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建议老公与我分开,两周后她为16人做菜,我携父母游玩三亚
发布时间:2025-10-02 01:09 浏览量:1
手机贴在耳朵上,已经有些发烫。
听筒里,周屿的声音像是隔着一层浸了水的毛巾,闷闷的,带着一种我熟悉的、想要逃避时的黏腻。
他说:「我妈……她觉得,我们俩可能不太合适。」
我握着手机,站在客厅中央。
窗外的天是那种灰蒙蒙的、快要下雨的颜色,光线透过玻璃,把屋子里的一切都染上了一层不真实的滤镜。
空气里有昨晚剩下的、淡淡的柠檬香薰的味道。
我没说话。
时间仿佛被拉成了一条无限延长的橡皮筋,绷得紧紧的,随时都可能断裂。
他又说:「她觉得你……心思没完全放在家里。她说,要不……我们先分开一段时间,大家都冷静冷静。」
「分开?」我终于开了口,声音干涩得像砂纸划过木头,「是你妈要跟我分开,还是你要跟我分开?」
电话那头是长久的沉默。
这种沉默比任何语言都更伤人。
它像一把钝刀,在我心口慢慢地、一寸一寸地割。
我能想象出周屿此刻的样子。
他大概正坐在他妈身边,弓着背,手肘撑在膝盖上,眉头紧锁,一副为难又无力的表情。
那个表情,我在过去几年的无数次争执里,见过太多次了。
最终,他还是没能给出答案,只是含糊地说:「我们都冷静一下,好吗?我过两天……再回去拿东西。」
「嘟……嘟……嘟……」
电话挂断了。
屋子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冰箱压缩机偶尔启动的嗡嗡声。
我维持着那个接电话的姿势,站了很久很久。
直到腿都麻了,手机屏幕暗下去,又亮起来,显示着一条新的微信消息。
是周屿发来的。
「对不起。」
三个字,轻飘飘的,像三根羽毛,却带着千斤的重量,把我整个人都压垮了。
我缓缓地蹲下身,把脸埋进膝盖里。
没有哭。
就是觉得冷。
一种从骨头缝里渗出来的、怎么也暖不起来的冷。
我们结婚三年,从大学毕业就在一起,算起来快八年了。
八年的时间,像一条长长的河,我们曾以为会一直这样顺流而下,直到汇入大海。
可现在,河道中央突然被筑起了一道大坝。
而筑起这道大坝的人,是他的妈妈。
我开始收拾东西。
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
这个房子里,到处都是我们共同生活的痕迹。
玄关处并排摆放的拖鞋,一双是他的,一双是我的。
沙发上那个被他枕得有些塌陷的靠枕。
阳台上我养的多肉,和他买回来的那盆快要枯死的绿萝。
我打开衣柜。
里面挂着我的裙子,他的衬衫。
它们紧紧地挨在一起,像一对亲密的恋人。
我伸出手,一件一件地把我的衣服拿出来,叠好,放进行李箱。
那件他陪我逛街时买的米色风衣,他说我穿上像电影里的女主角。
那条我们去海边度假时穿的碎花长裙,裙摆上还沾着洗不掉的、淡淡的海水咸味。
每拿起一件衣服,就有一段回忆翻涌上来。
那些画面,曾经有多甜蜜,现在就有多锋利。
我收拾得很慢,像是在进行一场漫长而沉默的告别。
告别这个家,告别周屿,也告别那个曾经以为自己拥有了全世界的、天真的我。
最后,我拉上行李箱的拉链。
「咔哒」一声,很清脆。
像是什么东西,彻底断了。
我没有回头,拖着箱子,走出了这扇我曾以为会住一辈子的门。
外面的天,终于下起了雨。
雨点不大,细细密密的,像一张网,把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种潮湿的悲伤里。
我没有打车,就那么拖着箱子,在雨里慢慢地走。
雨水打湿了我的头发,我的衣服,冰冷的液体顺着脸颊滑下来,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我回了爸妈家。
开门的是我妈。
她看到我拖着行李箱,浑身湿透的样子,愣了一下,什么也没问。
只是默默地接过我手里的箱子,然后转身去浴室给我放热水。
我爸从书房里走出来,看了我一眼,叹了口气,拍了拍我的肩膀。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我泡在温热的浴缸里,身体的寒意被一点点驱散。
浴室的镜子上蒙着一层白色的水汽,我看不清自己的脸。
也好。
我不想看到自己那副狼狈的样子。
那天晚上,我妈给我做了一碗热腾腾的西红柿鸡蛋面。
面条很软,汤很鲜,上面撒着翠绿的葱花。
是我从小吃到大的味道。
我埋着头,大口大口地吃着面。
吃着吃着,眼泪就毫无预兆地掉了下来,一滴一滴,砸进碗里。
我爸妈就坐在我对面,安静地看着我。
