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去新疆!

发布时间:2025-09-30 18:29  浏览量:1

十月

是一年里走进新疆最好的时节。

阿尔泰的白桦林尽染金黄,

喀纳斯晨雾如梦;

天山草原仍然葱郁,雪峰在秋阳下闪光;

沙漠深处,胡杨林盛放出火焰般的色彩。北疆的森林牧场、南疆的戈壁荒漠,

都在此刻迎来最辽阔的风景。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

秋日里,让我们重访这片辽阔大地,

感受它的壮丽与焕新。

阿尔泰·准噶尔西部

白桦金林与火红草原的秘境

在新疆的最北端,阿尔泰山自西北向东南绵延两千余公里,跨越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中国、蒙古四国。

中国境内的阿尔泰山,是其中段的南坡。它与准噶尔西部山地相接,高山、草原、森林与荒漠在此交汇,冰雪融水滋养出一片生机盎然的山地花园。

进入禾木景区的盘山公路

喀纳斯湖

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喀纳斯湖

在新疆最北端的阿尔泰山深处,藏着一个独属于中国的奇迹——喀纳斯湖。它是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水系的湖泊,也是中国最深的冰川堰塞湖之一。它由三十多万年前的冰川推垒而成,形如弯月,湖水最深处达188.5米,蓄水量甚至超过太湖。

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喀纳斯景区

10月的喀纳斯,是摄影师心中的“黄金时刻”。湖畔成片的白桦林披上金装,雪峰初白,清晨常有雾气在湖面弥漫。晴日里,湖水深蓝;阴天时,则转为灰绿;在冰川融水汇入时,又会变成乳白色的玉质光泽——仿佛一汪会呼吸的湖。

秋天的喀纳斯

顺着湖的上游,喀纳斯河在黑绿的泰加林间分流蜿蜒,那些桦树、杨树与落叶松织就的森林,勾勒出与阿尔卑斯山极为相似的景致。每到深秋,五彩林海与幻变湖水交织,喀纳斯便成了大自然最慷慨的调色板。

禾木村

10月是禾木村一年中最美的时节。白桦林披上金色外衣,晨雾在山谷间弥漫,阳光洒落,木屋与河谷在光影中显得静谧而悠远。清晨和黄昏是最受游客钟爱的时刻,远望林海金黄与深绿交织,近看河水缓缓流过牧场,画面彷佛油画。

布尔津喀纳斯景区禾木乡

与喀纳斯景区的热闹相比,禾木更显宁静。雪山融水孕育禾木河,桦林与草甸延展至远方,构成了天然屏障。木屋依旧沿袭古老的图瓦传统:厚实的原木堆叠成墙,尖顶屋檐抵御风雪。

禾木村秋季风光

在秋意最盛时,桦叶飘落,草地渐褪绿色,反而衬托出村庄的宁静。这里不仅是边陲风景,更是图瓦人世代生活的故乡。

白哈巴

紧贴中哈边境的白哈巴村,被称为“西北第一村”。这里保留着原始的木刻楞房,牧道、炊烟与远处雪山构成了一幅天然的画卷。

阿勒泰白哈巴村进入秋季

白哈巴的秋色极具层次,宛如教科书般的垂直景观带:1200米的白桦林最先换上金黄,往上是冷杉、落叶松渐染层林,直到3000米以上的雪峰始终戴着银冠。金黄、墨绿与雪白交织成阿尔泰独有的秋日调色板。

阿勒泰白哈巴村落的羊群

清晨的村庄最动人:雾气在田野弥漫,牧人骑马踏过霜染草甸,牛羊散落其间。黄昏时,落日映照着额尔齐斯河的支流,夜幕降临后银河就在木屋上方清晰闪烁。白哈巴的美,静穆、深远而神性。

可可托海

沿阿尔泰山脉东行,额尔齐斯河奔涌而出。迎面而来的,便是可可托海的壮丽景致。峡谷两岸的花岗岩峭壁如削,白桦与杨树在秋日里尽染金黄,与碧蓝的河水相映成趣。

阿勒泰富蕴县可可苏里湿地

可可托海并非只有风光,它还是中国第一个以矿床和矿山遗址为主体景观的国家地质公园。花岗岩地貌、富蕴大地震遗迹,让它兼具科学价值与美学意义。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

