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刺杨:父亲的私塾学堂,雨打百年黄果树记旧痕 私塾残影入流年
发布时间:2025-10-13 08:05 浏览量:5
2025年10月13日,清晨的雨丝斜斜密织着,落在院角那几棵百年的黄果树上,溅起细碎的水花。我站在湿漉漉的泥地上,望着不远处亭亭如盖的参天古木百年黄果树的私塾学校,看着金堂屋基残败的院落、看着龙马山依旧青翠、看着公主坟方向、恍惚间,仿佛又听见了百年前私塾里传来的朗朗书声。只是如今,书声早已消散在风里,唯有这几棵参天古木百年黄果树,还在雨水中静静诉说着过往的辉煌岁月。
这几棵参天古木百年黄果树,是父亲祖辈们留下的念想,也是父亲私塾学校最后的见证者。听金堂屋基杨氏族人说,这私塾是祖父那一辈创办的,青砖黛瓦砌成的院落,围起了一方教书育人的天地。院里的黄果树,便是那时亲手栽种的,如今已长得枝繁叶茂,树干粗壮得需两三个人才能合抱,浓密的树冠如撑开的巨伞,将半个院子都罩在绿荫之下。
记忆里的私塾,是童年最鲜活的底色。青砖铺就的天井,雨后总会积起浅浅的水洼,倒映着瓦檐上垂落的雨帘;木质的窗棂上,刻着简单的图案,阳光透过缝隙洒进来,在泛黄的书页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先生戴着老花镜,坐在八仙桌后,手里的戒尺轻轻敲着桌面,“人之初,性本善”的诵读声,伴着黄果树的沙沙叶响,在院子里久久回荡。那时的黄果树下,是我们课间嬉戏的乐园,捡一片掉落的叶片当扇子,在树干上刻下自己的小秘密,或是围着树追逐打闹,笑声顺着枝叶间的缝隙,飘向远方的田野。
可岁月不居,时光如流。不知从何时起,青砖瓦房开始渐渐老去。先是院墙的青砖松动脱落,露出里面的黄土;再是屋顶的瓦片被风吹得七零八落,下雨天屋里总会漏下雨水。后来,村里盖起了新的教学楼,私塾里的学生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几间空荡的屋子,在风雨中独自坚守。
我原以为,即便没人上课,这百年古迹这青砖瓦房、这百年黄果树环绕的院落,总能留住几分旧时光的模样。可没想到,多年后的一天,当我再次回到这里,眼前的景象让我心头一紧——熟悉的百年青砖瓦房已被拆得面目全非,碎砖断瓦散落在地上,曾经的天井、窗棂、八仙桌,全都不见了踪影。唯有那几棵黄果树,依旧挺立在原地,枝桠伸向天空,像是在无声地抗议,又像是在默默哀悼。
随着时间的推移近年来,杨氏族人的私塾学堂慢慢被村民东一砖西一瓦所拆,百年来也是一个再史古物迷筑,老人们站在一旁,红着眼眶,却无能为力。百年的私塾,就这样在无言结果中化为乌有,只留下满地狼藉,和几棵孤零零的百年黄果树。
如今,每次回到父亲的故乡,我都会在雨后来到百年黄果树下。雨水打在树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百年的兴衰。我伸手抚摸着粗糙的树干,上面还留着当年刻下的浅浅印记,那是父母童年的痕迹,也是私塾最后的余温。风知道这里曾有过的书声,雨知道这里曾有过的烟火,时间更知道,这几棵百年黄果树下,藏着几代人的记忆与乡愁。
雨还在下,我站在寒风中,几棵百年黄果树的枝叶在风中轻轻摇曳。它见过私塾的鼎盛,也见过它的衰落;见过孩子们的欢笑,也见过老人们的不舍。或许,在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更多的变化,但我相信,这几棵百年黄果树会一直在这里,守着这片土地,守着那些被时光尘封的故事,直到岁月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