他们没有劝我,也没有追问。
只是等我哭够了,我妈才递过来一张纸巾,轻声说:「吃完了就去睡吧,房间都给你收拾好了。」
我躺在自己从小睡到大的床上,被子上有阳光晒过的、好闻的味道。
这是我离开周屿的第一个晚上。
没有他的呼吸声,没有他翻身时带起的微风。
房间里安静得可怕。
我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板,一夜无眠。
接下来的几天,我就像一个被抽走了发条的木偶,整个人都是空的。
白天,我帮我妈择菜,看她做饭。
厨房里弥漫着食物的香气,那种充满了烟火气的、踏实的味道,让我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
晚上,我陪我爸看新闻,听他分析国际形势。
电视里的世界很大,每天都有无数的事情在发生。
相比之下,我那点个人的情情爱爱,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周屿没有再联系我。
我也没有联系他。
我们就这样,默契地从对方的生活里消失了。
我偶尔会忍不住点开他的朋友圈。
他的动态还停留在半个月前,是我们一起去看电影时发的,配文是「和某人在一起的日常」。
那张配图里,有两杯可乐,一桶爆米花,还有两只紧紧牵在一起的手。
其中一只是我的。
现在看来,只觉得讽刺。
我把手机扔到一边,强迫自己不去想。
可那些回忆,就像长了脚的蚂蚁,总是在我不经意的时候,爬出来,啃噬我的心脏。
我想起他第一次向我表白时,紧张得满脸通红的样子。
想起我们为了省钱,一起吃一碗泡面,还互相谦让着碗里那唯一一个荷包蛋。
想起他加班到深夜,我给他留着一盏灯,一碗热汤。
想起我们曾站在阳台上,看着城市的万家灯火,信誓旦旦地说,我们也要在这里,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温暖的家。
我们曾经那么好。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切都变了呢?
大概,是从他妈妈开始介入我们的生活之后吧。
他妈妈是一个很强势的女人。
她总觉得自己的儿子是天底下最优秀的,谁都配不上。
她不满意我的工作,觉得不够稳定,赚得也不够多。
她不满意我的家境,觉得我们家是小门小户,帮衬不了周屿。
她甚至不满意我做菜的口味,嫌我放盐太少,不够味。
一开始,周屿还会替我说话。
他会说:「妈,她工作很努力,我们俩的钱够花了。」
他会说:「妈,我们结婚,又不是卖儿子,跟她家境有什么关系?」
他会说:「妈,我们就喜欢吃清淡点的,健康。」
可是,他说得越多,他妈妈的反弹就越大。
她会哭,会闹,会说自己辛辛苦苦把儿子养大,结果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
每一次,都以周屿的妥协告终。
他会跑过来抱着我,一脸疲惫地说:「宝贝,我妈就是那个脾气,你多担待一点,别跟她一般见识。」
「为了我,好不好?」
为了他。
我一次又一次地忍让,一次又一次地退步。
我以为,我的忍让,可以换来家庭的和睦。
我以为,只要我们俩的感情够坚定,就可以抵御一切外界的风雨。
可我错了。
有些矛盾,是无法调和的。
有些堤坝,一旦有了裂缝,就只会越来越大,直到最后彻底崩塌。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发生在一个月前。
我工作上有一个晋升的机会,需要去外地出差培训三个月。
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周屿时,他很高兴,说要给我庆祝。
可当他把这件事告诉他妈妈后,一切都变了。
他妈妈给我打来电话,语气前所未有的强硬。
她说:「女孩子家家的,那么拼干什么?安安分分在家待着,早点给我生个孙子才是正经事。」
「你要是敢去出差,就别想再进我们周家的门!」
我当时就懵了。
我试图跟她讲道理,说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
可她根本不听。
她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我们周家,不需要一个女强人。」
那次,我和周屿吵得很凶。
我质问他:「这是我的工作,我的人生,凭什么要由你妈来决定?」
他却说:「你就不能体谅一下我吗?我夹在你们中间,有多难受,你知道吗?」
「她是我妈,我能怎么办?」
是啊。
她是他妈。
他能怎么办呢?