顺着峡谷蜿蜒向前,就是额尔齐斯河的起点。它是新疆第二大河,也是中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冰川融水从阿尔泰山南坡奔流而下,经可可托海、布尔津,穿越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最终注入北冰洋。

金秋时节的额尔齐斯河

金秋十月,走进可可托海与额尔齐斯河源,不只是一次风景的沉浸,更是一段与地球地质史、世界水系相连的壮丽旅程。

阿克库勒湖

在喀纳斯东北方向,翻越四五日山路,有一片更为幽远的阿克库勒湖,又名人字湖,面积约8.5平方公里,形状酷似汉字“人”,因此得名。湖水主要来自友谊峰西南坡的喀纳斯冰川,因冰川融水中夹带的岩石粉末而呈半透明乳白色,也因此有“白湖”之称。

阿克库勒湖

人字湖是古冰川退缩后留下的冰碛堰塞湖,周围峭壁林立,冰川刨蚀的痕迹清晰可见。因为交通艰险,这里鲜有人至,却保留了最原始的宁静与绝美。它像一颗遗落在阿尔泰山深处的秘境宝石,等待着少数勇者去发现。

准噶尔盆地

最繁华的绿洲,最富庶的荒野

在新疆的“三山夹两盆”格局中,准噶尔盆地似乎并不显眼:它没有塔里木盆地那样辽阔,也缺乏高山的巍峨。然而,如果深入其中,你会发现它比想象中更加精彩。

盆地南缘,天山北麓的山前平原是新疆最繁荣的区域,绿洲农作丰收,古丝路气息与现代活力交织;

克拉玛依市乌尔禾

盆地北缘,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河之间,是水草丰美的草原牧场,被誉为新疆的“肉库”。

而在盆地腹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也不荒凉,湿润气流带来雨雪,沙丘点缀植被,牧草茂盛,是牧民世代依赖的冬牧场。

乌尔禾胡杨林

在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分布着西北地区最大之一的天然胡杨林,面积达30万亩。每年9月至10月,是最佳观赏期。

乌尔禾胡杨林

金黄的胡杨与火红的红柳交织,蜿蜒的河流在林间闪耀,远处的雅丹地貌宛如奇异的背景板。清晨与黄昏时分,阳光洒落林间,金色光影流动,仿佛一幅展开在荒漠中的油画。走进这里,你会明白胡杨何以被称为“千年守护者”。

乌尔禾魔鬼城

乌尔禾世界魔鬼城雅丹地貌自然风光

走进新疆西北戈壁,总会与魔鬼城不期而遇。乌尔禾魔鬼城,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雅丹地貌之一,曾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三大雅丹之首,其奇特形态也曾出现在国际影视大片中。

乌尔禾魔鬼城

赭红与灰绿相间的砂岩、泥岩,被亿万年的洪流冲刷与狂风雕刻成千奇百怪的形态:大象、孔雀、骆驼……荒原仿佛化为一座奇幻的雕塑园。

站在风蚀“街道”之间,仿佛置身一座无人废墟,既荒凉,又震撼。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准噶尔盆地的腹地,被中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占据。与“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不同,这里的沙漠显得温和:多为低矮的固定与半固定沙丘,植被覆盖率高,秋季的梭梭、白蒿染上金色,使荒原平添一抹诗意。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是风的杰作。沙丘随风而生,随风而散,顷刻间地貌就可能重塑。行走在沙丘之间,你能直观感受到风与时间如何塑造大地。

在这里,沙漠并非荒芜,而是苍茫与生命并存的世界,是风写下的地理长诗。

天山山区

荒漠瀚海中的绿色湿岛

天山横贯中亚,是荒漠戈壁间的一条绿色走廊。它全长2500公里,中国境内1700公里,南北疆因此被天然分割。天山不仅以皑皑雪峰与辽阔草原闻名,更因冰川融水孕育了伊犁河、塔里木河等大河,使其成为新疆真正的“生命之山”。

天山天池

天山天池秋季风光

位于博格达峰北坡的天池,是一座高山冰川堰塞湖。十月,天池最美:湖水澄澈如镜,向更远处望去,或许还能看到倒映着博格达峰的雪影。湖畔的云杉依旧苍翠挺拔,枫叶与桦叶层层晕染,红黄绿交织。相比山外,天池秋色更早一步到来,几乎在短短十余日间完成色彩更替。

