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丁秋生回忆第3野战军第22军参加解放浙东的战斗
发布时间:2025-10-16 18:27 浏览量:6
浙东大陆的解放
丁秋生
1949年4月20日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在东起江阴、西至湖口的千余里战线上横渡长江,以摧枯拉朽之势向江南进军。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一举攻占了南京、上海、杭州、南昌等大城市,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反动统治的末日已经来临
当时,孙继先同志任第22军军长,我任政治委员。按照总前委和第7兵团的部署,我们这支部队在渡江时担任第二梯队,渡江后,同有关兄弟部队一道,直插杭州,追歼逃敌,并解放浙江全境作为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指挥员和战斗员,这年5月至7月,我亲身参加了解放浙东大陆的战斗。
进军浙东
向浙东进军,早在上海战役发起前,总前委就根据我军渡江后形势的飞跃发展提了出来,并作了部署.渡江战役打响后,我渡江部队主力在3天之内全线突破长江天险,并一举攻占了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城。接着,我军乘胜前进,东、中集团在郎溪、广德地区合围歼灭了芜湖、南京、镇江地区南逃之敌5个军8万余人,迫使敌汤恩伯集团残存的20万人退守上海及其周围地区;西集团第二野战军迅速切断浙赣线,割断了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的联系,粉碎了敌人在浙赣线组织新防线继续顽抗的企图。根据这一情况,总前委适时调整部署,在集中主力围攻上海的同时,令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继续向浙东、浙南地区进军,解放浙江全省兵团遂令第22军沿杭甫路进军浙东,扫清残敌;令第21军第61师占领新昌、嵊县后东出奉化,配合第22军作战。
第22军自4月22日从安徽刘家渡渡过长江后,即昼夜兼程,猛追逃敌。为与敌人争时间、抢速度,广大官兵马不停蹄,一路疾进,于5月3日,部队即全部进入浙江境内,6日进至杭州市西北的三墩镇附近地区,奉命进行战备休整为夺取新的胜利,我们利用这次短暂而又十分宝贵的战斗间隙,紧张地、有系统和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各项准备工作。主要是反复演练了水网稻田地行军作战的战术技术,再次对部队进行了政策纪律教育,整顿了军容风纪。军党委还在调查浙东各城市情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抽调干部组织军事管制委员会等有关事项。
接到兵团进军浙东的命令后,5月16日,我军立即从三墩镇地区出发东进,19日全部抵达曹娥江西岸,第64师位于樊江市,第65师在东关、曹娥地区,第66师和军直属队在道墟镇一带。
防守在曹娥江东岸的是国民党军第87军第221师第663团和海防大队我军抵达西岸后,立即筹集船只,做抢渡准备。各师、团分头行动,不到半天工夫,附近现有的200余条船只.就全部集中到了部队,其中许多船只是从较远的地方抬到这里来的。为满足作战需要,部队还因地制宜,征集了一批农民打谷用的大木桶等渡江代用工具。
由于部队刚渡过长江,获得了一定的渡江经验,再加上渡江战役以来,我军不断取得胜利,极大地鼓舞着部队广大官兵,所以部队士气高昂,突破小小的曹娥江自不在话下。20日晚,各师在白天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立即组织渡江。第65师第195团3营利用杜浦至黄山间的敌防守空隙,偷渡过江,至午夜全团渡完后,敌人尚未发觉。师主力即全部渡江,向敌攻击。由于敌人只是以部分兵力阻我前进,掩护其主力东逃,无固守打算,当遭我攻击时,稍作抵抗即弃地东逃,我仅俘获50余人。第66师自村浦、唐家渡一线渡江后亦猛烈攻击守敌,俘敌170余名。
