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哈铁路额济纳至哈密段扩能改造工程——站场工程

发布时间:2025-10-18 09:00  浏览量:4

1、新建与改建车站概况

本工程改扩建既有站 19 座,新建站 5座,车站概况详见下表。

2、车站设计简述

(1)川地托站

1)既有站概况

车站为临哈铁路既有会让站,站中心里程 K695+000。既有到发线 3条(含正线 1 条),有效长满足 1050m;既有基本站台 1 座,尺寸为50×5×0.3m。嘉策联络线自车站哈密端接轨。

2)二线引入方案

新增二线自既有线北侧 5m 线间距引入,既有到发线由 50kg/m 有缝钢轨更换为 60kg/m无缝钢轨,到发线有效长维持 1050m,北侧新增到发线 1条,车站形成 4 条到发线规模(含正线 2 条)。哈密端咽喉正线间设 1 组小八字渡线,额济纳端咽喉正线间设 1 组单渡线,预留 1 组单渡线。改建嘉策联络线接轨于车站哈密端咽喉与 4 道连通,接轨处设安全线 1 条。既有车站综合楼及站台拆除还建。

(2)天草站

1)既有站概况

车站为临哈铁路既有会让站,站中心里程 K737+823。既有到发线 3条(含正线 1 条),有效长满足 1050m;既有综合维修车间位于站同右侧,车间内既有大机停留线、大机停留线兼卸料线、轨道车库线各 1 条,预留轨道车库线 1条。既有基本站台 1 座,尺寸为 50×5×0.5m。

2)二线引入方案

新增二线自既有线北侧 5m 间距引入,既有到发线由 50kg/m 有缝钢轨更换为 60kg/m 无缝钢轨,并向哈密端延长至有效长满足 1700m,北侧新增到发线 1 条,车站形成 4 条到发线规模(含正线 2 条),站同侧预留到发线 1 条,车站额济纳端预留酒额铁路引入条件,两端咽喉正线间各设 1组小八字渡线。综合维修车间大机停留线、大机停留兼卸料线延长至有效长 300m,轨道车库线延长至有效长 151m,并实施预留轨道车库线。车站主要办理本线及本线至酒额铁路通过车作业。

(3)千条沟站

1)既有站概况

车站为临哈铁路既有会让站,站中心里程 K779+073。既有到发线 3条(含正线 1 条),有效长满足 1050m;既有基本站台 1 座,尺寸为50×5×0.3m。

2)二线引入方案

新增二线自既有线北侧 5m 间距引入,既有到发线由 50kg/m 有缝钢轨更换为 60kg/m 无缝钢轨,并向额济纳端延长至有效长满足 1700m,北侧新增到发线 1 条,车站形成 4 条到发线规模(含正线 2 条)。两端咽喉正线间各设 1组单渡线,两端咽喉正线间预留设置小八字渡线条件。

(4)鞍子山站

1)既有站概况

车站为临哈铁路既有会让站,站中心里程 K806+673。既有到发线 3条(含正线 1 条),有效长满足 1050m;哈密端既有牵出线 1 条,有效长250m。额济纳端既有安全线 1 条,有效长 50m。既有综合维修车间位于站同右侧,车间内既有大机停留线、大机停留线兼卸料线、轨道车库线各 1条,预留轨道车库线 1 条。既有基本站台 1 座,尺寸为 50×5×0.5m。

2)二线引入方案

受二线桥间距和区间线路线型控制,新增二线自既有线北侧 8m 间距引入,既有到发线由 50kg/m 有缝钢轨更换为 60kg/m 无缝钢轨,到发线有效长维持 1050m,北侧新增到发线 1 条,车站形成 4 条到发线规模(含正线 2 条)。综合维修车间大机停留线、大机停留兼卸料线延长至有效长300m,轨道车库线延长至有效长 151m,并实施预留轨道车库线;拆除既有牵出线,新建牵出线 1 条,有效长 300m。额济纳端咽喉正线间设 1 组单渡线,预留 1 组单渡线;哈密端咽喉正线间设 1 组小八字渡线。既有车站综合楼及站台拆除还建。