从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完了。
一个男人,如果连保护自己妻子的能力和勇气都没有,那这段婚姻,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分开后的第二周。
一个周末的下午,我正在阳台上给我爸养的花浇水。
阳光很好,暖洋洋地洒在身上。
手机响了一下。
我拿起来一看,是一个我并不熟悉的微信群里弹出的消息。
那是我和周屿结婚时,他家那边的亲戚建的一个群。
我早就设置了消息免打扰,只是忘了退群。
点开一看,是周屿的表妹发的一张照片。
照片里,是一张巨大的圆桌,上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菜肴。
红烧肉,清蒸鱼,油焖大虾,白切鸡……满满当当,热气腾腾。
一群人围坐在桌边,笑得很开心。
周屿坐在他妈妈身边,也在笑。
他妈妈穿着一件喜庆的红色外套,满面红光,看起来精神极了。
表妹的配文是:「姑妈辛苦啦!一个人做了我们16个人的饭,太厉害了!」
16个人。
好一个热闹的家庭聚会。
我看着那张照片,心里突然就平静了。
原来,没有我,他们的生活,依然可以这么热闹,这么圆满。
甚至,可能因为没有我,他们才更热闹,更圆满。
我退出了那个群聊。
然后,我做了一个决定。
我走进客厅,对我爸妈说:「爸,妈,我们去旅游吧。」
我妈正在织毛衣,闻言抬起头,有些惊讶:「旅游?怎么突然想去旅游了?」
我说:「我想带你们去三亚看看海。」
我爸放下手里的报纸,推了推眼镜:「好端端的,去什么三亚,多花钱。」
我知道他们是心疼钱,也心疼我。
我笑了笑,走过去,一边一个挽住他们的胳膊。
「钱我来出。我就是觉得,好久没有带你们出去玩了。你们辛苦了一辈子,也该好好享受一下了。」
「就当是,我送给你们的礼物。」
在我的坚持下,他们最终还是同意了。
我立刻就打开手机,开始订机票,订酒店。
我的指尖在屏幕上飞快地滑动,心里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畅快。
就好像,我终于从一个沉重的、密不透风的壳里,挣脱了出来。
那个壳,叫做「周屿的妻子」。
现在,我不是谁的妻子,也不是谁的儿媳。
我只是我,是我爸妈的女儿。
出发去三亚的那天,天气格外好。
飞机穿过云层,窗外是无边无际的、棉花糖一样的云海,和一片纯粹的、蔚蓝色的天空。
我爸妈是第一次坐飞机,有些紧张,又有些兴奋。
我妈一路都紧紧抓着我的手,手心里全是汗。
我爸则像个好奇的孩子,一直趴在窗边,不停地往外看。
我看着他们,心里又酸又软。
这些年,我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周屿和他的家庭上。
我努力地想要扮演好一个贤惠的妻子,一个孝顺的儿媳。
却忽略了,我身后,一直站着两个最爱我的人。
我欠他们的,太多了。
飞机降落在凤凰机场。
一走出舱门,一股湿热的、带着咸味的海风就扑面而来。
三亚的阳光,热情得有些过分。
我们订的酒店就在海边。
房间有一个很大的阳台,正对着大海。
放下行李,我爸妈就迫不及待地跑到阳台上。
「哇,是大海!」我妈的声音里充满了惊喜。
我走过去,和他们并排站着。
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蔚蓝。
海浪一层一层地涌上沙滩,发出「哗啦啦」的声响。
海鸥在天空中盘旋,发出清脆的鸣叫。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所有的烦恼和委屈,都被这片广阔的大海,稀释了,冲走了。
我拿出手机,给我爸妈拍了很多照片。
他们穿着我给他们买的沙滩裤和花衬衫,戴着墨镜,在沙滩上追逐着海浪,笑得像两个孩子。
我爸还捡了很多漂亮的贝壳,说要带回去做纪念。
我妈则拉着我,非要让我给她拍一张「丝巾在风中飘扬」的照片。
我看着取景器里,他们开心的笑脸,眼眶有些发热。
这才是家人,不是吗?