渡过曹娥江后,我军广大官兵不顾疲劳,冒着滂沱大雨,击败敌人的节节抵抗,连续攻克上虞、余姚、慈溪等县城,于24日下午抵达宁波郊区。在肃清了宁波外围之敌后,我第64师第190团于当夭22时首先攻入市区,第65师第195团也渡过甫江,占领市江东区。守敌第87军第221师残部仓皇向镇海县穿山半岛方向溃逃,宁波市遂为我解放。与此同时,第21军第61师解放了奉化。
当夜进入市区的我军各部,为不打扰市内群众,均露宿街头我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的举动,博得了当地人民的称赞。
宁波解放的当天,我第64师第191团即向宁波西南方向截击逃敌。第66师第198团也于26日晨攻占了镇海县城。27日,该师第196团、第197团与第64师分别由镇海、宁波向穿山半岛进击,歼敌一个掩护营,随即追击逃敌,再俘900余人。同时,国民党宁波“自卫总队"7个大队共700余人向我投降。至此,浙东大陆除宁海、象山外全部解放。在8夭的作战中,我部共歼敌3719名。
在进军浙东大陆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长期在艰苦环境中与敌人坚持斗争的浙东游击队的有力配合。1945年10月,我新四军奉命北撤后,留下来少数武装人员就地坚持斗争,浙东游击队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此时已达6000余人,由马青任司令员,顾德欢任政委。记得与浙东游击队的首次会师,是在绍兴市。当时部队官兵和游击队员都非常激动,可惜由于部队多为北方人,游击队多为当地人,相互间语言差别很大,我们听他们的话,就像听外语一般听不懂,故无法畅谈由于浙东游击队的大力支持,使我军顺利地、有组织有秩序地接管了余姚、宁波等城市,并粉碎了敌人的各种破坏企图。在我任宁波市军管会主任期间,与游击队主要领导人顾德欢、苏展、陈伟达、王中等同志共事。在共同的目标下,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努力克服由于来自不同地区、风俗习惯各异、工作经验与水平有差距等因素可能产生的不团结现象。在回忆浙东大陆解放的时候,我不会忘记,这里面有浙东游击队很大的一份功劳。
宁波解放后,我们立即从部队(主要是从军机关)抽调了292名干部,同南下的地方干部414人、当地干部165人一起,进行城市接管;宁波市的城防卫戍任务,由第65师第194团担任。
军管宁波
第22军进军浙东、第21军向浙南进军的同时,第三野战军主力进行上海战役战至27日,上海解放,守敌除汤恩伯率第54军等约5万人登舰逃跑外,其余15万人全部被歼。6月2日,我军解放崇明岛。至此,历时1个多月的渡江战役胜利结束。
渡江战役后,原先盘踞在苏、浙、皖及赣东、闽北地区的一部分国民党军残部仓皇撤向闽中、闽南及东南沿海诸岛屿,经过编并,统由东南军政长官陈诚指挥,重新组织防御,企图通过控制东南沿海地区及近海岛屿,屏障台湾,待机反攻其中,舟山群岛驻有刚从杭州战败后逃来的国民党浙江省主席周色率领的第87军及地方武装(周此时已在定海重设了浙江省“政府,,和“绥靖司令部”),有从上海逃到这里的国民党军第21军、第75军和暂编第1军,计共4个军13个师6万余人,并配有以定海为基地的航空大队和海军部队。在浙东大陆的象山半岛,盘踞着敌第87军前线指挥所率领的第220师、第222师及交警第9总队、浙东行署主任俞济民部。这些敌人,秉承蒋介石旨意,竭力作垂死挣扎,不时派遭特务或小股部队,袭扰我部队和居民,并派遣飞机轰炸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对我构成一定的威胁。
决不能让敌人的阴谋得逞!刚进入宁波地区的我第22军广大官兵面对舟山群岛和象山半岛两个方向的顽敌,做了积极准备,胸有成竹地按照先近后远、先陆上后海上的次序,逐个吃掉敌人。在军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师克服暂时困难,除以一部担任城市苦备,防止敌人窜犯,以有力部队控制沿海各要点,积极构筑工事,并集中一定力量剿灭境内的残余匪特外,还加紧进行各项军事和政治训练随时准备发起宁(海)象(山)战役,首先歼灭浙东陆上敌人。
为切实巩固后方,我们迅速展开了对刚解放地区,重点是城市的军管工作。
