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凭“伏吟反吟”奇门智慧闯商路,一静一动藏着多少生意经?
发布时间:2025-10-29 06:03 浏览量:1
光绪二十六年,晋中祁县“大盛魁”商号的少东家王宗禹,带着二十辆驼队、三百斤武夷岩茶,要从张家口出发,穿越蒙古草原运往莫斯科。这趟生意若是做成,能抵得上商号半年的营收。可刚出张家口三天,就遇上了麻烦——草原上突降暴雪,狂风卷着雪片打在驼身上,骆驼们嘶鸣着不肯前行,向导老马头急得直跺脚:“少东家,再走就要陷进雪窝子了,可要是耽误了时日,茶货受潮就废了!”
王宗禹却没慌,他从行囊里取出祖传的奇门盘,盘面上八门九星的宫位清晰可辨。指尖划过盘面,他沉声道:“老马头,莫急,这是‘伏吟’之局,宜静不宜动啊!”他指着盘上休门和天蓬星的位置,“你看,休门本属坎宫,如今正落在坎宫;天蓬星也在坎宫,这就是伏吟——八门九星回了本宫,就像人回了家不肯动,此时强行赶路,只会事倍功半。”
老马头是走了一辈子草原的老手,却从没听过“伏吟”的说法,将信将疑地问:“少东家,那咱们就在这儿等死?雪要是一直下咋办?”王宗禹笑道:“伏吟主缓慢,不是不动,是不能急着动。”他当即下令,让伙计们卸下驼背上的茶货,用油布仔细裹好,再挖雪坑把茶货埋起来防潮;又让驼夫们收集枯树枝,在背风处搭起帐篷生火取暖。“咱们就在这儿守着,等雪势减弱,这局自然就破了。”
果然,雪下了三天三夜,期间有两名年轻伙计耐不住性子,想冒险探路,刚走出去没半里地就迷了路,冻得嘴唇发紫才被找回来。直到第四天清晨,雪终于停了,太阳露出了笑脸。王宗禹再看奇门盘,休门和天蓬星已离开坎宫,他当即下令:“收拾东西赶路!”老马头这才服了气:“少东家,这‘伏吟’的道理真神,要是早冒进,咱们的命和货都没了!”
可没等商队走出草原腹地,又遇上了新麻烦。当地的蒙古王爷听说他们运的是上等好茶,派了管家带着十几名侍从拦在路中,开口就要“过路费”——一百两白银,否则就不让通行。王宗禹拿出五十两白银交涉,管家却态度强硬:“少一分都不行,我们王爷说了,这是规矩!”双方僵持不下,驼夫们都攥紧了腰间的短刀,眼看就要起冲突。
王宗禹赶紧按住众人,再次拿出奇门盘查看,这一次,他的神色凝重起来:“不好,这是‘反吟’之局!”他指着盘上的生门和天任星,“生门本属艮宫,如今却落在了对宫坤宫;天任星也在坤宫,反吟就是八门九星落到了对宫,主反复不定,此时硬拼肯定要吃亏。”
老马头急了:“那咋办?总不能把一百两白银都给他吧?咱们的利润都要没了!”王宗禹却沉思起来,反吟主反复、宜换位思考,他突然想到什么,对管家笑道:“管家先生,我们这茶是要运到莫斯科的,那边的王公贵族都爱喝。要是王爷肯通融,我回去后就给王爷送十斤特级岩茶,再把莫斯科的洋钟、洋镜给王爷带一套,您看如何?”
管家一听有洋货,眼睛亮了,但还是嘴硬:“这……我做不了主。”王宗禹见状,又补了一句:“而且我们‘大盛魁’在草原上的分号有十几家,以后王爷要采买什么东西,我们都能以最低的价钱供应。”管家犹豫了半天,终于松口:“那我回去跟王爷说说,你们先在这儿等消息。”
当天下午,管家就回来了,说王爷同意了,只要王宗禹留下二十斤茶作为“信物”,就放他们通行。原来,王爷早就想要一套洋钟,只是一直没地方买。王宗禹靠着反复交涉、换位思考,硬是化解了这场危机。老马头佩服得五体投地:“少东家,这‘反吟’的局,您咋就破了呢?”
王宗禹解释道:“伏吟是‘归位’,就像人待在舒适区不愿动,所以要静要等;反吟是‘对位’,就像两个人面对面较劲,谁都不肯让,所以要换个角度想问题,反复沟通。刚才那局面,咱们硬拼是反吟的‘妄动’,只会激化矛盾;可咱们提了洋货和长期合作,就是换了个思路,顺着对方的需求来,这反吟的反复之势,自然就变成了谈判的余地。”
后来,王宗禹成功将茶货运到莫斯科,赚了盆满钵满,还和蒙古王爷成了生意伙伴。回到祁县后,他把“伏吟反吟”的道理写进了商号的生意经里:“遇伏吟,静候时机,不可冒进;逢反吟,换位思考,反复交涉。”
其实,“伏吟反吟”的智慧不止适用于商路。比如家里装修遇到阻碍,迟迟推进不了,就是伏吟之象,不如停下来规划清楚再动手;和人吵架争执不下,就是反吟之象,换个角度体谅对方,矛盾自然能化解。老祖宗的奇门知识,说到底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总结。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伏吟”“反吟”的情况吗?是怎么解决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看故事学习奇门知识,点赞关注 持续更新中!
- 上一篇:那些些顶级美景!你真的知道在哪里吗?
- 下一篇:前夫变妹夫,她悔到当场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