价再往下跌,俄罗斯卖石油可能都要赔本了。
有人觉得制裁会断了俄罗斯的能源收入,可实际情况比这复杂。
确实,现在俄罗斯的能源收入在减少,9月份预算里的能源收入是5825亿卢布(约合63亿欧元),比2024年同期少了25%,这跟油价下跌、石油产量减少还有卢布走强都有关系。
但大家可能没注意到,俄罗斯联邦预算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度已经降了很多,2011到2014年的时候,能源收入能占总预算的50%以上,到2025年年中就只剩25%了,就算能源收入少点,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一戳就破。
还有人担心乌克兰用无人机炸俄罗斯的炼油厂,会不会影响能源出口,其实影响也有限。
俄罗斯既卖原油也卖成品油,要是一座炼油厂被炸了,没法加工原油,那就直接把没加工的原油运到港口出口,整体出口量不会受太大影响。
更关键的一点是,俄罗斯支撑战争的钱,跟大家想的不一样,不是靠出口赚来的美元或人民币。
普京给士兵发工资、给军工企业拨款,用的是卢布,这些卢布要么是俄罗斯央行直接印的,要么是靠税务部门从国内企业收上来的。
2025年10月俄罗斯的税收同比还涨了13.2%,但这增长不是凭空来的,企业所得税从13%升到了25%,个税最高也涨到了22%,等于是靠提高税率硬生生拉上来的。
而且俄罗斯在军费上的投入已经到了惊人的地步。2025年上半年,俄军费就达到8.5万亿卢布(约合1056亿美元),比2022年上半年增长了200%。
2024年军费是12.1万亿卢布,占GDP的6.3%;到2025年,军费占财政预算的比例直接升到了40%,每天作战消耗就有1.72亿美元,日均军费支出453亿卢布。
2024年的时候,俄罗斯40%的财政收入都用来打仗了,这么大的投入,靠的就是征税和印钱,只要国内税收能维持住,再加上央行可以印钱,短期之内支撑战争的资金就不会断。
不过这种靠“印钱打仗”的模式,已经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俄罗斯的政府债务正在疯狂增长,从2021年到2028年,政府债规模会翻倍,2028年公共债务会达到53.8万亿卢布。
偿债支出占预算的比例也在飙升,从2021年的4.4%升到2028年的9.1%,到2026年,偿债支出就会超过教育和医疗保健的总和,2028年利息支付会达到4.52万亿卢布,比2021年增长318.5%。
等于说未来俄罗斯要花越来越多的钱还债,能用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钱就更少了。
欧盟智库“欧洲分析与战略中心”的专家弗拉基斯拉夫・伊诺泽姆采夫就说,现在衰退对俄罗斯的经济和政治稳定几乎没影响。
虽然军费开支确实拉动了一部分生产,比如军工企业订单增加,能带动相关产业链,但这种拉动是暂时的,而且会挤占民用经济的资源,长期来看对经济没好处。
可即便如此,只要俄罗斯还能维持住战争融资,这场战争就很难停下来。
普通老百姓已经开始承受经济压力带来的后果了。
2025年,俄罗斯的汽油批发价从年初到现在涨了40%,很多地方都开始限购,每人只能买20升。
面包价格直接翻倍,而养老金的涨幅根本赶不上通胀,老百姓的购买力越来越低。
更糟的是,三分之二的老百姓都背着债务,总规模达到38.5万亿卢布,其中10.5%的债务已经逾期,还不上钱的人越来越多,民生问题正在慢慢积累。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经济都快衰退了,债务压力这么大,老百姓日子也不好过,俄罗斯为啥还要硬撑着打仗?
从俄罗斯的角度看,这场战争已经不仅仅是军事层面的对抗,更是跟美欧的战略博弈。
如果现在撤军,之前付出的代价就白费了,而且可能会影响国内的政治稳定,所以就算经济有压力,也得继续扛下去。
美欧的制裁确实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了不少麻烦,比如技术封锁导致一些企业没法更新设备,外部市场受限影响出口,但这些制裁没能打在俄罗斯的“七寸”上,也就是战争融资能力。
只要俄罗斯还能通过印钱、征税、出口大宗商品赚到钱,还能找到规避制裁的办法,这场战争就有可能持续数年。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经济能一直扛下去。长期的战争会不断消耗经济实力,通胀高企会影响老百姓的生活,企业信心不足会导致投资减少,债务压力越来越大,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总会爆发。
但至少从目前来看,美欧的制裁和国内的经济困境,还不足以让俄罗斯停下战争的脚步。
总结一下,现在的情况就是,美欧制裁加码,俄罗斯经济接近衰退,债务激增、民生恶化,能源收入也在大幅下滑,但支撑战争的关键因素,资金来源和大宗商品出口,暂时还没出大问题。
所以别指望短期内俄罗斯会因为经济原因停止战争,这场仗大概率还得打下去,至于能打多久,就得看未来美欧会不会出台更精准的制裁,能不能切断俄罗斯的战争融资渠道,也得看俄罗斯经济能扛住多久的衰退压力和债务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