宁波地区并非一般地区,蒋介石的老家奉化距这里只有几十里。现在,这里的敌人虽已被我打败,但其反动影响是不能一下子完全消除的。特别是一些国民党的散兵游勇、青红帮的残余势力及当地的地痞流氓,乘机混水摸鱼,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他们有的自称这军那军、这党那党,伪装革命,企图乘乱潜伏下来,执行所谓“应变计划”有的大造遥言,偏动人民群众与我对立;还有的甚至胆敢持枪上街,抢劫物资。对此,我们针锋相对,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主要是:对国民党特务及流氓分子组成的公开的或改头换面的各种非法组织,坚决予以取缔、解散;对来历不明的武装,一律先予没收;被抢劫的物资,全部迫回,对人民群众,在加强党的方针政策教育的同时,特别注重以我们自身的实际行动,底得信任。为尽量减少失误,我们还要求部队收缴武器时,要给有关人员出具收条,以便以后查明该武装确系与我党我军有关系时,妥为处理。
为切实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派出了得力部(分)队,对重要目标如车站、码头、银行、大仓库和主要文化设施进行昼夜警卫。对一般地区,我们广泛发动群众,让他们自己起来保护自己的工厂、企业、乡村,在一些地区还组织了纠察队,日夜巡逻,维护秩序。对一些不法商人哄抬物价、乘乱投机倒把发横财的活动,也进行了必要的打击,从而稳定了市场,稳定了人心。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努力,解放区的治安日见好转,一些主要城市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迅速恢复。后方巩固了,解除了后顾之忧,我军就可以大踏步前进,继续消灭敌人了。
解放宁海象山
6月30日,第7兵团根据中央军委和第三野战军的战略意图及浙东战场的形势,向第22军下达了“发动宁象战役,向象山半岛进军,解放浙江最后一块陆地,为彻底消灭在浙境的国民党残敌和解放舟山群岛创造条件”的命令.同时,还命第21军第61师“归二十二军指挥,由西向东配合二十二军对宁象地区发动进攻”
第22军接到兵团命令后,立即召开会议,分析敌情,研究作战部署,决定7月5日发起宁象战役,以军主力歼灭象山半岛之敌,解放宁海、象山二县,同时留相当兵力守备沿海要点及宁波、镇海等城市。
象山半岛位于宁波之南,中间以象山港相隔,守敌大多刚窜到此,尚未构筑成较完整的防御工事。其主要兵力分布为第87军前线指挥部驻石浦,第220师师部率一个团驻西周镇,一个团驻象山城,一个团驻桥头胡、门溪周一带;第222师率第6“团驻沥阳街、茶院镇,第665团团部率两个营驻宁海城,另一个营驻横坛市;交警第9总队任蛟门渡至西泽埠(不含)段防务,其第2大队窜扰薛番半岛;敌浙东行署主任俞济民部担负西泽埠至鹅头颈段守备任务。
根据敌情,我们分析,象山半岛多山地,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守敌虽属乌合之众,与我作战,其失败之命运是肯定的,但因其身临绝境,或尚可作困兽之斗.亦不可不防。且此时舟山群岛的敌人尚有数万之众,在我战役发起后,肯定会以各种方式策应象山半岛之敌,这也是必须认真对付的。
为确保我军夺取宁象战役的全胜及浙东新解放区的安全,我们做了如下具体部署:着第21军第61师7月3日自天台出发,5日夜首以两个团围歼宁海、横坛地区之敌第665团,另一个团挺进至茶院以西,防敌西援及东逃,尔后继歼茶院、沥阳街之敌,向石浦攻击前进。军指率第65师(欠第194团)并指挥第66师第196团及军炮团主力,7月3日由宁波出发,5日夜攻歼桥头胡、门溪周地区之敌第660团及鬼溪街交替第2大队,尔后向西周镇、象山城攻击前进。第64师第191团于5日夜进入松香、墙下潭地区(象山港北侧),搜集船只,视情由西周镇、蛟门渡间登陆,切断敌退路,截歼可能东逃之敌。此外,为随时准备打击可能窜犯大陆之敌,第“师(欠第196团)担任镇海、小港地区海防守备,重点准备击退窜扰镇海地区之敌,或以有力一部配合第64师第19。团相机歼灭可能由穿山登陆窜扰之敌。第64师(欠第191团)驻守穿山半岛,严密监视并切实查明大榭岛、梅山岛敌人动态,如敌登陆窜扰,则适时配合第“师歼灭之。军侦察营主力位于咸祥街,监视象山方向敌情,阻击可能由象山港北窜之敌,另一个连仍在大胡村积极查明大榭岛及定海敌情。第65师第194团仍担任宁波市警备任务。
我各参战部队按照预定计划,7月3日均由驻地出发。5日夜开始,向象山半岛之敌发起了攻击。
第61师第181团和第183团于5日21时包围了宁海县城(横坛之敌一个营白天亦已逃进该城),23时开始攻城,部队由南门突入,与守敌第665团激战.