天山天池

这里空气湿润清新,群山环绕中湖光雪色交织,被誉为“天山明珠”。徜徉湖畔,总能感受到一种高远而宁静的气息。

巴音布鲁克

位于天山中部的巴音布鲁克,是新疆最大的高山草原。开都河在此蜿蜒流淌,形成著名的“九曲十八弯”,夕阳西下时,河道如金龙盘绕,是摄影师心中的圣境。

巴音布鲁克草原秋季

“巴音布鲁克”意为“泉水丰饶”,草原湿地星罗棋布,是天鹅、灰鹤的重要栖息地。秋季草色由翠转金,河水静静流淌,辽阔而安宁。

巴音布鲁克九曲十八弯日落

这里不仅是自然宝地,更是人文厚土。自匈奴、突厥起,这里便是游牧民族的牧场,如今的土尔扈特蒙古族仍在此逐水草而居,延续着古老的游牧传统。

博格达峰

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虽不是天山最高,却是最具精神象征的一座。三峰并立,终年雪冠,被称作“至高无上的神山”。

太阳落山时照射在博格达峰上

自先秦起,这里便是祭天之所,历代草原民族都对其顶礼膜拜。山脚的殉马坑遗址与岩画群,记录了绵延千年的祭祀传统。

博格达峰下的天山雪莲

在地理上,博格达峰是天山南北的分界,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标。往来的商旅曾以雪峰为指引,东西文明在此交汇。今天,它依旧是新疆最醒目的文化符号,凝聚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

伊犁河谷

西天山怀抱中的伊犁河谷,是新疆最湿润丰饶的土地。西风带来丰沛降水,使这里绿草如茵,被誉为“塞外江南”。

伊犁夏塔木扎尔特冰川

十月的伊犁河谷,田野间油菜与葵花已收获完毕,牧场转为金黄。远山雪线初降,与河谷秋色相映成景。伊犁河由多条冰川河汇流而成,滋养了这片新疆的“粮仓”,也孕育出繁荣的多民族聚落。

伊宁县牧民从托乎拉苏夏牧场

赶着牛羊转往秋牧场

哈萨克牧人逐羊,维吾尔人经商,汉族耕作,农耕与游牧在此交织,构成独特的社会图景。人们常说:“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秋天来此,尤为贴切。

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位于伊犁河谷东端,因地势高峻、三面环山,被称为“空中草原”。

那拉提草原

这里拥有分明的垂直景观:山下是金黄的草甸与散落的毡房,中部是苍翠挺拔的雪岭云杉林,山顶则是常年不化的冰雪。秋日里,草原渐次染黄,云杉依旧碧绿,与远山白雪交织,色彩冷暖交错,极富层次感。

那拉提之秋

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评选“最美草原”时,那拉提位列前茅,正是凭借这种独特而壮丽的景观。此时前来,正可在静谧之中,看到天山最温柔的一面。

塔里木盆地

河流与绿洲在荒漠中起舞

在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像一只巨大的穹壳,四周被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和帕米尔高原环绕。干旱极端,但冰雪融水自高山奔涌而下,化作河流与绿洲,在这片荒漠中舞出生命的节奏。

轮台塔里木水上胡杨林

自古以来,绿洲点缀其间,古城星罗棋布,丝绸之路商旅来往不绝。即便岁月更迭,今日的塔里木依旧以沙漠的壮阔与绿洲的温柔,呈现着独特的风景。

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达 33 万平方公里,被称为“死亡之海”。这里夏季酷热难耐,沙丘高达数百米,狂风卷沙如潮,“海市蜃楼”景象时常浮现。它既是世界第十大的沙漠,也是全球第二大流动沙漠。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然而,人类并未向“死亡之海”屈服。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修建了纵横贯穿的沙漠公路,从空中望去,仿佛一条缎带劈开无边流沙。十月来到这里,高温已退,光影下的沙丘呈现出金黄与赤红的层次,日出与日落间,沙浪翻涌,仿佛大地在缓缓呼吸。此时穿越塔克拉玛干,是一年中最适宜也最震撼的体验之一。

塔里木河与胡杨林

横贯盆地的塔里木河,全长 2575 公里,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它从群山冰川出发,流经荒漠腹地,为南疆绿洲带来生机。

