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然偷袭7700亿蒸发!背后是精心策划的关税恐怖片

发布时间:2025-10-11 23:11  浏览量:5

昨天本是个风平浪静的交易曰,美股三大股指高开,科技股势头正猛,纳斯达克指数甚至盘中刷新历史高点。

可就在美东时间临近中午时,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媒体上甩出一枚炸弹:“考虑大幅提高对华关税”,反击中国稀土管制措施。

市场瞬间崩了。

道指跳水1.90%,标普500暴跌2.71%,最惨的是纳斯达克——从创纪录的高点一头栽下,收盘重挫3.56%。科技股一片哀嚎:英伟达跌近5%,苹果、特斯拉纷纷跌超3%。短短几小时,美国科技巨头市值蒸发7700亿美元。

当特朗普的关税声明传出,华尔街的交易大厅顿时陷入一片混乱。美国股市总市值瞬间蒸发约1.65万亿美元,创下2025年最陡峭的单日跌幅之一。

这场暴跌迅速蔓延至各个板块,半导体行业遭受的打击最为沉重。AMD暴跌7%,博通下跌近6%。

投资者纷纷重新评估潜在的中国对用于芯片生产的稀土元素出口限制的影响。

恐慌情绪并不满足于仅仅吞噬美股市场。欧洲主要股指同步沦陷,德国DAX指数下跌1.5%,法国CAC40指数下挫1.53%,英国富时100指数收低0.86%。

中概股遭遇更猛烈的冲击,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暴跌6.10%,创下今年最大跌幅。

个股方面,蔚来重挫10.05%,哔哩哔哩跌逾9%,阿里巴巴、小鹏汽车、百度均下跌超过8%。

收盘后特朗普意犹未尽,又补一刀:11月1日起,美国将在现有关税基础上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还要实施关键软件出口管控。

这边美股血流成河,那边A股还没开打就先“躺平”。周五沪深两市提前大跌,下周行情几乎可以预判——参照四月初特朗普首次加税后,A股在4月7日上演了超过3200只个股跌停的惨剧。这次国庆中秋刚过,冲击波可能更强。

很多人一看特朗普愤怒的措辞,觉得这老头是不是又破防了、崩溃了、乱发脾气?但如果你真这么想,可能小看了这位混迹商界政坛半个多年的老手。

除了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外,市场暴跌还有其它因素推波助澜。美国政府停摆已持续十天,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任沃特表示,联邦政府已正式开始裁员程序。

这一史无前例的举动打破了以往政府停摆时仅让联邦雇员“停薪休假”的惯例。

至少九个联邦部门、数千名雇员受到影响,这标志着两党在核心问题上的对峙已升级至政治博弈的深水区。

同时,市场对科技股高估值的担忧早已存在。美股,尤其是科技、AI板块在散户情绪高涨的推动下持续强势上行,积累了大量焦虑情绪。

特朗普的声明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使得积压的焦虑集中爆发,最终演变成全盘性的抛售。

愤怒是表演,时机是算计

特朗普的社交媒体发文本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情绪秀。他深谙如何用“愤怒”调动支持者、震慑对手。从2017年启动对华“301调查”至今,贸易战已打了九年,双方明枪暗箭过了无数招。要说特朗普还会因一时冲动胡乱加税,那是把他当政治小白了。

表面看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的愤怒行文似乎是一时冲动,但仔细分析,这次关税威胁的时机选择堪称精准。

特朗普宣布将从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额外100%的关税,同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

这一时间点恰好接近斯德哥尔摩会谈后展期的90天结束时期,同时美国零售商已经完成了为年底销售旺季的备货工作。

回顾4月份的关税攻势,当时特朗普对全球加征关税,但中国的强硬反击加上美国零售商尚未完成备货,导致那轮关税行动不得不草草收场。

如今情况已大不相同。美国已与欧盟、墨西哥、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达成关税协议,奠定了对中国重拳出击的基础。

所以仔细看这次加税的时间点,可谓训练有素

四月份美国对华加税,雷声大雨点小。一方面中国强硬反击,对等加税;另一方面,美国零售商受不了——他们每年7月到10月正是为“黑色星期五”和圣诞旺季囤货的关键期。突然加税会导致节日商品断供、价格飙涨,白宫扛不住民意压力,只能暂缓。