(5)风雷山站

1)既有站概况

车站为临哈铁路既有会让站,站中心里程 K836+523。既有到发线 3条(含正线 1 条),有效长满足 1050m;既有基本站台 1 座,尺寸为50×5×0.5m。

2)二线引入方案

受进、出站二线桥控制,新增二线自既有线北侧 8m 线间距引入,既有到发线由 50kg/m 有缝钢轨更换为 60kg/m 无缝钢轨,并向哈密端延长至有效长满足 1700m,北侧新增到发线 1 条,车站形成 4 条到发线规模(含正线 2 条)。额济纳端咽喉正线间设 1 组小八字渡线,哈密端咽喉正线间设 1 组单渡线,预留 1 组单渡线。既有车站综合楼及站台拆除还建。

(6)咸味井站

1)既有站概况

车站为临哈铁路既有中间站,站中心里程 K880+958。既有到发线 3条(含正线 1 条),有效长满足 1050m;既有基本站台 1 座,尺寸为50×5×0.3m。

2)二线引入方案

新增二线自既有线北侧利用(3)道线位引入,既有到发线由 50kg/m有缝钢轨更换为 60kg/m 无缝钢轨,并向额济纳端延长至有效长满足1700m,北侧新增到发线 1 条,车站形成 4 条到发线规模(含正线 2条),两端咽喉正线间各设 1组单渡线。

(7)黑鹰山站

1)既有站概况

车站为临哈铁路既有中间站,站中心里程 K912+012。既有到发线 3条(含正线 1 条),有效长满足 1050m;既有综合维修车间位于站同右侧,车间内既有大机停留线、大机停留线兼卸料线和轨道车库线各 1 条。既有基本站台 1 座,尺寸为 550×6×0.5m。

2)二线引入方案

受进、出站二线桥控制,新增二线自既有线北侧 6.5m 线间距引入,既有到发线由 50kg/m 有缝钢轨更换为 60kg/m 无缝钢轨,到发线有效长维持 1050m,北侧新增到发线 1 条。车站形成 4 条到发线规模(含正线 2条),两端咽喉正线间各设 1 组小八字渡线。综合维修车间既有大机停留线延长至有效长 400m,增设接触网检修地沟,改造为接触网检修车列停放线;大机停留线兼卸料线延长至有效长 450m,延长既有轨道车库线至151m,并实施预留轨道车库线。考虑预测货场运量较少且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本次设计站对侧预留贯通式到发线兼货物线 1 条,结合外部运输需求,适时修建。

(8)小红井站

1)既有站概况

车站为临哈铁路既有中间站,站中心里程 K940+960。既有到发线 3条(含正线 1 条),有效长满足 1050m;既有基本站台 1 座,尺寸为50×5×0.5m。

2)二线引入方案

结合既有线平纵条件、桥涵设置等因素,新增二线自既有线北侧 8m线间距引入,既有到发线由 50kg/m 有缝钢轨更换为 60kg/m 无缝钢轨,并向额济纳端延长至有效长满足 1700m,北侧新增到发线 1 条,车站形成 4条到发线规模(含正线 2 条),哈密端咽喉设 1 组小八字渡线,额济纳端咽喉设 1 组单渡线。

(9)红泉站

1)既有站概况

车站为临哈铁路既有会让站,站中心里程 K981+988。车站为曲线站,既有到发线 3 条(含正线 1 条),有效长满足 1050m;既有基本站台1 座,尺寸为 50×5×0.3m。

2)二线引入方案

额济纳端二线自既有线 5m 间距引入,受哈密端桥梁控制,哈密端通过曲线调整增二线间距至 8m。既有到发线由 50kg/m 有缝钢轨更换为60kg/m 无缝钢轨,并向两端延长至有效长满足 1700m,北侧新增到发线 1条,车站形成 4 条到发线规模(含正线 2 条),两端咽喉正线间各设 1 组单渡线。

