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订婚日突发脑出血!警惕:吃降压药别犯4个错!4项检查能保命
发布时间:2025-10-27 16:07 浏览量:1
得了高血压,一定得规律吃药,这应该是每一位高血压患者在确诊时,医生都叮嘱过的,但是总有些患者觉得就是血压高点而已,不痛不痒的,啥都不影响,结果直接把命给搭进去。
56岁的朱先生就是,确诊高血压多年,从没把自己当成一个病人来看。本以为能与高血压和平相处,却不曾想在56岁的年纪就猝然离世。
出事当天还是个大喜的日子,他的儿子订婚,热闹了一天,朱先生也忙了一天,其实晚上吃饭的时候,朱先生的妻子就看他脸色苍白,但他就以为是累的,也没在意,硬撑着大家伙都散了,他就赶紧去休息了。谁曾想,朱先生躺在床上还是难受的不行,说是头疼、想吐,妻子还说他肯定是酒喝太多了,结果想起身去喝点水的时候,直接摔倒在地,抽搐个不停。妻子赶紧把儿子叫过来,后来打了120把人送去了医院。
检查结果:脑出血,而且出血量很大,虽然送来的还算及时,但病情很凶险。就这样,人在重症监护室待了2天就不行了。
得知父亲没了,朱先生的儿子一直在念叨着,是自己订婚才把父亲“累死”了。
脑出血肯定不会因为累点就发生的,人也不可能轻易被累死,要说最根本的原因,肯定还是因为朱先生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史。
1. 根本元凶:据朱先生的妻子说,他得高血压有5年多了,但真正吃药是在3年前,而且他所谓的吃药也是吃吃停停,说忘就忘,可能也就在头晕的时候才想着坚持多吃几天的降压药。今年夏天他干脆就把降压药给停了,血压或许早就失控了,只不过他忙着儿子订婚的事儿,早就把吃药这事儿给忘干净了,更没想着去量量血压。
医生说:长期失控的血压会对血管造成持续的冲击,使得血管变得脆弱不堪,这时候的脑血管再也经受不起任何的打击,稍有意外可能就会破裂出血,发生脑出血。
2. 直接诱因:如果说儿子订婚真有问题的话,可能就是让朱先生的情绪过于激动,而情绪波动,再加上熬夜劳累、大量喝酒,真正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医生说:在脑血管脆弱不堪的情况下,剧烈的情绪起伏,再加上熬夜、劳累、喝酒,会让血压骤然升高,对血管造成致命的打击。脑出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说到底,朱先生的脑出血,源于他对高血压的忽视,对降压药太过随意,殊不知正是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错误,正在悄悄透支高血压患者的生命。
1. 吃药吃吃停停,血压波动比持续高更危险
血压高了吃药,不高就不吃,甚至很多患者在夏天干脆就把降压药给停了,这种吃吃停停的服药方式,比完全不吃药的危害更严重。这是因为降压药需要长期服用,才能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随意停药会导致血压骤升骤降,这种剧烈波动对血管的冲击,比持续高血压更易导致血管破裂或斑块脱落。
正确做法:一旦确诊高血压,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用药,即使血压正常也不能擅自停。若出现头晕、血压偏低,应咨询医生调整剂量,而非直接停药。
2. 凭感觉调整剂量,自行加药或减药
部分患者吃降压药全凭感觉,都是觉得血压高了就多吃一片,不高就少吃一片,甚至用症状轻重来判断用药量。殊不知,这种经验主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自行加药可能导致血压骤降,引发脑供血不足或心肌缺血;自行减药则会导致血压反弹,前功尽弃。
正确做法:吃降压药不能凭感觉,剂量调整需根据血压监测结果,由医生结合年龄、并发症等情况来综合判断,任何时候都不能自作主张加药或减药,更不能擅自停药。
3. 迷信保健品降压,用偏方替代药物
临床上,还有不少患者轻信罗布麻茶、芹菜汁等能降压,甚至用保健品替代降压药,但这些方法根本无法控制血压。所谓降压保健品并没有治病的效果,可能会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但代替降压药是绝对不可取的。至于偏方,那也纯属胡扯,过度依赖这些方法,只会延误治疗,让血压持续失控。
正确做法:保健品绝对不能替代降压药,若想辅助控压,可在规律用药的基础上适量吃点,但也不建议长期大量吃,而且要选择正规产品,切忌轻信三无保健品。
4. 忽视药物相互作用,喝酒乱吃药
朱先生在订婚宴上饮酒,可能也是脑出血的诱因之一。高血压患者若同时喝酒或联用其他药物,一定要特别注意。因为酒精会扩张血管,与降压药联用可能导致血压骤降,同时加重肝损伤。而大量酗酒也是诱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常见元凶。此外,高血压患者需要服用其他药物时也要注意,像是布洛芬可能就会影响降压药疗效,导致血压失控。
正确做法:服药期间限酒(男性每天酒精<25g,女性<15g),避免空腹饮酒,尽量做到滴酒不沾;用其他药物前(包括感冒药、止痛药),需咨询医生,确认与降压药无冲突。
很多患者觉得高血压不痛不痒的,却不知高血压的危害不在于血压高本身,而在于对心、脑、肾、血管的长期损伤。若血压持续失控,并发症迟早会找上门来,而定期检查,是及时发现并发症迹象,及时止损的关键措施。
1. 血压动态监测:每周至少测3天
血压监测与规律用药同样注意,建议初诊或调整药物期间,每天早晚各测1次;血压稳定后,可以每周测3天,做好记录,一旦发现血压异常波动,要及时就医,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2. 心电图+心脏超声:早期发现心脏损伤
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长期可引发左心室肥厚、冠心病等,建议患者每年做1次心电图,每2-3年做1次心脏超声,评估有无心肌缺血、左心室肥厚等问题。
3. 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保护沉默的肾脏
肾脏是高血压最易损伤的器官,而且肾病也会反过来加重高血压,两者相互恶化,是最容易出问题的,而肾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同样需要患者定期做相关检查,建议每年查1次肾功能,包括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等,一旦发现结果异常,需及时干预。
4. 颈动脉超声+脑血管CT:排查血管斑块与脑病变
高血压对血管的伤害也是最直接的,而血管病变在早期更是没有任何的表现,建议患者每1-2年做一次颈动脉超声,查看有无斑块,确定斑块性质,每3-5年做1次脑血管CT或核磁共振,发现脑血管病变,需遵医嘱接受相应的治疗。
- 上一篇:荒野大镖客
- 下一篇:荒芜的沙漠有望成为肥沃的粮仓、种植者的“金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