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新疆20多人骑骆驼去洛阳,60天走出千年浪漫!
发布时间:2025-10-24 13:53 浏览量:3
最近,一条“新疆20多人骑骆驼去洛阳”的消息火了!
这支由农牧民、志愿者组成的队伍,在前巴里坤县文旅局长蒋晓亮带领下,从哈密出发,牵着骆驼徒步前行,如今已走了60多天。
有人说这是“最硬核的旅行”,也有人好奇:放着高铁不坐,偏要骑骆驼遭罪,图啥?
其实这趟旅程,藏着比风景更动人的丝路故事。
下面,谭天道地,为你解读!
别以为骑骆驼很轻松,这趟旅程的辛苦超出想象。
队伍每天清晨7点出发,傍晚扎营,平均走20公里,60多天下来,脚底板磨出茧子是常事。
领队蒋晓亮说,选骆驼当“伙伴”大有讲究——新疆双峰驼耐旱耐驮,背上能装下帐篷、水和食物,走累了还能当“移动座椅”,堪称丝路“活化石”。
队伍里的农牧民大哥最有经验,他们随身带着馕和风干肉,饿了就着泉水吃一口;晚上扎营后,还会给骆驼喂苜蓿和盐巴。
有次遇到沙尘天气,骆驼自动围成圆圈保护队员,这场景让志愿者小李感慨:“以前只在课本里读丝路,现在才知道,骆驼和人早就是生死与共的战友。”
沿途不少村民看到队伍,还会主动送水送粮,这份温暖让丝路不再遥远。
这趟旅程可不是单纯的“复古”,更像一场移动的文化传播。
队员们随身带着哈密木卡姆乐器,休息时就弹起热瓦普、唱起歌谣,路过村镇还会表演一段,让当地人近距离感受新疆文化。
蒋晓亮更有心,特意准备了丝路地图,每到一个古驿站遗址,就给大家讲当年商队往来的故事。
比如走到甘肃河西走廊时,他指着戈壁滩上的车辙印说:“这里曾是张骞出使西域的必经之路,当年的商队带着丝绸、茶叶从洛阳出发,换来西域的葡萄、玉石。”
队员们还会收集沿途的石子、树叶,计划到洛阳后做成文创作品。
有网友追更他们的行程直播,留言说:“跟着你们的镜头,我好像上了一堂生动的丝路历史课。”
作为前文旅局长,蒋晓亮的这趟旅程藏着推广文旅的“小心思”,但这份心思却让人动容。
他说:“现在年轻人对丝路的印象太模糊了,我想通过亲身体验,让大家知道丝路不是博物馆里的文物,是能走出来的故事。”
队伍出发前,他特意和洛阳文旅部门对接,计划到达后举办一场“丝路文化分享会”,让新疆和中原的文化好好“碰一碰”。
这趟旅程也确实带动了两地文旅。哈密的网友自发组建“后援团”,直播宣传家乡的胡杨林、巴里坤湖;洛阳的酒店、景区主动联系队伍,表示愿意提供支持。
有旅行社甚至推出了“轻量版丝路研学线”,让家长带孩子体验短途徒步,感受丝路魅力。
蒋晓亮笑着说:“能让更多人关注丝路、走进丝路,这趟苦旅就值了。”
如今队伍还在赶路,骆驼蹄印在戈壁滩上延伸,像一串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符号。
有人问他们累不累,队员们指着远方说:“当年的商队走得更苦,我们这点累算啥?”
这趟旅程或许没有高铁快,但却让千年丝路精神有了温度。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谭天道地,欢迎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