(10)马鬃山站

1)既有站概况

马鬃山站为临哈铁路中间站,隶属于临哈铁路公司管辖。站中心里程K1026+596,站房位于线路左侧,现状既有到发线 4 条(含正线 1 条),有效长度均满足 1050m,既有 500×6×0.5m基本站台 1 座;站对侧设货场 1处,既有 100×22.5×1.05m 货物站台 1 座,货物线 1 条,有效长度 325m,既有牵出线 1 条,有效长度 350m。站同右侧设工区 1 处,设轨道车库线 1条,有效长度 120m,设大机停放线 2 条,有效长度分别为 250、250m。

既有马鬃山站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

2)二线引入方案

本站于线路右侧增建二线,站对侧新增到发线 1 条,改建后车站共设4 条到发线(含正线 2 条),到发线向哈密端延长,有效长度满足1700m。拆除既有货物线并于站对侧新设贯通式货物线 1 条,有效长度满足 1700m,货物线与到发线接轨处各设安全线 1 条,同时于货场线额济纳端咽喉处设轨道衡一处,并于站对侧新建 1000*35m 宽集装箱货物堆场 1处,堆场硬化面采用煤矸石铺砌,并采用集装箱正面吊起重机进行装卸作业。改建既有工区,增设轨道车库线 1 条,有效长度满足 120m,并延长 2条大机停放线有效长度至 300m。同时哈密端咽喉区预留专用线接轨条件。改建马鬃山站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1)黑山梁站

1)既有站概况

黑山梁站为临哈铁路上的会让站,车站中心里程为 K1068+796,站房位于线路左侧,设 50×5×0.3m 行车指挥站台 1 座,现状既有到发线 3 条(含正线 1 条),有效长度均满足 1050m。既有黑山梁站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

2)二线引入方案

本站于线路右侧增建二线,站对侧新增到发线 1 条,改建后车站共设3 条到发线(含正线 2 条),到发线向哈密端延长,有效长度满足1700m。同时改建哈密端咽喉区外正线曲线,正线曲线半径由原 3500m 调整为 1600m。本次改建于车站额济纳端咽喉设小八字渡线 1 组,并预留专用线接轨条件。改建黑山梁站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

(12)明水站

1)既有概况

明水站为临哈铁路中间站,站中心里程 K1094+496,站房位于线路左侧,设 500×6×0.3m 基本站台 1 座,既有到发线 3 条(含正线 1 条),有效长度均满足 1050m。站对侧设甘肃铁达集装箱堆场一处(堆场场坪未硬化,仅压实处理,为临时性工程),既有货物线 1 条,有效长度满足1050m,货物线两端与到发线连接处各设安全线 1 条,有效长度满足50m。在建广汇明水专用线位于车站南侧,于车站两端咽喉区外正线接轨。既有明水站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

2)二线引入方案

本站于线路右侧增建二线,受车站两端桥梁控制,增建二线与正线间线间距为 10.0m,改建既有(4)道为临哈铁路上行线正线。车站共设 4 条到发线(含正线 2 条),有效长度满足 1050m,既有(1)、(3)道需换60 轨。改建两端咽喉区,在建广汇物流明水站煤炭储配基地铁路专用线自两端咽喉区外正线接轨。站同左设接触网工区 1 处,设轨道车库线 1 条,有效长度 120m,设牵出线 1 条,有效长度 120m。站对侧预留到发线 1条,有效长度满足 1050m,并预留铁达专用线接轨条件。改建明水站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3)梧桐水站

1)既有站概况

梧桐水站为临哈铁路上的中间站,车站中心里程为 K1118+329,站房位于线路右侧,既有到发线 4 条,有效长度均满足 1050m,既有50×5×0.3m 行车指挥站台 1 座;站同左设工区 1 处,既有轨道车库线 1条,有效长度 120m,既有大机停放线 2 条,有效长度满足 250m。既有梧桐水站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