是那种,会因为你的快乐而快乐,因为你的悲伤而悲伤的人。
是那种,无论你变成什么样子,都会无条件地爱你,支持你的人。
晚上,我带他们去吃了海鲜大餐。
新鲜的石斑鱼,肥美的鲍鱼,还有我最爱吃的椒盐皮皮虾。
我们坐在海边的露天座位上,吹着海风,喝着冰镇的椰子汁。
我爸喝了点啤酒,脸颊微红,话也多了起来。
他跟我讲了很多我小时候的趣事。
讲我第一次学会走路,第一次开口叫「爸爸」。
讲我上学时,因为考了第一名,他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
他说:「闺女啊,你从小就懂事,也争气,是爸爸妈妈的骄傲。」
「你记住,不管发生什么事,你都还有我们。家,永远是你的后盾。」
我妈在一旁听着,眼睛红红的。
她给我剥了一个虾,放到我碗里,说:「多吃点,看你最近都瘦了。」
我低着头,吃着那块鲜美的虾肉,心里五味杂陈。
是啊,我还有他们。
我不是一无所有。
在三亚的几天,我们把所有著名的景点都逛了一遍。
去了天涯海角,看了南山寺的海上观音。
我们还租了一艘船,出海去潜水。
当我戴上潜水镜,沉入海底的那一刻,一个五彩斑斓的、全新的世界,在我眼前展开。
成群结队的热带鱼从我身边游过,珊瑚像盛开的花朵,在海底静静地绽放。
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只能听到自己平稳的呼吸声。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也变成了一条鱼。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我突然就想通了。
人生就像这片大海,有风平浪静的时候,也会有惊涛骇浪的时候。
一段关系的结束,并不代表我人生的失败。
它只是告诉我,这条路,走不通了,我该换一条路走了。
离开三亚的前一天晚上,我一个人去了海边。
我脱掉鞋子,赤着脚,踩在柔软的沙滩上。
海水漫过我的脚背,凉凉的,很舒服。
我沿着海岸线,走了很远很远。
月光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
我拿出手机,点开了周屿的微信对话框。
我看着那个熟悉的头像,那些我们曾经的聊天记录。
那些甜蜜的,争吵的,平淡的日常。
就像看一场已经落幕的电影。
我打了很多字,又一个一个地删掉。
最后,我只发了四个字过去。
「我们离婚吧。」
发完之后,我直接把他的微信删除了。
然后,我关掉手机,把它扔进包里。
我抬起头,看着远处的海平面。
一轮明月,挂在天边。
海风吹起我的长发,带着一丝解脱的清爽。
再见了,周屿。
再见了,我那段长达八年的青春。
从三亚回来后,我的生活,仿佛按下了重启键。
我搬出了爸妈家,在公司附近租了一个小小的单身公寓。
我把公寓布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买了新的沙发,新的窗帘,还有很多绿植。
每天下班回家,给自己做一顿简单的晚餐,然后窝在沙发里看电影,或者看书。
周末的时候,我会去健身房,或者约朋友出来逛街喝下午茶。
我开始学着,把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回到自己身上。
我发现,一个人的生活,也可以很精彩。
我和周屿的离婚手续,办得很顺利。
我们约在民政局门口见面。
他看起来憔悴了很多,也瘦了。
我们全程没有太多的交流,只是按照流程,签字,按手印。
当工作人员把那本绿色的离婚证递到我手里时,我的心,异常地平静。
走出民政局,他叫住了我。
「对不起。」他又说了一遍这三个字。
我看着他,这个我曾经爱了八年的男人。
我说:「周屿,我不怪你。我只是觉得,我们都该长大了。」
「你该学会,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一个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丈夫。」
「而我,也该学会,如何更好地爱自己。」
说完,我对他笑了笑,然后转身离开。
没有回头。
那天,阳光很好。
我走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看着身边一张张陌生的面孔。
我觉得自己像一只破茧而出的蝴蝶。
虽然翅膀还有些脆弱,但终究,可以迎着风,飞向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了。
我把那本离婚证,和我去三亚时捡的贝壳,放在了一起。
它们都是我人生中,一段重要旅程的见证。
一个是结束,一个是开始。
后来,我听朋友说,周屿和他妈妈大吵了一架。
他似乎终于意识到,他妈妈的爱,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控制。
他搬了出去,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
他有没有后悔,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了。
我们的人生,已经走向了不同的方向,不会再有交集。
而我,也开始了我的新生活。
我报了一个插花班,一个烘焙班。