经短时间战斗,敌不支溃逃。我一举占领该城,俘敌200余人。天亮后该师继续猛追逃敌
第65师第195团自下陈村翻山越岭强行军35公里,其先头2营虽有不少人掉队,但该营干部能较好发挥各班排独立作战的能力,于6日拂晓前连续攻占严家山、襄吞山、茅山殿一线阵地,直插至桥头胡守敌第“。团背后,截断其退路全团协力展开攻击,毙伤敌一部,俘500余人。该师的第193团进至鬼溪街时,得知敌交警第2大队和一个中队逃向长盼岭,似欲经薛番向海上逃窜,即令1营和3营立刻分头追击。1营到达长盼岭岭下时,与敌遭遇指挥员遂令各连以小群动作,多路迁回,仅20分钟,即歼敌大部多漏网之敌,在继续东逃薛吞途中,又被3营全歼。此战,该团指挥恰当,参战部队战术运用灵活,取得了两个营全歼敌240余人的战果,而我仅牺牲1人、伤4人。
宁海城、桥头胡等地被我攻占后,象山半岛匕的国民党守军全线演乱,仓皇向东撤退。我军越战越勇,奋起直追。6日晚第61师占茶院镇、沥阳街,第65师占西周镇。7日晚第61师占泅州头,第65师进至墙头镇地区,8日拂晓,解放了象山县城。第64师第191团亦于7日晚渡过象山港,8日占领珠溪镇。
至此,敌人处于全面退却中,有的正向海上逃跑。根据这一敌情,我们认为,要尽可能把敌人消灭在陆上。为此,号召部队发扬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对敌作最后冲刺。
8日晚,我第61师向五龟山、南盘山发起攻击,击溃敌第220师,俘获200余人。第65师当面之敌向海岛逃窜。9日上午,第61师占领昌国卫、石浦,残敌一部从海上逃走。国民党“两浙盐务税替总队”少将副总队长包毅率800余人向我缴械投降。至此,象山半岛全部被我占领,宁象战役结束。获得新生的广大宁象人民,同我军官兵一道,个个喜笑颜开,欢呼胜利.