2)二线引入方案

既有临哈铁路右侧增建第二线,新建 IV 道与淖梧铁路上行正线贯通(重车方向),淖梧铁路下行正线与既有临哈铁路正线(II 道)贯通,梧桐水以西改建临哈铁路正线下穿淖梧下行正线后,中穿淖梧铁路接入站内。梧桐水站共设到发线 10 条(含正线 3 条),既有到发线向哈密端延长,并于站同侧新建到发线 5 条,站对侧新建到发线 1 条,有效长度均满足 1700m。改建既有工区,分别延长两条大机停留线有效长至 380m,450m。额济纳端咽喉近期预留梧红铁路接轨条件。改建梧桐水站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4)塞北山站

1)既有站概况

塞北山站为临哈铁路上的会让站,车站中心里程为 K1145+926,站房位于线路左侧,设 50×5×0.3m 行车指挥站台 1 座,现状既有到发线 3 条(含正线 1 条),有效长度均满足 1050m。既有塞北山站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

2)二线引入方案

本次方案维持车站现有规模不变,向两端延长到发线有效长至1700m,并电化,同时改建既有(3)道为超级超限货物列车到发线,(II)、3 道到发线线间距由 5.0m 调整为 5.3m。改建塞北山站到发线有效长范围内换算坡度为 2.3‰。改建塞北山站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

(15)柔远站

1)既有站概况

柔远站为临哈铁路上的会让站,车站中心里程为 K1169+576,站房位于线路左侧,设 50×5×0.3m 行车指挥站台 1 座,现状既有到发线 3 条(含正线 1 条),有效长度均满足 1050m,同时哈密端咽喉区有在建红淖铁路至临哈铁路联络线接轨,在建安全线 1 条,有效长度满足 50m。既有柔远站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

2)引入二线方案

本次车站不新增规模,既有到发线有效长向哈密端延长至 1700m,车站到发线有效长范围内均位于 1‰坡度上,两端咽喉区位于 6‰坡度上。改建既有(3)道为可通行超级超限货物列车到发线,线间距由 5.0m 改建为 5.3m,红淖铁路至临哈铁路联络线引入站内与改建 3 道接轨并设置安全线 1 条,有效长满足 50m,额济纳端咽喉设机待线 1 条,有效长满足60m。改建柔远站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

(16)野马泉站

野马泉站为本工程新开会让站,车站中心里程为 K1185+050,站房位于线路左侧,于既有正线两侧各新建到发线 1 条,有效长均满足 1050m,1 道哈密端设安全线 1 条,有效长满足 50m,新建 50×5×0.3m 行车指挥站台 1 座。新建野马泉站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

(17)坎儿井站

1)既有站概况

坎儿井站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沁城乡,站中心里程K1202+226,为临哈线上会让站。既有 3 条到发线(含正线),有效长1050m,50m×5m×0.3m 行车站台 1 座。既有坎儿井站是填方站,周边地势平坦,多为草地,站内路基无排水管沟。

2)改建方案

车站规模维持既有结合既有平纵条件,车站西侧延长到发线有效长至1700m,站内到发线均更换为 60kg/m 无缝钢轨,道岔均更换采用 60kg/m1/18 号混凝土枕道岔(图号:研线 1302),哈密端新增一条养护机械停留线,改建两端咽喉。于既有房屋处接建信号房屋。改建后车站示意图如下。

(18)鹰胶山

新建鹰胶山站整体位于 3‰(坡段长 1530m)直线段上,中心里程K1217+250,设到发线 3 条(含正线 1 条),有效长 1050m,设 50m×5m×0.3m 行车站台 1 座。站内到发线均为 60kg/m 无缝钢轨,道岔采用60kg/m1/12 号混凝土枕道岔。车站北侧新建信号楼一处。新建车站示意图如下。