我开始尝试做一些以前从没做过的事情。
我发现,生活里,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值得我去探索和体验的美好。
有一次,我在整理旧物的时候,翻出了一个很早以前的日记本。
那是大学时写的。
上面有一页,我用彩色的笔,写下了我的梦想。
「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信、勇敢的女性。」
「可以去很多很多地方,看很多很多风景。」
「可以拥有自己的事业,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可以不依附于任何人,也能活得精彩漂亮。」
看着那些稚嫩的笔迹,我突然就笑了。
兜兜转转这么多年,我好像,才刚刚开始,走上那条我最初想走的路。
虽然晚了一点,但没关系。
只要开始,就永远不晚。
那天下午,我坐在窗边,给自己泡了一杯花茶。
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我的身上,暖洋洋的。
我打开手机,订了一张去云南的机票。
下一站,我想去看看苍山洱海,风花雪月。
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
可能会有坎坷,也可能会有风雨。
但我不再害怕了。
因为,我已经找到了那个,可以为我遮风挡雨的人。
那个人,就是我自己。
生活像一条缓缓流淌的河,在经历了那场剧烈的转弯后,终于又恢复了平静。
我渐渐习惯了独居的生活。
早上被自己设置的闹钟叫醒,而不是被身边人翻身的动静惊扰。
晚上回家,可以随心所欲地把包扔在沙发上,把鞋子踢到一边,没有人会念叨我邋遢。
冰箱里塞满了我爱吃的零食和水果,再也不用考虑另一个人的口味。
这种自由,带着一丝丝的寂寞,但更多的是一种掌控自己生活的踏实感。
我的工作也越来越顺心。
那次晋升的机会,虽然因为家庭变故错过了,但我的努力和能力,领导都看在眼里。
不久之后,部门又有一个新的项目启动,领导力排众议,把项目负责人的位置给了我。
这个项目很有挑战性,需要经常加班,和不同部门的人沟通协调。
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了进去。
每天忙得像个陀螺,几乎没有时间去想那些不开心的过往。
忙碌,有时候真的是一剂良药。
它能让你没有时间去自怨自艾,只能拼命地往前跑。
项目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棘手的技术难题。
我们团队的技术人员研究了好几天,都没有找到解决方案。
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同事向我推荐了一位外部专家。
他说:「这位大神是行业内的翘楚,就是人比较……高冷,不一定请得动。」
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要来了那位专家的联系方式。
我给他发了一封很长的邮件,详细地阐述了我们遇到的问题,以及这个项目的重要性。
邮件发出去后,石沉大海,一连三天都没有回复。
我几乎已经不抱希望了。
没想到,第四天早上,我收到了他的回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有一句话。
「周五下午三点,你公司楼下的咖啡馆,带上所有技术资料。」
落款是一个名字:林森。
周五那天,我提前半个小时就到了咖啡馆。
我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把厚厚一摞资料整齐地摆在桌子上,然后紧张地等待着。
三点整,一个穿着深灰色风衣的男人推门走了进来。
他很高,身形清瘦,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
他环顾了一下四周,目光最终落在了我这里。
他朝我走过来,在我对面坐下。
「林森。」他言简意赅地自我介绍。
「你好,我是……」
他打断了我:「资料带来了吗?」
我点点头,把资料推到他面前。
他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拿起资料,一页一页地翻看起来。
他的表情很专注,眉头微微皱着,修长的手指在纸页上轻轻划过。
咖啡馆里放着舒缓的音乐,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咖啡香。
我就那么看着他,看着他认真的侧脸,和被阳光镀上一层金边的头发。
心里突然有种很奇妙的感觉。
大概过了半个多小时,他合上了资料。
他抬起头,看着我,镜片后的眼睛,深邃而明亮。
他说:「问题出在底层架构上。你们的思路,从一开始就错了。」
然后,他拿起桌上的笔,在一张白纸上,开始给我画架构图,讲解他的思路。
他的逻辑非常清晰,语言精炼,直击要害。
很多我们团队争论了很久、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被他三言两语就点透了。
那一刻,我看着他,心里充满了敬佩。
这是一个,真正靠专业能力在闪闪发光的人。
那天下午,我们聊了很久。
