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早就预定了他后半生的功业

发布时间:2025-10-18 20:07  浏览量:4

1833年,20岁的左宗棠踌躇满志来到京城参加会试,顺便登临了古燕台。

这个古燕台就是燕昭王的“黄金台”,陈子昂写“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的地方。

当然,年轻的左宗棠也写下了一组诗:《癸巳燕台杂感》。

我这里抄录的的其中第三首,却预示了左宗棠下半身的工业。

癸巳燕台杂感 其一

清 左宗棠

西域环兵不计年,当时立国重开边。

橐驼万里输官稻,沙碛千秋比石田。

置省尚烦他日策,兴屯宁费度支钱。

将军莫更纾愁眼,生计中原亦可怜。

历朝历代的军队环卫西域,立国者都很重视开发边疆。自从汉武唐皇宋祖都是如此。

为了边疆驻军,用骆驼运输军粮,却没有发现西域也有很多良田,可以用来戍边开荒。

在西域设置行省,在西域进行军垦,就能节省很多开支。这样就就能大大减轻对内地的负担,如果没有眼界,只盯着中原地区,那就是眼光不够。

这是20岁的左宗棠的感慨,谁知道几十年后,他就能实现他的感慨。

清朝实际上也很重视西域的,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收复土地,乾隆皇帝便把西域命名为新疆。

但是同治六年(1867年),阿古柏在新疆自封为王,宣布脱离清廷。俄国乘机占据了伊犁,英国也虎视眈眈,意图瓜分西北。

刚刚平复陕甘回乱的左宗棠指挥六万湖湘子弟,就这样开始了他的事业。

从甘肃肃州出发,收复乌鲁木齐,收复新疆。

几年前我自驾新疆,每天一睁眼就是四五百公里,在辽阔的北疆驱驰,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

回来后,我就一直记着这个湖南人。

两耕斋闲话:闲来喝茶,梦里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