(19)东庙沟

1)既有站概况

东庙沟站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沁城乡,站中心里程K1242+865,为临哈线上会让站。既有 3 条到发线(含正线),有效长1050m,50m×6m×0.3m 行车站台 1 座。既有东庙沟站是填方站,周边地势平坦,多为草地,站内路基无排水管沟。

2)改建方案

车站规模维持既有,结合既有平纵条件,车站西侧延长到发线有效长至 1700m,站内到发线均更换为 60kg/m 无缝钢轨,道岔均更换采用60kg/m1/18 号混凝土枕道岔,改建两端咽喉。于既有房屋处接建信号房屋。改建后车站示意图如下。

(20)咯尔里克站

新建咯尔里克站整体位于 1‰(坡段长 1450m)直线段上,中心里程K1256+310,设到发线 3 条(含正线 1 条),有效长 1050m,设 50m×5m×0.3m 行车站台 1 座。站内到发线均为 60kg/m 无缝钢轨,道岔采用60kg/m1/12 号混凝土枕道岔。车站北侧新建信号楼一处。新建车站示意图如下。

(21)骆驼圈子站

1)既有站概况

骆驼圈子站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大泉湾乡,站中心里程 K1282+856,为临哈线上中间站。既有 4 条到发线(含正线),有效长1050m,50m×6m×0.3m 行车站台 1 座;站对左设综合维修车间 1 处,尽头式工务线 3 条;站对侧设货场一处,内含尽头式货物线 1 条,设 100×23×1.0m 货物站台 1 座;设牵出线 1 条,有效长 350m;牵出线上出岔设工务车间 1处(尽头式工务线 3 条),在牵出线上设有轨道衡 1 台。

2)改建方案

车站规模维持既有,结合既有平纵条件,车站西侧延长到发线有效长至 1700m,站内到发线均更换为 60kg/m 无缝钢轨,万吨到发线进路道岔均更换采用 60kg/m 1/18 号混凝土枕道岔,改建两端咽喉。于既有房屋处接建信号房屋。同步扩建综合维修车间,既有工 1 线(有效长 250m)延长至450m,既有工 2 线(有效长 250m)延长至 386m,新建接触网轨道车库及综合楼。改建后车站示意图如下。

(22)疙瘩井站

新建疙瘩井站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红星市内,车站站中心为K1301+300。车站站坪坡度由 6‰,调整为 0‰。车站周边地势平坦,周围为草地和灌木林地。车站既有正线平纵条件,设到发线 3 条(含正线),到发线有效长 1050m,车站道岔采用 60kg/m 1/12 号混凝土枕道岔。车站示意图如下。

(23)红星站

新建红星站整体位于 0‰(坡段长 2100m)直线段上,中心里程K1315+350,设到发线 3 条(含正线 1 条),有效长 1050m,设 50m×5m×0.3m 行车站台 1 座。站内到发线均为 60kg/m 无缝钢轨,道岔采用60kg/m1/12 号混凝土枕道岔。车站北侧新建信号楼一处。新建车站示意图如下。

(24)哈密东站

1)既有站概况

哈密东站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哈密市境内,是哈密铁路枢纽的技术作业站,主要承担办理各方向货物列车的解体、编组作业,直达列车的中转作业,上、下行旅客列车通过,本务机车出入段、摘挂。

哈密东站型现状为混合式二级四场,分布下行到发场(Ⅰ场)、调车场(Ⅱ场)、上行到发场(Ⅲ场)、峰前到达场(Ⅳ场),峰前到达场设到达线 8条,上行到发场(兼直通)设到发线 12条(含正线 2 条,机走线1 条);下行到发场(兼直通)设到发线 13 条(含正线 2 条);调车场设调车线 24 条。

