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摔杯子的时候,就注定了今天的限高令

发布时间:2025-09-29 20:19  浏览量:1

2025年9月28日,一个普通周末,手机推送的一条消息却让无数人放下茶杯——“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曾经的首富,如今连坐飞机头等舱的资格都被剥夺了。

吃瓜群众的第一反应出奇一致:“万达连4个亿都拿不出来了?”

第一章 黄金时代:胆子大真的能当首富

“广场经济学”的魔力:

· 地方政府把万达广场当政绩:来了万达,城市就现代化了

· 老百姓把万达当休闲圣地:第一场IMAX电影、第一次逛连锁超市、第一家海底捞,都在这里

· 很多银行都争着给万达贷款:最高峰时,万达手握200多座广场,负债4205亿

那时候的王健林有多狂?26亿美元买下美国著名影院,马德里大厦说买就买,还要收购好莱坞派拉蒙。2015年身家2600亿,超越李嘉诚成为全球华人首富。

而同一时间“国民老公”王思聪,微博怼明星,投资电竞队,身边网红换不停,活成了所有宅男梦想的样子。

第二章 转折点:2017年那场改变命运的会议

当时王健林急需现金流,决定把77家酒店和13个文旅一起卖给富力和融创。原本谈好价格,可富力老总李思廉现场砍价,王健林气得当场摔杯子。

虽然最终637亿成交,但明眼人都看出来:万达开始缺钱了。

真正的大坝决堤来自两个信号:

1. 国家收紧房企贷款,万达以贷还贷的游戏玩不下去了

2. 外汇管制加强,王健林的海外收购被迫急刹车

第三章 自救八年:从卖广场到卖管理权

如果给王健林拍部电影,2017-2025这八年应该叫“首富的撤退”。这位曾经最敢“赌”的企业家,开始了中国商业史上最悲壮的资产大甩卖。

万达清单:

· 2017年:77家酒店+13个文旅项目 → 637亿

· 2021年:美国AMC全部股权 → 约20亿

· 2024年:26座万达广场卖给保险公司 → 约130亿

· 2025年:48座万达广场半卖半送给腾讯/京东 → 500亿

· 2025年:连酒店管理权都卖了(彻底清仓)

八年卖了6000亿资产还债,相当于每天早上一睁眼就要还1个多亿。最惨的时候,一座投资20亿的广场5亿就卖,比旁边住宅楼还便宜。

第四章 限高令背后:百亿债务对百亿现金

很多人不理解,卖这么多资产,怎么还不起4个亿?

其实这不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真正的致命伤是2023年珠海万达商管港股上市被拒,加上利息总共要还400亿。而当时万达账上只有116亿现金。

这就好比你的花呗欠了4万,工资卡里只有1万。

第五章 王思聪的“防火墙”:老爹的最后温柔

看到王思聪在日本开派对的照片,很多网友看不过去:“老子被限制高消费,儿子怎么还在挥霍?”

这里面的门道,才是真正的商业智慧:

1. 财富隔离早完成:王健林早就把家族财富和公司资产分开了,王思聪消费的钱从法律上来说跟万达债务无关

2. 境外消费监管难:限高令只在中国境内有效,日本银座的消费记录不在范围内

3. 朋友买单算赠与:如果王思聪的朋友们轮流请客,法律上完全合法

这是王健林给儿子留的“防火墙”。

第六章 一个时代的背后:我们从万达身上看到了什么

那个时代的逻辑很简单:

1. 政府卖地→房企借钱→建广场卖房→老百姓贷款买房

2. 房价永远涨→地永远值钱→房企永远能借到钱

现在这个循环被打破了:

· 95后不着急买房了:“租房不香吗?”

· 00后不爱逛商场了:“网购送到家不香吗?”

· 地方政府找新财源了:“数字经济不香吗?”

万达广场正在过时。现在的年轻人周末去露营、飞盘、Citywalk,谁还一定要去万达?

第七章 企业家精神的另一面

有人嘲笑王健林“赌输了”,但比起某些不负责任的老板,老王至少在做三件事:

1. 70岁还在开会还债

2. 没有转移资产跑路

3. 保住20万员工饭碗

他最近被拍到的照片,头发全白,但还在见投资人。这种“认栽但不下桌”的态度,或许才是真正的企业家精神。

尾声:广场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昨天我去家旁边的万达广场,一楼的优衣库在打折,三楼的电影院在放老片《让子弹飞》,门口广场上大妈在跳广场舞。

王健林的故事告诉我们:时代造就英雄,也终将告别英雄。当房地产的硝烟散去,我们看到的是更多元的经济生态,更理性的财富观念,和选择更健康的生活。

老王可以安心坐他的经济舱了——至少不用再担心下一个“小目标”何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