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何到现在还没倒下,毛熊的经济还能撑多久?

发布时间:2025-10-02 03:53  浏览量:1

从俄乌战争开始的那一天,很多人都在等一个场景:俄罗斯被制裁 到崩溃,卢布狂跌,普京扛不住,被迫回到谈判桌。

可问题是,三年过去了,俄罗斯非但没倒下,甚至在某些数据上表现得十分稳定。

毛熊的经济真的这么硬?还是只是强撑?

你可能想象不到的是,俄罗斯没有看起来那么强,但也绝没有西方想的那么弱。

俄罗斯军工、核武库依旧在世界上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想让俄罗斯倒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俄罗斯的短板究竟在哪里?

答案是经济。

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在经济上一直十分拉胯,军事、经济发展严重失衡。

一面的军事上发展迅猛,另一面在经济上却始终未能摆脱发展中国家的命运。

轻工业、制造业成为俄罗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短板,这是因为俄罗斯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重工业上。

那么,俄罗斯究竟是靠什么维持国内经济的?

能源。

俄罗斯的天然气存量世界第一,俄罗斯靠能源出口赚钱。

俄乌战争以前,欧洲大多数的国家都需要从俄罗斯进口能源,也是俄罗斯能源出口的重要客户。

但战争打响后,为了支持乌克兰,表明自己的立场,欧洲一面对俄罗斯进行严厉的制裁,另一面高喊不要俄气的口号。

欧洲本想用拒绝天然气掐断俄罗斯的能源出口这条贸易通道,谁知俄罗斯转头将目光放在了亚洲。

印度、中国、土耳其成为了俄罗斯最大的客户之一,尤其是中国,不仅体量大、而且需求多。

俄罗斯照样赚得盆满钵满。

更让欧洲憋气的是,土耳其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后,转头再将天然气卖给欧洲。当起中间商的土耳其也数钞票数到手软。

这波操作下来,欧洲不仅没占到便宜,还要花高价从土耳其手里买天然气。

俄罗斯不仅挺住了危机,甚至还小赚一笔。

对外,俄罗斯猛打能源出口这张王牌,对内俄罗斯则通过强力宏观干预、调整政策的方式稳定国内经济。

俄罗斯央行曾一度将利率飙升到了21%遏制通货膨胀的同时,最大程度的稳定住了卢布。

在财政上,俄罗斯也通过提升税率的方式增收,优化支出。

因此,那些等着看卢布暴跌笑话的人不仅大失所望,反而被普京的一招卢布结算令打得措手不及。

普京强调购买天然气就要使用卢布结算,加上严厉的资本管制,即不允许随便换美元,不许大额资金外逃,不仅稳住了卢布,甚至让卢布一度成为全球表现最强的货币。

不过,这种政策虽然稳定了货币,但也有弊端,行政手段的强压让卢布外在表现稳定,但内部却已经暗流涌动。

表面之下是俄罗斯日益畸形的经济结构,由于经济严重依赖能源矿产导致俄罗斯陷入了单一的经济结构之中。

加上战争未结束,导致不得不用民用产业、轻工业、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领域换军工产能,经济萎靡状态凸显。

尤其是在高科技创新领域,因为战争,大量的高科技创新人才选择出国另谋生路,这种创新人才的流失对俄罗斯的长期发展是一种致命性的打击。

除此之外,为了供应前线作战,俄罗斯不得不进一步加大军费开支,这就造成了医疗、教育、民生与军费之间出现严重失衡的问题。

为支援前线,国内经济受到严重损害,企业发展受阻、更不用说房地产等传统行业了。

可以说,俄罗斯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也不小。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俄罗斯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GDP的下滑幅度很小。

这难免让人感到疑惑,怀疑数据背后存在猫腻。

深入了解后,不难看出俄罗斯在计算GDP时,直接将军工产业包括坦克、炮弹、导弹的生产也算在内。

更重要的是,为了保证对外数字的好看,政府加大了补贴,从而让企业强制运转。

但这样的直接后果是,这种表面上的数据好看却并不能改善百姓的真实生活,反而会导致物资更加紧缺。

受战争影响,国内商场货架上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少,但价格却越来越高,普通百姓的日子也是越过越紧。

毫不客气的说,这场战争多打一天,对俄罗斯民众来说就多一天的煎熬,多一天忍受不断攀升的物价,生活水平严重的被拖累。

这也引发一个问题,西方的制裁对俄罗斯来说真的没有影响吗?