从技术难题,聊到行业发展,再到未来的趋势。
我发现,他虽然看起来高冷,但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他的知识面很广,见解独到,和他聊天,总能让我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临走时,他突然问我:「你为什么这么拼?」
我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大概是,想证明一些东西吧。」
他看着我,没有追问,只是点了点头:「方案我回去会细化一下,明天发给你。」
「谢谢。」我由衷地说。
他站起身,准备离开。
走了两步,他又回过头,对我说:「你笑起来,比你皱着眉的样子,好看多了。」
说完,他就转身走了。
留下我一个人,坐在原地,心跳漏了一拍。
在林森的帮助下,我们项目的技术难题很快就解决了。
项目最终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收益。
在庆功宴上,我作为项目负责人,上台发言。
我站在聚光灯下,看着台下同事们一张张带笑的脸。
我说了很多感谢的话。
感谢领导的信任,感谢团队的努力。
最后,我说:「我还要特别感谢一个人。是他,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了我们最关键的帮助。也是他,让我明白,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由别人来定义,而应该由自己来创造。」
「这段经历让我成长了很多。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如何承担责任,也更清楚地知道了,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想,这比项目本身的成功,更有意义。」
说完,我深深地鞠了一躬。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看到我的同事们,眼眶都有些湿润。
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为我鼓掌,也是为他们自己,为我们共同经历的这一切。
庆功宴结束后,我收到了林森的微信。
「恭喜。」
很简单,却让我觉得很温暖。
我回他:「同喜。没有你,就没有这个项目的成功。这顿饭,我一定要请。」
他回了一个「好」字。
我们约在了我租的公寓附近的一家私房菜馆。
那天的菜,是我点的。
我记得他的口味,偏清淡,不喜油腻。
吃饭的时候,我们聊了很多。
聊工作,聊生活,聊各自的兴趣爱好。
我才知道,他和我一样,也喜欢看老电影,喜欢听古典音乐。
我们有很多共同话题,相处起来,非常轻松愉快。
吃完饭,他送我回家。
走到公寓楼下,我停住脚步,对他说:「谢谢你送我回来。」
他站在路灯下,身影被拉得很长。
他看着我,忽然说:「我能上去坐坐吗?」
我的心,又一次漏跳了一拍。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
我的小公寓,虽然不大,但被我收拾得很温馨。
他走进来,环顾了一下四周,目光落在了我书架上的一排电影碟片上。
「原来你也喜欢这部电影。」他拿起其中一张,有些意外地说。
我说:「是啊,这是我最喜欢的导演。」
我们很自然地,就着电影的话题,聊了起来。
从导演的拍摄手法,聊到演员的精湛演技。
不知不觉,就聊到了深夜。
他起身告辞。
我送他到门口。
在他转身准备离开的那一刻,他突然回过头,很认真地看着我。
他说:「我能,追你吗?」
我当时就愣住了。
大脑一片空白。
我看着他,看着他眼睛里的真诚和期待。
我承认,我对他有好感。
我很欣赏他的才华,也喜欢和他在一起时那种轻松自在的感觉。
可是,我才刚刚从一段失败的婚姻里走出来。
我还没有准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感情。
我害怕。
我害怕再次受到伤害。
我害怕,自己会重蹈覆覆。
我沉默了很久,久到他眼里的光,都快要黯淡下去了。
我才艰难地开口:「林森,你很好。真的。可是,我……」
他打断了我:「我明白。」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我能察觉到的失落。
「没关系。我可以等。」
「等你什么时候,准备好了。」
说完,他对我笑了笑,然后转身离开了。
我靠在门上,心里乱成一团麻。
接下来的日子,林森并没有因为我的拒绝而疏远我。
他依然会像朋友一样,和我聊天。
他会给我分享一些有趣的文章,好听的音乐。
在我工作上遇到难题时,他也会第一时间给我提供建议和帮助。
但他再也没有提过「追我」那件事。
他给了我足够的空间和尊重。
他的这种分寸感,让我觉得很舒服,也很感激。
我们之间的关系,就像一杯温水。
不烫手,也不冰冷,刚刚好。
转眼,就到了年底。
公司开年会,大家都喝了很多酒。
我也被灌了不少。
年会结束后,同事们都三三两两地打车走了。
我一个人站在路边,吹着冷风,等了半天也没等到车。
头晕乎乎的,胃里也一阵阵地翻涌。
就在我难受得快要站不住的时候,一辆黑色的车,在我面前停了下来。