塔里木胡杨林

沿河而生的,是另一种奇迹——胡杨林。胡杨因水而生,千年不死,死而不倒,倒而不朽。塔里木河两岸,分布着世界最壮阔的胡杨群落:沙雅胡杨林、轮台胡杨林、塔里木胡杨林国家级保护区。每到十月,胡杨叶色转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周边的沙丘和河水交织成一幅荒漠里最温柔的画卷。

人们常说:“一棵胡杨就是一部生命史诗。”在塔里木河畔,你会明白,这句话并非夸张。

库尔勒

位于盆地东北缘的库尔勒,是一座被水滋养的城市。这里因香梨而闻名,被誉为“梨城”。春日梨花漫城,秋季则迎来最甜美的收获,皮薄汁多的库尔勒香梨,被称作“世界梨后”。

库尔勒香梨迎来丰收季节

滋养这座绿洲的,是孔雀河与博斯腾湖。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湖面碧蓝辽阔,四季景致各异。秋日里,湖水澄澈,与远处金色沙丘交汇成奇景,仿佛水与火的交融。

博湖县博斯腾湖国家湿地公园

如果继续深入,还能探访小众的“塔塔秘境”:雅丹地貌、盐碱地与碧蓝湖泊交织,胡杨点缀其间,展现出南疆独有的辽阔与神秘。

库尔勒,正是塔里木盆地中最柔美的一抹亮色。

昆仑山区

新疆最后的探险秘境

昆仑山,自古便被称为“万山之祖”。它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青海鄂拉山,绵延数千公里,雄踞在中国西部的天际线上。这里是雪峰的王国,也是荒漠与高原的分界:北望塔里木盆地的干旱荒凉,南连青藏高原的高寒寂静。正因这种极致的对比,昆仑成为中国最神秘、最具挑战的探险地之一。

昆仑山脉慕士塔格峰

从西昆仑与喀喇昆仑的冰川雪峰,到中段的丝路古道,再到东段的阿尔金无人区,昆仑山始终保持着一种不可抵近的气场。人们至今触及的,不过是它冰山一角,更辽阔的地貌仍在沉默中守候。

库车大峡谷

库车大峡谷并非大江大河切割出的恢宏巨谷,而是由红色砂岩长年冲蚀雕琢出的深邃隘谷。峡谷蜿蜒狭窄,崖壁高耸陡峭,形态奇异,宛若螺旋状的“旋天古堡”。

阿克苏库车大峡谷

日光无法直接照入谷底,所以在崖壁间流转出变幻莫测的色彩:清晨是深沉的紫红,午后变为鲜亮的朱红,傍晚又渐归温润的棕红。亿万年的地质纹理,在光影中被重新唤醒,仿佛在诉说昆仑的沧桑史诗。

乔戈里峰

在喀喇昆仑山脉群峰之间,乔戈里峰是最耀眼的存在。8611米的高度,使它仅次于珠穆朗玛峰,因攀登难度极高而赢得“野蛮暴峰”的称号。

乔戈里峰

然而,当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从空中俯瞰,它又展现出另一重气质:红褐岩石与银白雪线交织,阳光勾勒出完美的金字塔轮廓。塔吉克语“乔戈里”意为“高大雄伟”,正如它的本色——既冷酷险峻,又安详壮丽。

慕士塔格峰

慕士塔格峰日落

慕士塔格峰,海拔7509米,与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并称“昆仑三雄”。它并不像乔戈里那样凌厉,而是穹顶般舒展,宛如一位头戴银盔的守护者,静静矗立在帕米尔高原东端。

慕士塔格下的骆驼

山前的喀拉库勒湖,是慕士塔格馈赠的明珠。冰川融水注入湖中,使水面清澈透亮,如同一块镶嵌在山谷的蓝水晶。这里不仅是摄影师的天堂,也是塔吉克人心中的圣地——他们相信,这位“冰雪之父”守护着牧场与家园。

新疆的辽阔,

让人难以一次看尽。

北疆林海雪山、南疆胡杨沙漠、

昆仑冰川与古道,每一处都自成世界。

十月,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

但新疆的魅力远不止于此。

这里不仅有壮丽的山河,

更有多民族汇聚的文化与生活,

从丝路遗迹到古城集市,从牧歌到舞曲,

交织出多姿多彩的文明画卷。

正是这种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构筑起中华民族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