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得只剩下钱的国家,百姓摆地摊卖钱,成捆钞票放路边没人抢!

发布时间:2025-09-29 16:00  浏览量:1

谁能想到,非洲有个地方,地上堆着成捆的万元钞票,路人连弯腰都嫌麻烦。

更荒唐的是,这里人人“亿万富翁”,却连顿热乎饭都吃不上——这就是索马里兰,一个被“钱”困住的自治地区。

索马里兰位于非洲之角北部,北临亚丁湾,1991年因索马里内战宣布自治,至今未获联合国或任何国家承认。上世纪90年代末,当地政府为维持军队开支和民生补贴,让央行开足马力印钱。一开始印10先令、50先令的小面额,后来觉得“费纸”,直接印500、1000、5000先令的大钞。没了农业、工业的经济支撑,这些钱很快变成“纸”——2023年1美元能换18000索马里兰先令,2024年涨到22000,一张5000先令的钞票,连买半块面包都不够。

哈尔格萨的早市凌晨4点就开了,村民赶着牛车来,车上堆的不是粮食,是用渔网裹着的钞票。商贩把钱往地上一摊,旁边放台电子秤,喊着“称好的钞票,要多少挑”。最奇怪的是铁笼子,里面锁的是5000先令的“大钞”——这是当地唯一还能“值点钱”的面额,却要锁起来防偷?不,其实是没人偷,因为偷了也没用,买不到东西。

餐馆里的场景更离谱:顾客扛着半麻袋现金来吃饭,老板拿秤称一下,说“够了”,根本不用数。有次记者采访,老板说“昨天有个人扛了20斤钱,就为买份羊肉饭——要是数的话,得数3小时”。

当地百姓嚼的“卡特”树叶,是从埃塞俄比亚进口的,一斤要10美元。男人们聚在大棚里,把树叶塞进嘴里嚼,嚼得腮帮子鼓起来,说“嚼了就不饿,能熬到晚上”。可世界卫生组织说,长期嚼卡特会导致营养不良、口腔癌,甚至精神依赖,但他们没别的办法——饿比癌症更可怕。

哈尔格萨的骆驼市场是非洲之角最大的,每天早上5点,牧民牵着单峰骆驼来,一头健康的成年骆驼能换600美元,够买30袋进口面粉。有个牧民告诉记者“我家有5头骆驼,这是我们的‘银行’——要是生病,就卖一头换美元买药”。

为什么索马里兰的货币困局解不开?

① 主权没承认,货币没“根”。索马里兰不是主权国家,国际上没人认它的先令,没法和美元、欧元兑换,只能当“废纸”用

② 经济太单一,只有畜牧业。当地80%的人靠养骆驼、羊为生,没工厂、没种植园,印的钱没“实物”支撑,越印越贬值

③ 索马里联邦政府的挤压。2024年7月,索马里政府对电子交易收5%的税,索马里兰的移动支付平台Zaad用户少了15%——本来移动支付能省点扛麻袋的麻烦,现在税一收,大家又得扛着钱去换汇。

索马里兰的钱,是“主权缺失”的象征。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没有国际承认的后果——就算你印再多钱,也只是一堆纸。当地政府不是没想过解决,比如2010年想和索马里联邦政府谈货币统一,可谈了3次都没成,因为索马里政府要“收回主权”,索马里兰要“保持自治”。

现任索马里兰总统Muse Bihi Abdi,2017年上任,承诺“解决货币问题”。他鼓励发展移动支付,让Zaad平台用户从2017年的50万涨到2023年的120万;还推动骆驼出口到沙特阿拉伯,2024年骆驼出口额涨了20%。可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没有主权,货币永远是“废纸”,出口的骆驼换的美元,才是真正的“钱”。

有网友在视频下留言“看哭了,我们用手机扫码的时候,他们还在扛麻袋换美元——原来‘科技改变生活’,前提是有稳定的国家”。

要我说,索马里兰的故事不是“钱太多”的笑话,是“国家和百姓”的必修课。没有稳定的主权,再厚的钞票都是废纸;没有实在的产业,再大的数字都是空话。我们能用上移动支付、能吃热乎饭,不是因为“钱够多”,是因为国家稳、产业强——这才是最该珍惜的。

这事你怎么看?如果是你在索马里兰,会用半麻袋钱换一份羊肉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