或许至少从目前来看,尽管俄罗斯民众生活水平受到影响,但从俄罗斯的整体经济来说,西方的制裁似乎没有达到让俄罗斯立刻崩溃的效果。

但从长远的角度来说,俄罗斯经济不可能不受影响。

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俄罗斯有家底、也有一定的实力在短期内不受西方制裁的影响。

但也不可否认的是,俄罗斯已经到了外强中干的境地,内伤也开始显现。

尤其是在科技缺口、人才缺口问题上,影响会越来越突出,大量科技人才的外流让俄罗斯本就瘸腿的轻工业实力越来萎靡。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的出现,即便军工业再强大,俄罗斯也因为存在经济短板而无法双腿走路,发展速度可想而知。

最关键的是,能源天生有一个致命的问题。

那就是其具有不可再生性,说白了就是用一点少一点。

所以,即便从现在来说,俄罗斯的天然气、石油资源存量仍然在世界上有优势,但能源总归是越开采越少,对俄罗斯来说,如果真到了山穷水尽之时再转型,恐怕早已无回天之力了。

因此,或许俄罗斯目前可以不受影响,但毫无疑问,俄罗斯未来的路将越走越窄。

当下,俄罗斯的民众还能忍受俄罗斯面临的各种困境。

毕竟在上世纪90年代,在卢布一天贬值几十倍的艰苦条件下,俄罗斯人民到了每天到商店排队买面包的境地最终还是挺了过来。

所以,这一次俄罗斯的百姓也很大程度上会选择忍下来。

而普京也在国内不断释放一个我们在与西方打民族生存之战,也让百姓的眼下的困难转为了爱国情绪。

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在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面前,国内民生依旧稳定。

对俄罗斯来说,对内稳住民众就已经在战争中赢得了一大半。

不过,更关键的是,如果战争依旧未能停止,未来俄罗斯究竟还能撑多久?

事实上,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

俄罗斯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能源是否还能持续卖出去。

现阶段来说,中国、印度、土耳其依旧是俄罗斯能源的大客户,换句话说,只要这些大客户愿意买,俄罗斯的经济就不至于崩盘。

但问题的关键是,如果全球能源价格来个大跳水,或者买家继续压低价格,俄罗斯的经济将立刻受到影响。

换句话说,这不是卖方市场,而是买方市场,俄罗斯在能源出口上的主动权并不多,主要依赖的还是买家。

而在芯片、工业以及关键零部件上,俄罗斯的困境还在于国内生产不出来,只能依靠进口。

虽然现在能以灰色渠道避开西方制裁买材料,但这些原材料的缺口并不是一时的,而是长远的缺口。

一旦工业上零部件的缺口越来越大,俄罗斯国内的工业升级将受到阻碍甚至停滞。

更恐怖的是,俄罗斯一边用能源换钱,一边又将钱几乎都转化为了军费。

赚得没有花得快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军费的巨大开支不断吞噬着有限的财政预算。

欲壑难填的境遇下,只会让财政资金越来越紧。

这些困境并非危言耸听,而是俄罗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然而,普京却依然没有打算立即做出停战的想法,为什么?普京在赌。

他赌时间。赌欧洲国家最先扛不住高价的能源,赌美国最先低头,用牺牲乌克兰的利益为代价换取与俄罗斯的和平,同时也在赌中国将继续保持与俄罗斯的友好合作。

很明显,只要俄罗斯赌赢了,就意味着普京能持续稳定国内局势,保持经济不崩盘。

但既然赌,有赢就有输,一旦赌输了,意味着俄罗斯内部的压力挺不住,有可能爆雷。

说白了,俄罗斯当下表面出的韧性,是一种生存性的韧性,而不是发展韧性。

至于在这种条件下能撑多久,谁也没办法给出准确的答案。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场战争的最终代价是一场消耗战,只不过不仅是人员的消耗,更是国家利益、经济利益的消耗。

更是牺牲国家发展机遇和未来可能性的消耗战。

当下的毛熊并没有倒下,但能力却一点点的被消耗,什么时候能恢复元气注定是一场漫长而艰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