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灯火:边城往事(44)——说说古尔邦节
发布时间:2025-10-03 03:54 浏览量:1
今年的6月6日是古尔邦节,新疆各少数民族都会欢庆这个节日,全疆放假五天,热闹非凡。内地的朋友对这个节日可能了解不多,今天我就来聊聊古尔邦节,顺便讲讲我在社区工作时,和这个节日有关的一些故事。
古尔邦节,也叫库尔班节,是穆斯林群众最盛大的节日,堪比我们汉族的春节,隆重程度可见一斑。它在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但因为伊斯兰历是阴历,一年只有354或355天,比公历少了10天左右,所以它在公历上的日期每年都会提前。我记得1997年刚从部队分到乡镇工作时,古尔邦节是在四月底,一年年往前推,到了2025年,就到了6月6日。
古尔邦节最初是个宗教节日,也叫“宰牲节”。过节那天,家家户户都要宰杀牲畜。条件好的人家宰牛或骆驼,普通家庭就宰羊,就算再困难,也得宰只鸡。过节吃肉,这可是维吾尔族的标配。
以前在乡下工作,因为主要在乡里,和群众接触不多,我对当地少数民族的过节习俗了解不深,只知道过节时去串串门,家家户户都能吃上肉。后来回社区工作,天天和居民打交道,真正融入了他们的生活,才慢慢懂了不少门道。
古尔邦节一大早,信教的群众会去清真寺参加盛大的会礼,做礼拜。仪式结束后,大家会相互问候,送上祝福。现在,每年节日上午,喀什的艾提尕尔广场上,各族群众载歌载舞庆祝节日,已经成了喀什旅游的一大亮点。
礼拜结束后,男人们通常会去附近的牛羊巴扎选牲口,然后送到专门的屠宰店宰杀,也有自己在家动手的,这些肉主要是用来招待客人。忙活完这些,全家人就换上新衣,在家打扫卫生、准备美食,等着客人们上门。维吾尔族过库尔班节和我们汉族过春节很像,节日第一天,子女们会带着孩子回父母家团聚、给老人拜年,其他亲戚的走访则大多安排在后面几天。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乡下的群众过古尔邦节,能持续半个月甚至二十天。那时候没什么私家车,大家坐着毛驴车或马车,慢悠悠地串门拜年,这家走完去那家,还要再回拜,只要是亲戚,都得走一遍。
不过,因为古尔邦节是由宗教节日演变而来的,所以它曾经带有比较浓厚的宗教属性。2016年以前,受宗教极端思想和“三股势力”的影响、渗透,每逢节日,都会有盛大的宗教活动,一些极端宗教人士还会借机宣扬极端思想,这给社会稳定和正常的生活秩序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直到2018年,随着严打和去极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这种宗教属性才慢慢淡化,古尔邦节逐渐变成了一个单纯的民族传统节日。
我记得2018年古尔邦节前,从群众那里听到了一些传言,说政府不让过节了,而且越传越广。我在走访时也听到了这些说法,感觉不太对劲,心想可能是有人在背后带节奏。于是我去问街道领导,得到的回复是并没有收到不让过节的通知。在居民大会上,我明确告诉大家:“古尔邦节没取消,大家别信谣言,该准备什么就准备什么,到时候我还要去各家拜年呢!” 我还半开玩笑地说:“好好过节,酒敞开喝,我带着社区干部去给你们拜年,你们把酒备好,咱一起喝!” 大伙一听都哄笑起来,几个平时就爱喝酒的居民举手喊道:“书记,来我家,我家有酒!” 我笑着回他们:“你们平时在家不敢喝,怕宗教人士骂你们,就偷偷在外边喝,这次过节了,谁也别怕,咱敞开了喝!” 这话一说,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如今,随着去极端化工作的持续推进,人们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转变,那些宗教极端思想早就成了过眼云烟。现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思想开放、包容,各民族之间也更加团结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