于是5月中美在日内瓦达成协议,取消大部分新关税;7月底斯德哥尔摩会谈又同意将部分关税延期90天。而这次特朗普选在9月底发声,恰好卡在延长期结束前,且美国商家备货已基本完成。此时出手,既不影响美国人过节,又能对中国施压。

你看,哪是什么情绪失控?分明是掐着表打偷袭。

债务压顶,关税成“提款机”

特朗普为什么死咬关税不放?背后是美国政府37.3万亿美元的巨额债务——这数字比美国全年GDP还高出三成。钱从哪来?向国内加税等于政治自杀,特朗普还要推行减税政策呢。唯一能“开源”的,就是对进口商品薅羊毛。

四月份特朗普原本是对全球加税,结果踢到铁板。中国强硬反击不说,欧盟、日韩也集体反弹。这几个月美国悄悄调整策略:先和盟友逐个谈判,降低阻力。7月与欧盟谈妥15%关税,和墨西哥延长25%关税协议,9月又搞定日本15%的基准税率。

稳住其他人之后,枪口重新对准中国。

这一招分化瓦解玩得娴熟。9月墨西哥一度放风要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商品加税10%-50%,明显是配合美国围堵。中国商务部直接回应“希望墨方慎之又慎”,随后启动贸易投资壁垒调查。没多久墨西哥就推迟了相关讨论。

见招拆招,中国打出“稀土牌”

贸易战暂停的几个月里,摩擦从未停止。今年4月,美国对中国船舶行业出手:10月起对中国拥有、制造甚至挂中国旗的船舶加收港口费。这一刀狠辣至极——中国造船业全球市占率近七成,新规直接逼国际买家转向韩国、日本。

结果今年1-9月,中国新接船舶订单同比暴跌58%,全球份额从68%缩水至56%。

中国迅速反击:你敢收我的港口费,我就对美资船舶、挂美国旗甚至在美国建造的船加征“特别港务费”。美国造船业早已没落,但全球航运链中美资渗透极深,这招等于精准打击命门。

更关键的是,中国再次打出“稀土王牌”——限制稀土及相关技术出口。特朗普之所以突然“暴怒”加税,正是因为稀土卡住了美国军工、新能源、芯片产业的脖子。

长期战事,要靠“化劲儿”取胜

这场博弈注定是持久战。接下来大概率又是熟悉剧本:双方激烈叫价,然后重回谈判桌,达成阶段性妥协。但美国会不断借此施压其他国家,扩大贸易联盟。

中国要破局,不能只靠见招拆招。

好消息是,国内AI芯片企业正加速适配国产大模型,半导体全产业链在高端制程上不断突破;农业专家攻关种子育种,能源公司海外夺矿……但更重要的是激活内循环——让消费市场壮大到无惧外部关税,让科技进步甩开“卡脖子”的手。

而每一个普通人照常工作、消费、生活,其实也是一种力量。我们的选择塑造着市场韧性,我们的日常在积累国家的底气。

特朗普的“偷袭”看似凶猛,但真正的高手善于用时间化解冲击。就像打太极,硬碰硬容易受伤,绵里藏针的“化劲儿”才能笑到最后。

这场贸易战不会有赢家,但谁更稳、更韧、更能熬,谁就能等到对方先手软的那一天。

这场市场震荡的背后,是中美两国之间日益加深的贸易对抗。中国近期对稀土实施了出口管制措施,这是对美国4月份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制裁的反制。

美国当时宣布,自10月14日起将对中国企业拥有或经营的船舶、中国籍船舶及中国造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

中国也宣布了反击措施,将对美国拥有或运营的船舶、悬挂美国旗的船舶及在美国建造的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

这些举措意味着中美贸易摩擦正在向更多领域扩散。据分析,特朗普此举若落实,将严重冲击全球贸易格局,对中美经贸谈判形成新的障碍。

---

随着周一亚洲市场开盘,全球投资者将密切关注A股和港股的表现。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预计,受美股拖累,A股与港股开盘恐将面临较大压力。

市场目光都聚焦于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看这1.65万亿美元的市值蒸发究竟会留下多深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