车窗降下,是林森的脸。
「上车。」他说。
我有些迷糊地坐上副驾驶。
他递给我一瓶温水:「喝点水,会舒服一些。」
我接过水,说了声谢谢。
车里开着暖气,很暖和。
我靠在椅背上,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等我再醒来的时候,车已经停在了我公寓楼下。
我揉了揉眼睛,发现身上盖着一件他的外套。
「到了?」我问。
「嗯。」他应了一声。
我解开安全带,准备下车。
他却突然拉住了我的手。
他的手心很热,包裹着我冰凉的手指。
我转过头,对上他深邃的眼眸。
在昏暗的车厢里,他的眼睛,亮得像星星。
他说:「我知道,你心里有顾虑。」
「我不会逼你。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的心意,一直没有变过。」
「我喜欢你,不是一时兴起。是认真的。」
「我想,给你一个家。一个真正温暖、安全的,可以让你做自己的家。」
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像大提琴的旋律,在我心湖里,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我看着他,眼泪,毫无预兆地掉了下来。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哭。
可能是因为委屈。
可能是因为感动。
也可能是因为,在他面前,我终于可以卸下所有的伪装和防备。
他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用指腹,轻轻地帮我擦掉眼泪。
他的动作很轻柔,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珍视。
那一刻,我心里那座冰封了很久的城墙,好像,开始有了一丝松动的迹象。
那天晚上之后,我们的关系,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他开始,更主动地约我吃饭,看电影。
他会记得我所有的喜好。
记得我不吃香菜,记得我喜欢喝热美式。
他会在我加班的时候,给我送来热腾腾的夜宵。
会在我生病的时候,放下手头所有工作,来照顾我。
他用行动,一点一点地,温暖着我,融化着我。
我发现,自己好像,越来越依赖他了。
我会习惯性地,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第一个想到他。
我会因为他的一句关心,而开心一整天。
我开始期待,和他每一次的见面。
我知道,我好像,又一次心动了。
可是,我心底的那个结,还是没有完全解开。
周屿和他的家庭,给我留下的阴影,太深了。
我害怕,林森的家人,也会像周屿的妈妈一样,不喜欢我,不接纳我。
我害怕,历史会重演。
林森似乎看出了我的顾虑。
在一个周末的下午,他带我去了他家。
那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区,房子也有些年头了。
开门的是一位很和蔼的阿姨。
她看到我,笑得很开心。
「你就是林森经常提起的那个女孩子吧?快进来,快进来。」
林森的爸爸是一位退休的大学教授,戴着眼镜,看起来很儒雅。
他们对我,非常热情,但又不会过分到让人觉得不自在。
阿姨拉着我的手,问我工作累不累,吃饭了没有。
叔叔则和我聊起了我感兴趣的文学和电影。
整个下午,我们都聊得很开心。
他们没有问我任何关于家庭背景、收入情况的问题。
他们只是把我当成一个普通的、林森很喜欢的女孩子来对待。
临走时,阿-姨把林森拉到一边,小声地对他说:「这姑娘好,你可得好好对人家。」
我站在门口,听着他们母子的对话,心里暖暖的。
回去的路上,林森对我说:「我爸妈,他们都是很开明的人。他们只希望我能找到一个自己喜欢,也喜欢我的人,两个人能开开心心地过日子。」
「他们不会干涉我们的生活。」
「所以,你不用担心。」
我看着他,看着他真诚的眼睛。
我知道,他是想用这种方式,来打消我所有的顾虑。
那一刻,我心里最后的一点防线,也彻底崩塌了。
我伸出手,主动握住了他的手。
我说:「林森,我们,在一起吧。」
他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绽放出我从未见过的、灿烂的笑容。
他反手握紧我的手,很用力,像是要把我揉进他的生命里。
他说:「好。」
一个字,却比任何情话,都更让我心安。
和林森在一起之后,我才知道,原来,好的爱情,是这个样子的。
我们很少吵架。
即使有意见不合的时候,我们也会坐下来,平心静气地沟通。
他从来不会说「你就不能体谅一下我吗?」
他会说:「我们一起来想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他支持我所有的决定。
当我告诉他,我想辞职创业的时候,他没有像周屿妈妈那样,说女孩子家家不要那么拼。
他只是问我:「你想好了吗?如果想好了,就去做。钱不够,我这里有。失败了,也没关系,我养你。」
他给了我足够的安全感和底气。
让我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在他的支持下,我开了一家小小的花店。
店面不大,但每一个角落,都是我亲手布置的。
