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冤家”

发布时间:2025-05-16 10:40  浏览量:4

孙文胜

生民伯和慧莲婶住在村西头。这对老夫妻,用村上人的话说,就是一对“冤家”。从晨光初照到夕阳西下,他们的争吵声从未间断过。有时是为一篮子刚摘下的青菜,有时是为院子里那棵老槐树,甚至电视里谁的秦腔唱得好,都能成为他们争执的导火索。
有次,生民伯从田里回来,鞋子上沾满了泥巴。慧莲婶一看,立马开启了唠叨模式:“你看看你,多大个人了,走个路还能把鞋子弄这么脏,我刚扫干净的院子……”生民伯一听,脾气就上来了:“我在田里干活,不可能把脚扛在肩上。”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吵得不可开交。最后,生民伯气呼呼地坐在门口。没过多久,慧莲婶的手擀面就做好了。他哧溜哧溜地刨着面,气也烟消云散了。生民伯年轻时在西府打工,那时他常去一家小饭馆吃手擀面,后来就遇上了长辫子姑娘慧莲。
生民伯人高马大,可总是板着脸,一副不怒自威的模样。他的脾气就像夏日午后的雷阵雨,说来就来。慧莲婶身材娇小,一开口,那话语就像鸟雀鸣枝头,让人愉悦。
去年春天,慧莲婶去果园疏花不慎扭伤了脚,躺在床上动弹不得。生民伯嘴上抱怨着:“怎么这么不小心。”人却忙前忙后,端茶送水、熬药喂饭,还学会了炖骨头汤,说是给慧莲婶补身体。慧莲婶喝着汤,嘴上却不忘打趣:“这汤啊,咸得能吓跑骆驼,盐好像都不值钱了。”生民伯一听,脸立马板了起来:“毛病,爱喝不喝。”转身却悄悄去厨房加了水,重新炖了一锅汤。
慧莲婶有“毛病”,生民伯的“毛病”也不少。有一回,家里来客人,慧莲婶做了一桌好菜。生民伯端起酒杯就放不下,慧莲婶在一旁提醒他:“少喝点,喝多了伤身体。”生民伯哪里听得进去,反而越喝越多。慧莲婶急了,一把夺过酒杯:“你再喝,我就把这酒都倒了。”生民伯红着脸,大声说道:“你这老太婆,客人在这呢,你能不能给我点面子!”客人在一旁笑得前仰后合:“快停下,你的胃我知道,早些年喝酒差点出事,我可不想陪着你去医院。”
今年初,生民伯生病住院,慧莲婶急得茶饭不思,整天守在病床边,又唠叨:“你这老头子,平时身体硬朗得很,怎么突然就不行了?”生民伯看着她焦急的样子,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说:“我没事,别担心。”慧莲婶一听,眼泪夺眶而出,却还嘴硬道:“谁担心你了,我是怕你死了,没人跟我吵架了。”
然而,当生民伯病情好转、两人又拌嘴时,家里人都忍不住笑了。他们深知,这对“冤家”虽然吵闹了一辈子,但那份藏在心底的关怀与依赖无人能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