本工程配套在哈密枢纽内哈密东站配套新建万吨组合分解场。其中万吨组合场工程已由临哈万吨扩能改造工程项目完成施工图设计并于 2024年 12 月开通。

2)改建方案

下行增设万吨分解场工程结合拟建哈密东站扩能改造工程,利用拟建下行到达场南侧预留线位,东侧于改建兰新下行线设 12#道岔引出,新建2 条到发线均电化,中部以 9 号交叉渡线连接拟建下行到达场西端咽喉(满足分解后车列上峰条件),前部与后部有效长均满足 850m,西侧衔接改建兰新下行线,设 9 号交叉渡线与机走线相互连接,并设一条机待线,增加作业灵活性,到发线有效长范围均为平坡。

机务设备

哈密东机务折返段位于哈密东站,上行到达场与下行出发场之间。本次对哈密东机务折返段能力进行改造。以一度停车线为界,一度停车线以内为本项目相关工程内容,本次新增东出段线 1 条、西出段线 1 条;延长机 9、机 10 两条电力机车整备待班线检查坑至 80m×1.1m×1.4m,以适应双八轴机车整备作业需求,并整体接长整备库,接长后轴线尺寸为 86m×58.5m;段西端增设整备场,改建西端 2 条既有备用机车停留线和 1 条走行线(机 21~机 23)为 2 线电力机车整备待班线(另预留 1 条),配套新建西整备库,轴线尺寸为 45m×(20m+4.5m);西整备库北侧还建机车走行线 1 条(机 24);同时改建优化东、西整备场咽喉区股道。配套新增乘务员候班房屋 32 间(64床)。

车辆设备

1、哈密货车检修车间扩能改造

对哈密货车检修车间进行能力补强扩建,改扩建后规模:段修 32 台位、厂修 4 台位。扩建改造既有修车库及边跨,新建厂修抛丸库、喷漆库各一处,优化车辆段既有线路及岔区布置,新建存车线 5 条。

(1)既有检修库扩建改造

保留既有三线 18 台位修车库,既有转向架及钩缓库改造为三线 18 台位修车库,改造完成后形成段修 32 台位、厂修 4 台位的检修规模;新建转向架间、轮轴库、轮对镟修间、轴承压装间及辅助生产边跨,既有轮轴间进行工艺改造。配套设置转向架环形流水线及配套设备、钩缓检修流水线及配套设备、轮轴间配套设备等。

(2)补强厂修设施:拆除洗罐所房屋,原址新建货车厂修车体抛丸库、喷漆库各一座,配套增加车体抛丸机、车体喷漆、调梁机、大部件检修等厂修设备。

(3)补强存车线设施

出入段线并行新建 3 条存车线,存车线西端与车站贯通连接,与车站连接处进行岔线改造;拆除既有存车线(站 5),原址新建 2 条存车线。

2、货车运用设施

临哈通道哈密枢纽、额济纳、临河地区列检设施布点维持既有;本工程结合哈密东扩能改造方案,在哈密东新增下行万吨分解作业线 1条,本次设计配套新建待检室和空压机间房屋,配套电动脱轨器、试风执行器等列检设备。

通信

本工程维持既有 GSM-R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呼和浩特铁路局管辖范围更新既有车站基站及区间基站设备,车站基站按 3 载频配置,区间基站按 2 载频配置;乌鲁木齐铁路局管辖范围更新既有车站基站及区间基站设备,万吨站(梧桐水、塞北山、柔远、坎儿井、东庙沟、骆驼圈子、红星、哈密东站)按 3 载频设置,其余车站及区间基站按 2 载频配置。马鬃山、明水、梧桐水站新建信号楼及鞍子山、川地拖、风雷山、黑鹰山、黑山梁、坎儿井、东庙沟站接建信号楼等处均需新设基站铁塔,其它基站铁塔利旧。更新天馈系统。

牵引供 电、电力

正线采用自耦变压器 AT 供电方式,联络线等采用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全线共新建牵引变电所 11 座,牵引变压器采用两台三相 Vx 结线型式变压器,两台变压器按照固定备用、一主一备方式运行,牵引变电所设置概况见下表。

