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年潜伏中国的反华富豪家族,靠大陆狂赚上亿,如今下场凄惨

发布时间:2025-10-27 16:02  浏览量:2

| 人文社

编辑 | 人文社

«——【引言】——»

台北的夏夜,蝉鸣混着摩托车引擎声,沈伯洋站在阳台上,手机里刷着岛内绿媒的弹窗推送:“大陆又在军演!”

他皱眉转发,配文“威胁升级,台湾准备好了吗?”

转发量蹭蹭上万,底下粉丝留言“伯洋哥威武”。

可谁也没想到,就在同一时刻,深圳海关系统里,一笔来自浙江的纺织品货单,正静静躺在兆亿有限公司的进口记录里——货值三十八万,收货人:沈土城。

这不是电影桥段,这是2025年6月前,沈家父子每天都在上演的真实双面戏。

沈伯洋,1982年生人,小时候体弱,爸妈带他跑遍台北各大医院。复兴小学、建国中学、台大法律系,一路顺风顺水。

大学毕业那年,他想去美国读犯罪学,研究白领怎么把钱洗白,但同学笑他是书呆子,适合当教授。

谁也没料到,这句玩笑一语成谶。

2007年,他拎着宾州大学犯罪学硕士文凭回台,2011年又从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拿下博士。

2017年,台北大学给他副教授职位,课表排得满满:周一《白领犯罪比较研究》,周三《量化犯罪学》。

学生私下叫他“沈帅”,因为他讲课爱举华尔街案例,PPT做得比广告还精致。

可2018年夏天,风向变了。那年九合一选举,民进党大败,党内急需新鲜血液。

沈伯洋收到一通电话,对方自称“党部幕僚”,约他喝咖啡。咖啡馆在忠孝东路,窗外是滚滚车流,对方开门见山,说是两岸研究报告都看了,很有洞见。

之后对方求着来帮他们。沈伯洋回家纠结一夜,第二天把辞职信拍在系主任桌上。同事们惊呆了,有人说他疯了,铁饭碗都不要了。

也就是从那天起,沈伯洋的推特头像换成绿底白字“民主实验室”。他带着学生跑田野,访谈台商,出一份份《中国影响力指数》报告,把两岸农产品交流写成“经济统战”。

报告一发,绿媒争相转载,沈伯洋迅速成了“抗中”新星。

2021年,沈伯洋拉上退役上校何澄辉,在阳明山脚下租了块地,挂起“黑熊学院”的牌子。

官网写得慷慨激昂,训练300万黑熊勇士,守护台湾。第一期学员三百人,学费一万八,含三天两夜野外求生、止血包扎、无人机操作。

报名表上有一行小字,装备自理,建议购买本学院急救包,特价2000元。

学员小陈是台中上班族,背着包来上课,发现那“特价急救包”里纱布、绷带、止血钳,全是淘宝同款,进价不到两百块。

他拍了照发脸书,底下炸锅:这不是割韭菜吗?沈伯洋团队秒删评论,私信小陈:误会了,这是军规级定制。

更劲爆的在后头。2022年夏天,国民党市议员侯汉廷拿到一段内部募款录音:沈伯洋在闭门会议里说,大陆要是真打导弹,对我们募款有很大帮助。

录音一出,岛内哗然。沈伯洋紧急开记者会,解释那是“假设情境”,但捐款数字已经悄悄破亿——曹兴诚一个人就砸了六亿新台币。

黑熊学院的无人机课,教官拿的大疆御3,企业版,采购单上写着“深圳供应商”。学员拍宣传照,无人机掠过山头,镜头里绿树红瓦,像极了大陆旅游广告。

2024年12月,这组照片被眼尖网友认出机型,沈伯洋连夜删图,发文道歉:设备来源复杂,已停用。

父亲的货轮

与此同时,太平洋另一端,厄瓜多尔瓜亚基尔港,一艘货轮卸下集装箱,上面贴着“兆亿有限公司”的唛头。

箱子里是福建泉州的自行车轮胎,进价每条四十块,转手卖给当地车行,一百二十块。

沈土城,1955年生,年轻时在基隆码头扛过包,后来去厄瓜多尔贩可可豆,赚到第一桶金。

2008年,他回台注册兆亿有限公司,统一编号86005378,自己持股六成。公开资料显示,公司主营“进出口贸易”,听起来云淡风轻,实际是条隐秘流水线:

浙江海宁→纺织面料→深圳中转→上海港→巴拿马→厄瓜多尔。

广东东莞→自行车零配件→同上。

福建莆田→工程轮胎→同上。

2010到2011年,海关记录显示,光纺织品就进口一百二十七批,总额三千多万人民币。

2013年,轮胎业务月均三十吨,利润率稳超三成。2017年,建材线杀入,福建供应商直接派驻深圳代表,常年吃住兆亿的写字楼。

沈土城很少露面,偶尔回台开股东会,西装笔挺,闽南腔浓重。员工私下议论:老板一年飞大陆二十趟,签合同、验货、吃饭、洗澡,全在深圳。

公司账面干净,纳税申报用“中国台湾”抬头,光明正大。

裂缝初现

2024年10月30日,国台办公布“台独顽固分子清单”,沈伯洋赫然在列,附带措施:禁止本人及家属进入大陆、港澳。

沈伯洋在脸书直播,镜头里他穿着黑熊学院T恤,语气坚定:这是勋章,我会继续为台湾发声。弹幕刷屏“硬核”。

清单公布第二天,兆亿公司深圳办事处接到电话,说是他父亲的签证被注销了。沈土城正在泉州看新厂,手机震动,他盯着屏幕半天没回话。

2025年3月,大陆上线“台独分子举报平台”,沈伯洋以237条记录高居榜首。

举报内容五花八门:有人贴出黑熊学院学员手册,里面把大陆地图涂黑;有人上传沈伯洋2023年演讲视频,标题“大陆是最大威胁”。

港媒的镁光灯

2025年6月3日清晨,香港大公报头版:《靠大陆发财却养“台独”顽固分子——沈伯洋家族企业调查》。

文章列出十二页贸易流水,配深圳酒店监控截图:2017年2月14日,沈土城与一名女子挽臂入住,次日退房;2018年秋,两人同机飞河南信阳,停留四天。

文汇报同日跟进,标题更狠:《一边骂大陆一边睡大陆》。

沈伯洋凌晨四点发脸书长文,通篇简体字打成繁体,怒斥“中国无底线,祸及家人”。他特别强调,公司是贸易商,按客户需求全球采购,父亲六年未踏足大陆。

可海关数据不认账:2024年12月,兆亿还从深圳进口电子元件,单月五百二十万。

雷霆一击

6月5日上午十点,国台办例行记者会,发言人朱凤莲拿出一份文件,经查,兆亿有限公司长期为‘台独’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即日起禁止大陆任何单位和个人与其交易合作。

话音刚落,深圳海关系统里,兆亿的进出口代码被标记“冻结”。

兆亿在台北的办公室,电话此起彼伏,南美客户取消订单,库存轮胎堆满仓库。员工群里有人贴出辞职信模板,标题“感谢陪伴,另谋高就”。

沈土城坐在空荡会议室,烟灰缸满溢,盯着墙上的世界地图,厄瓜多尔那块被红笔圈了又擦,擦了又圈。

硬扛与崩盘

沈伯洋选择硬刚。6月5日下午,他穿黑熊学院迷彩服,站在立法机构门口开记者会,背景板写着“荣幸之至”。

他列数据:“公司七成业务在南美,大陆制裁伤的是大陆工人。记者追问,那2024年12月那笔电子元件呢?沈伯洋顿了半秒:“商业机密。”

岛内舆论却不买账。中时电子报民调显示,六成受访者认为“赚大陆钱又搞台独,说不过去”。

7月16日,海关总署一纸通知:兆亿有限公司进出口登记证作废。最后一根稻草压垮骆驼,兆亿宣布裁员八成,仓库以三折价格甩卖轮胎,买家寥寥。

余波未了

黑熊学院官网,课程表从每周三期缩到每月一期,报名通道显示“额满”。学员退费群里,有人贴出止血钳照片:十九块九,包邮。

沈伯洋的立委办公室,助理从五个减到两个,茶水间咖啡机蒙尘。

2025年10月,台北街头已不见黑熊学院的宣传车。沈伯洋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一家社区大学演讲,主题“民主实验室的未来”。

台下听众不到五十人,多是退休阿公阿嬷。演讲结束,他鞠躬谢幕,灯光打在空荡座位,像极了那艘停在厄瓜多尔港口的空集装箱船。

两岸的供应链还在运转,浙江的海宁许村,织机轰鸣。福建的莆田,轮胎下线,深圳的写字楼,灯火通明。只是少了兆亿的那条线,像被抽丝的蚕茧,空留一地碎壳。

而远在台北,沈伯洋的推特置顶,依旧是那句“威胁升级,台湾准备好了吗?”只是下面,再也没有粉丝刷屏“威武”。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网——“台独”人设崩了?沈伯洋家族企业在大陆捞金被曝光2025-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