每天和这些美丽的花花草草待在一起,我的心,也变得越来越柔软,越来越平静。
林森会在下班后,来花店帮我。
他会帮我修剪花枝,帮我打包花束。
有时候,店里不忙,我们就会坐在窗边,一人一杯咖啡,安安静
静地,看一本书,或者聊聊天。
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我们身上。
岁月静好,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有一次,我妈来店里看我。
她看着我和林森一起忙碌的身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对我说:「闺女,你现在,是真的开心了。」
我点点头。
是啊。
我是真的开心了。
这种开心,不是因为我拥有了多少物质的东西。
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生活的满足和热爱。
和林森在一起的第二年,我们结婚了。
婚礼很简单,只请了双方的亲人和最好的朋友。
没有复杂的仪式,也没有奢华的排场。
但是,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真心实意的祝福。
在交换戒指的那一刻,林森看着我的眼睛,很认真地说:「谢谢你,愿意嫁给我。」
「未来的路,我会一直牵着你的手,陪你走下去。」
「我会爱你,尊重你,保护你。直到永远。」
我看着他,泪流满面。
我知道,这一次,我没有选错人。
婚后,我们搬进了新家。
房子是林森买的,装修是我设计的。
我们一起,把这个空荡荡的房子,一点一点地,填满。
填满我们喜欢的家具,填满我们的欢声笑语,也填满我们对未来的期许。
偶尔,我还是会想起周屿。
但心里,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怨恨和不甘。
只剩下,淡淡的,像看一个老朋友一样的平静。
我听说,他后来,又谈了一个女朋友。
是他妈妈给他介绍的,一个很乖巧听话的女孩子。
他们很快就结婚了。
也许,那才是他和他家人,真正想要的生活吧。
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幸福。
路不同,风景也不同。
没有谁对谁错。
只是,选择不同而已。
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和林森在家里大扫除。
我在书房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落满灰尘的箱子。
打开一看,里面都是我以前的东西。
日记本,相册,还有一些小玩意儿。
我翻看着那些泛黄的旧照片,看着照片里,那个笑得一脸天真烂漫的自己。
林森走过来,从背后抱住我。
他把下巴搁在我的肩膀上,和我一起看。
他指着一张我和周屿的合影,问我:「他是谁?」
我笑了笑:「一个,教会我成长的人。」
他没有再问下去,只是把我的手,握得更紧了。
他说:「都过去了。」
我点点头:「嗯,都过去了。」
我把箱子合上,放回了角落。
那些过去,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已经是过去式了。
它们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但我不会再让它们,来定义我的现在和未来。
人,总是要往前看的。
晚上,我们窝在沙发里看电影。
是一部很老的爱情片。
电影的结尾,男女主角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了一起。
我靠在林森的怀里,轻声问他:「你说,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天长地久的爱情吗?」
他关掉电视,低下头,吻了吻我的额头。
他说:「我不知道,天长地久有多长。」
「我只知道,从遇见你的那天起,我就想和你,过完这一生。」
「一天,一天地过。」
「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过得闪闪发光。」
我抬起头,看着他。
窗外的月光,温柔地洒进来,落在他英俊的眉眼上。
我伸出手,抚上他的脸。
我说:「我也是。」
那一刻,我的心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笃定和安宁。
我知道,我找到了。
找到了那个,可以和我一起,把平凡日子过得闪闪发光的人。
也找到了,那个更好的,更完整的自己。
而这一切,都要从那个下午开始说起。
那个我拖着行李箱,在雨中,一步一步,走出过去,走向新生的下午。
那个我决定,带上父母,去三亚看海的下午。
人生,有的时候,真的需要一点,转身就走的勇气。
和重新开始的决心。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在下一个转角,你会遇见什么样的风景,和什么样的人。
但你一定要相信。
只要你勇敢地往前走,你想要的,岁月,都会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