全线接触网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接触线正线采用铜合金导线150mm 2 ,站线等采用铜合金导线 120mm 2 ;承力索正线采用铜合金绞线120mm 2 ,站线等采用铜合金绞线 95mm 2 。

额济纳至梧桐水,设 35kV 电力贯通线路 2 回;梧桐水至坎儿井设35kV 电力贯通线路 1 回;坎儿井至哈密东,设 10kV 电力贯通线路 1 回。电力贯通线以架空线路为主,桥梁等困难地段采用电缆敷设。对受本工程新、改建线路影响的贯通线予以改建。

给排水

1、给水站设置和生活供水站、点数量

全线设给水站一个,为哈密东站,是既有给水站。共设生活供水站 24个,分别为川地托、天草、千条沟、鞍子山、风雷山、咸味井、黑鹰山、小红井、红泉站、骆驼圈子站、马鬃山站、黑山梁站、明水站、梧桐水站、塞北山站、柔远站、野马泉站、鹰胶山站、咯尔里克站、疙瘩井站、红星站、坎儿井站、东庙沟站、哈密货车检修车间;其中野马泉站、鹰胶山站、咯尔里克站、疙瘩井站、红星站、东庙沟站为无人值守站。除野马泉站、鹰胶山站、咯尔里克站、疙瘩井站、红星站为新建站外,其余均为既有站,全线新建生活供水点 11 个,均为设区间牵变所,分别为千条沟牵引所,风雷山牵引所,黑鹰山牵引所,小红井牵引所、东庙沟牵引变电所、疙瘩井牵引变电所。

额济纳(不含)至蒙甘省级段,各站饮用水由额济纳净水厂制备的灌装纯净水统一供应。川地托和天草 2 站生产生活杂用水利用既有地下水源;其余各站生产生活杂用水由额济纳站供水基地水罐车运水供应。新建区间牵引变电所的零星用水采用汽车拉水蒙甘省界至坎儿井段,沿线各站均为无地下水源条件,采用水罐车运水供应生活用水,其中额济纳站供水基地供马鬃山站、黑山梁站、明水站,饮用水采用额济纳净水厂灌装的纯净水。哈密东供水基地供梧桐水站、塞北山站、柔远站。野马泉站与区间牵引变电所零星用水按拉水考虑。

坎儿井(含)至哈密东段,既有站水源设施能力均满足本次新增用水需求,各站水源维持现状。新建鹰胶山站、咯尔里克站、疙瘩井站、红星站等无人值守站及区间牵变所采用汽车拉水,均由骆驼圈子站拉水。

2、污水处理措施、排放去向

本工程实施后运营期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 COD、SS、BOD 5 等,生产废水主要为冲洗轮对和转向架的冲洗废水,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COD 及悬浮物等。全线既有生活污水排水量581.7m 3 /d,新增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202.9m 3 /d;既有生产废水排水量约为8m 3 /d,新增生产废水 3.5m 3 /d。,无新增生产废水。各站新增污水量、处理工艺及排放去向详见下表。

项 目 新 建 房 屋 建 筑 面 积 为 156188m 2 , 平 均 每 正 线 公 里 房 屋243.78m 2 ,其中生产房屋 119330m 2 ,生活房屋 36858m 2 。本线地处严寒、寒冷地区,沿线较集中的新增生产、生活房屋采用集中供热,新增房屋优先采用市政热源供暖,对于无市政热源的区域根据当地环保政策采用电暖气或二氧化碳空气源热泵供暖。鉴于天草、鞍子山、黑鹰山、马鬃山、明水、梧桐水、骆驼圈子的既有热源为燃煤锅炉不满足环保要求,本次在不改变既有房屋室内采暖末端的前提下,将热源部分纳入本工程进行清洁能源改造,将既有燃煤锅炉房改造为二氧化碳空气源热泵机房,为既有房屋和新建房屋集中供暖,个别远离集中热源的分散房屋采用电采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