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季主论卜

发布时间:2025-10-19 04:56  浏览量:5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郁离子、犁眉子,明青田(今属浙江)人。元末进士,曾任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多有议疏,皆抑而不行,遂弃官隐青田山中,愤而作《郁离子》。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有《诚意伯文集》。

东陵侯①既废,过司马季主而卜焉②。季主曰:“君侯何卜也?”东陵侯曰:“久卧者思起,久蛰者思启,久懑者思嚏。吾闻之,蓄极则泄,閟极则达③,热极则风,壅极则通。一冬一春,靡屈不伸;一起一伏,无往不复。仆窃有疑,愿受教焉④。”季主曰:“若是,则君侯已喻之矣,又何卜为?”东陵侯曰:“仆未穷其奥也,愿先生卒教之。”季主乃言曰:“呜呼!天道何亲?唯德之亲;鬼神何灵?因人而灵。夫蓍⑤,枯草也;龟,枯骨也,物也。人,灵于物者也,何不自听而听于物乎?且君侯何不思昔者也?有昔者必有今日。是故碎瓦颓垣,昔日之歌楼舞馆也;荒榛断梗,昔日之琼蕤玉树也;露共蛬风蝉⑥,凤笙龙笛也;鬼磷萤火,昔日之金釭⑦华烛也;秋荼春荠⑧,昔日之象白驼峰也⑨;丹枫白荻,昔日之蜀锦齐纨也。昔日之所无,今日有之不为过;昔日之所有,今日无之不为不足。是故一昼一夜,华开者谢;一秋一春,物故者新。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君侯亦知之矣,何以卜为?”(《郁离子》)

注释

①东陵侯:邵平。秦时为东陵侯,秦灭,归汉为布衣,在长安城东种瓜。②司马季主:战国末年楚大夫,汉初于长安卖卜。③閟:闭也。④意谓罢官过久的人或有出山做官之意。⑤蓍(shī施):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人取其茎为卜筮之用。⑥蛬(gōng弓):蟋蟀。超人⑦釭(gāng缸):灯。⑧荼(tú图):苦菜;荠:荠菜。⑨象白:象的脂肪。驼峰:骆驼背上的肉峰。

说明

“狐眠败砌,兔走荒台,尽是当年歌舞之地;露冷黄花,烟迷衰草,悉属旧时争战之场。盛衰何常……”念此可以醒心。大《易》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祸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中国文化中政治哲学、审美心境,养生智慧之源头也。

集评

林云铭曰:疑元末旧臣不见用于新朝者,多有时命之感。此故设词以规讽也。自首至尾,总是一个屈伸起伏道理……其中抚今追昔一段,说得如许悲凉。富贵骄人之徒读之,便是一服清凉散也。

——《古文析义》

吴楚材曰:通篇只说得一个循环道理。吃紧唤醒东陵处,全在“何不思昔者”一句。以下总发明此意。世之人,类多时命之感,读此可以晓然矣。

——《古文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