这次战役,我第22军及第61师共歼敌2000余人,将残留在浙东大陆上的国民党军据点全部拔除,浙东大陆全部获得解放。
宁象战役是一次山岳地带的追歼战,又时值盛夏,赤日炎热。部队奔波于群山之中,许多官兵晒黑了皮肤,磨破了鞋子,脸上、手上和脚上到处被山石、荆棘等割破,鲜血淋淋,但谁也不喊一声苦。有的战士晕倒了,掉队了,但只要体力稍有恢复,马上就追赶部队。但也有4名战士中暑牺性。山地行军给炮兵带来的困难就更大了那笨重的大炮,要跟随部队翻山越岭,炮车是无法拉的,战士们只好将大炮分解开来,人挑肩扛,随军行动。也真是奇迹,就用这种办法,他们竟能做到部队战斗到哪里,大炮就跟到哪里,有力地支援了步兵的战斗.战后,战士们自豪地说:我们不仅是宁象战役中与敌人搏斗的勇士,也是与崇山荆棘、酷暑烈日搏斗的好汉理我们第22军,这支早年曾受到陈毅称赞的人民军队,和久经战争考验的第21军第61师一起,又在浙东大地上,为自己的历史写上了光辉的一页。战后,除留第61师一部在象山县境开展工作外,军主力返回镇海、穿山沿海,开始进行渡海作战准备。
击败登陆窜犯镇海、穿山之敌
当我主力指向宁海、象山之际,舟山之敌乘机以4个团的兵力向镇海、穿山等地登陆窜扰,企图箝制我兵力,掩护象山半岛之敌乘船逃窜海岛。
9日上午,敌第87军第221师两个团乘军舰、轮船8艘,在镇海西北之龙山所城以东登陆(该处无我部队),分路向河头市和蟹浦窜犯,我驻蟹浦的第197团9连节节抗击。军即调第“师第197团及第65师第194团向贵驰桥、骆驼桥地域隐蔽集结,准备待敌深入后协力歼灭之。10日上午,敌占蟹浦及西南小南山,与我第197团7连稍有接触,即在敌舰炮掩护下撤退,我发觉后追击至龙山所城,敌已全部乘船逃走。
停于镇海口外的敌舰4艘,也于9日上午在飞机掩护下炮击我长跳咀、招宝山、金溪山阵地。15时,敌第102师第304团两个营乘帆船10余只突然在长跳咀登陆。在该地警戒的我第198团一个班顽强阻击,连续打退敌三次冲击。黄昏后我第198团组织5个排反击,毙伤敌120余人,俘30余,残敌溃逃下海。
9日晨,大榭岛敌第75军的一个班曾乘小船窜窥穿山镇,被我侦察营击毙两人,余敌逃回。10日12时,敌一部由小门村登陆,随后又以两个营由后所城以东登陆,我第64师第190团即组织反击,敌仓皇后撤,仅歼其后尾30余人。
敌人登陆窜犯行动遭我打击后,惧怕继续被歼,未敢再派部队登陆骚扰。
在解放浙东大陆全境并粉碎敌人登陆窜犯企图之后,我第22军(并指挥第61师)又受领了渡海攻歼舟山群岛守敌的任务,各师、团立即进行了政治动员,侦察敌情、海情,动员搜集船只,训练水手,演练登陆作战战术,修筑公路,运输弹药,做各项准备工作。敌人为对我实行海上封锁,窒息我经济,并屏障台湾的安全,多次增兵加强舟山防御,并不时派军舰炮击我沿海各要点。驻在定海机场的10多架战斗轰炸机,也仗其航程短的有利条件,不断空袭宁波、镇海等城镇,轰炸破坏我船只。特别是9月20日上午9时,敌机集中对宁波市灵桥附近的市中心区进行狂轰滥炸,投下大量燃烧弹,灵桥路、江厦路及江东大街等商业紧华的街道多处中弹起火。大火连续燃烧了13个小时,居民死伤400余人,房屋被烧毁4000多间,人民遭受重大损失。我驻城市部队及工人、学生冒着敌机轰炸扫射和烈火燃烧的危险,奋不顾身地进行抢救、灭火我军管会组织军民进行捐献,救济受难群众,更加激起了人民对蒋帮的仇恨,盼望早日解放舟山各岛.
回忆这一段经历,我深深体会到,在新的环境、新的任务面前,不断加强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关键。当部队由主要执行战斗队任务,到既执行战斗队又执行工作队任务的转换时期,要善于选用得力干部遂行接管任务,大力恢复并发展生产,周密组织抢险救灾,安定群众情绪,密切军民关系。在当面敌人未彻底消灭前,务需集中主要精力抓对敌斗争,万不可有丝毫麻痹松懈情绪。
(199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