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 | 湖北涌动工业活力 奋力绘就制造强省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9-30 10:07  浏览量:1

夏末秋初,走进荆楚大地,一股澎湃的工业活力扑面而来:武汉经开区加速打造“世界车谷”;襄阳老河口的循环产业园内机声隆隆;骆驼集团在新能源赛道大步迈进。湖北,正紧紧围绕“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定位,以新质生产力的加速释放书写工业强省的生动篇章。

智能工厂造就“中国车谷”新速度

目前,记者走进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武汉经开区”)的东风集团岚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生产线上,焊装机器人与工人一同挥臂操作,电池模组精准嵌入车身。记者还看到,同一条生产线可同时装配4款不同车型。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加持”下,平均每118秒便有一辆整车下线。

“岚图汽车是东风汽车旗下高端智慧新能源品牌,岚图汽车武汉工厂是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已实现‘5G+’工业互联网全覆盖,四款车型混流生产。作为‘中国智造’的代表,2024年11月,我国首个年度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活动在岚图智慧工厂举办。目前,岚图已经打造了岚图FREE、岚图梦想家、岚图追光、岚图知音等车型,是产品布局最完整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岚图汽车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岚图汽车累计销量达56128辆,连续4个月销量破万。此外,岚图汽车还是最快走向全球的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于2022年扬帆“出海”,已进入挪威、荷兰、意大利等40多个国家,今年还将进入德国、法国,全面覆盖欧洲核心市场。

岚图汽车取得这样的成果,离不开“中国车谷”——武汉经开区完备的产业链。记者了解到,武汉经开区是中西部第一批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是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部所在地,也是“武襄十随”国家级汽车产业集群的核心承载区,集聚了10家整车企业、14座整车工厂及14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年均整车产销近百万辆。东风、岚图、猛士、奕派等品牌在这里加速创新。

“汽车产业是我省的支柱产业、龙头产业。当前,汽车产业发展已经进入深度重塑期。今年上半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围绕汽车产业多次调研把脉,明确提出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方向攻坚突破,全力支持武汉经开区打造‘世界车谷’,加快壮大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湖北省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今年上半年,武汉经开区举办了“中国车谷汽车品牌全球发布会”,与车企协同在海内外多个城市开展10多场汽车促消费活动,推出总额1亿元的车谷汽车消费券,上半年资金使用率达到50%以上,推动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0%。下半年,武汉经开区还将在全国东西南北10座重点城市举办“东风万里神州行”2025“车谷造”汽车品牌推介系列活动,推动“车谷造”从区域名片成长为全国知名品牌,为武汉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循环产业园激发绿色动能

老河口,地处汉江故道、汉水中游,因航运兴盛、商埠云集,有“天下十八口,数了汉口数河口”之美誉。

近年来,老河口市坚持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在襄阳市老河口市仙人渡镇循环产业园内的顺博铝合金湖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博公司”),记者看到一批批废旧铝材正被分选、熔炼,重新流向生产线,成为汽车零部件或建筑材料。据统计,今年1月至7月,顺博公司实现产值17.9亿元,同比增长29.1%。

顺博公司总经理方志斌介绍,顺博公司拥有47项专利,为长申合金、襄阳美利信、长源朗弘等汽车零部件企业实现就近配套,同时吸引上下游企业聚集。省内与我们形成产业关联的上下游企业已达50余家,四成的产品实现本地配套供应,实现原材料与废弃物的良性循环。

“我们园区已形成再生铅、再生铝、再生橡胶、再生塑料、再生纸、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拥有省级公共服务平台3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家,集聚循环经济企业46家。2024年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19.76亿元,同比增长16.12%;2025年1—7月,实现产值131.42亿元,同比增长17.8%。”仙人渡镇副镇长魏克多介绍,老河口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连续两年成功入围湖北省县域经济特色产业集群,今年更是获得了第九名的好成绩。

仙人渡镇循环产业园是老河口市绿色循环经济与智能制造融合发展的缩影。“如今,我市产业发展呈现‘规模扩大、质量提升、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在产业规模与产出上,全市智能制造(循环经济)规上企业达50家,完成产值占全市总产值的53.6%,支柱作用凸显,主导产品覆盖‘原材料—零部件—整机—装备’全链条。在技术与示范创建上,聚焦绿色化、智能化突破,现有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顺博合金)、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6家、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4家(顺博、飞来钟、和德、万柯),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8家,技术创新与示范能力持续提升。”老河口市政府副市长康祖全表示。

从街边修理铺到全球新能源“玩家”

近日,记者来到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骆驼股份”)位于襄阳市的新能源低碳产业园区内。厂区内干净明亮,透过参观走廊的玻璃幕墙,记者看到一块块低压锂电池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上产生。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骆驼新能源低碳产业园集成节能设计、绿色能源应用与智能管理系统,是一座高技术、高智能、高环境标准的智能化绿色工厂。项目总投资68亿元,占地约530亩,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正在试产,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可实现大规模生产,年产400万套低压锂电池和2GWh储能电池。二期项目投资35亿元,规划年产800万套低压锂电池和8GWh储能锂电池。

据骆驼股份总裁孙权介绍,骆驼股份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谷城县的一家街道电器修理铺,1980年改制后正式涉足铅酸蓄电池行业。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骆驼股份一路成长,并于2011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公司营业收入从2011年的30.68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55.92亿元,累计增长408.38%,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31%。

如今骆驼股份已成长为国内汽车低压电池龙头企业,连续12年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今年上半年,公司产值突破18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80亿元,同比增长6.6%;净利润5.4亿元,同比增长65.4%,上缴税费7.5亿元。孙权还告诉记者,公司正积极布局海外市场,计划到2030年实现海外销售额突破100亿元人民币。

“新能源是大势所趋。我们已拥有1154项专利,低压锂电产品配套宝马、奔驰等主机厂。”谈及发展战略,孙权说,为加快转型升级,2023年7月骆驼股份启动湖北襄阳低碳产业园项目,而作为转型核心载体的骆驼股份新能源电池襄阳有限公司就布局于此。“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将带动就业约2000人,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襄阳,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效应。”骆驼股份新能源电池襄阳有限公司副总裁孙光忠介绍。

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人表示,襄阳市已以骆驼股份协议为样本,推动全市33家重点龙头企业签订“一企一策”培育协议,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并同步推动其与比亚迪、赣锋锂业等龙头企业协同布局,形成从正极材料(湖北锂源磷酸铁锂)到电芯制造、系统集成的完整链条。未来襄阳市将继续通过“达产释能、技改提能、强链聚能”,支持包括骆驼股份在内的龙头企业壮大,推动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汽车制造的智能化、产业链条的延伸、龙头企业的壮大,共同汇聚成湖北工业的强劲动能。“6100万荆楚儿女将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向着建成支点聚焦聚力、加速奔跑!”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黎东辉说。在涌动的活力中,湖北正以更加稳健的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文|记者 赵 曦 □ 唐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