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日本房价暴跌,上万人自尽后,他们悟出一套沿用至今的道理
发布时间:2025-10-30 11:23 浏览量:1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91年的东京街头,原本熙熙攘攘的写字楼忽然空了一大片,许多公司再也没有开门的那一天。
那一年,仅仅东京、大阪的商业地价就跌去了八成,住宅用地也直接腰斩。
日本人从未想过,曾经让他们疯狂投资、争相贷款的房地产,竟然会变成压垮整个国家的稻草,
很多人到死都没理解,昨日还在涨的房价,怎么一夜之间就变了天。
那么这背后到底隐藏了哪些故事?日本人又从这惨痛的教训中,悟出了哪些道理?
日本的噩梦,其实早在1985年就埋下了伏笔,那年9月,美国主导下的“广场协议”签署,日本被迫让日元大幅升值,从1美元兑238日元直接飙到154日元。
货币升值,资本狂涌而入,日本一夜之间成了全球的“资金天堂”。
热钱涌进来的第一站就是房地产,东京、大阪、名古屋的地价成倍上涨,1985年东京土地总资产是1004万亿日元,两年后暴涨至1638万亿,几乎是美国全国土地价值的4倍,那时的东京,被称为“地球上最贵的城市”。
而地价疯狂上涨背后的一大推手,就是银行,他们放松房贷审核,只要你敢借,他们就敢放。
1988年,房贷在银行贷款中占比已经超过22%,很多企业干脆不做实业了,把资金全押在楼市。
日本央行也在添柴加火,1986年开始,日本央行连续5次降息,基准利率从5%一路降至2.5%,低利率刺激了信贷扩张,房价、股价双双飙升,很多人发现,炒房炒股比开工厂赚钱快得多。
1989年年底,泡沫终于吹到了极限,12月29日,日经225指数冲上38957点,创下历史最高位,所有人都觉得,这样的盛世还会继续。
但接下来的一年,日本就彻底变了,1990年初,央行突然反手加息,从2.5%拉到6%,开启了号称“电击疗法”的货币紧缩,紧接着,政府出台《关于抑制不动产行业融资报告》,银行对房地产行业断贷。
一场没有预警的金融寒冬降临了,地价从1991年开始雪崩式下跌,东京、大阪商业地价下跌超过80%,住宅地价跌去一半以上,银行坏账激增,房地产成了压垮日本金融系统的巨石。
1991年,日本政府开始征收地价税,他们想用政策去冷却楼市,却没想到这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很多企业资产迅速缩水,连贷款都还不上,银行开始抛售抵押物,进一步打压房价,连锁反应之下,金融机构开始倒闭,东京协和信用社、木津信用社、兵库银行,接连出事。
1995年,日本爆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宇宙信用合作社”倒闭,一时间全国陷入信任崩塌的恐慌中,银行不敢贷款,企业不敢扩张,老百姓不敢消费。
在此之后,“企业倒闭潮”也来了,1994年到1997年,日本一共倒闭了16464家企业,其中不乏上市公司,日本街头出现最多的广告,不再是新楼盘,而是“转让”“清仓”“关闭”。
更让人震惊的是,自杀人数首次突破3万,很多人因破产、失业走投无路,1998年,这个冰冷的数字,成了日本社会的转折点。
民众的心理也彻底变了,以前人人争着贷款买房,现在转向租房,以前热衷炒股,如今只想买点黄金或国债保值。
日本政府也痛定思痛,开始反思房地产的角色,他们意识到,不能再让泡沫主导经济,从1991年开始,日本陆续出台《土地基本法》《地价税制大纲》,试图从制度上限制房地产投机。
他们开始鼓励制造业回归,高科技、服务业、环保产业成为新的扶持对象,很多企业转型做实业,不再靠炒地赚钱。
在城市规划上,日本也彻底改了策略,不再一味开发,而是注重基础设施优化与社区功能建设,港口、公路、电网、工业园区等重新成为投资重点。
日本人也变了,他们不再一窝蜂买房,而是理性选择居住方式,年轻人重视职业稳定、技能学习,不再幻想一夜暴富,房子,从投机品变回了居住品。
即便到了今天,这套“防泡沫体系”依然在运行,日本的房价稳定了三十年,涨幅远低于收入增长,银行贷款审查极其严苛,政府对房产交易监管到位,民众买房态度也趋于保守。
这一切,都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三十多年前的日本人,亲身经历了房价腰斩、财富蒸发、企业倒闭、家庭破碎,才摸索出这套沿用至今的经验体系。
而这套经验,对中国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
中国的房地产曾长期高速发展,确实带动了经济腾飞,也提高了百姓财富感,但如果房子脱离了居住属性,变成全民投机的工具,风险就会积累。
中国政府这些年已经在做前瞻性调整,限购、限贷、限售、房产税试点等政策,正是吸取了日本当年的教训,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稳定房地产预期、保障刚需,是当前中国调控的主线。
中国具备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完备的产业链和庞大的内需市场,不会重蹈日本“实体空心化”的老路。
只要把握住房地产与实体经济的平衡,把房子还原成“住”的功能,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
日本的失误,是因为太迟才醒悟,而中国已经在提前行动。
过去的日本,用三十年时间付出沉重代价,换来一份房地产教科书,如今的中国,正在用提前布局,把这本书读得更透。
未来如何走下去,关键是谁能先看清方向,谁能稳住脚步,不被泡沫吹昏头脑,
信息来源:
2004-07-23 16:12 中国法院网 日去年自杀数创纪录因生活困难自杀比例大增
2008.05.30 09:32 广西新闻网官方账号 日本连续10年自杀人数逾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