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赞 塔大8400新生沙漠军训 这才是年轻人该有的硬核青春
发布时间:2025-09-28 16:41 浏览量:1
塔克拉玛干的青春课:8400名新生沙漠军训,为何能让人民日报点赞?
塔里木大学的新生军训,最近成了全网热议的焦点。当多数高校还在操场重复站军姿、踢正步时,这所扎根边疆的大学,直接把8400名新生拉进塔克拉玛干沙漠——40度高温下走12公里,还要完成实战课目。这波“硬核操作”不仅登上人民日报,更让网友争论不休:这样的军训,到底好在哪?
9月16日起,新生分批次进入沙漠,每批约680人。出发前的新疆手抓饭,起初被学生当作普通一餐,直到踩进流沙才懂其“续命”意义。塔克拉玛干的地表温度能烤熟鸡蛋,沙子钻进鞋里磨破袜子,每走一步都要对抗下陷的流沙,有学生坦言“一公里就累得想放弃”。
更具挑战的是实战课:匍匐前进时,滚烫沙粒往衣服里钻,皮肤像贴在炭火上;沙漠拉烟时,彩色烟雾下是汗湿的校服。但这条路线藏着特殊意义——70多年前,解放军1803名官兵从这里出发,靠啃树皮、喝骆驼尿,用18天走完1580里沙漠解放和田。教官讲这段历史时,不少学生红了眼,那个起初想退赛的女生,就是靠着“先辈能行我也能行”的念头,咬着牙走完了全程。
其实塔大的沙漠军训早有铺垫。作为“用胡杨精神育人”的高校,去年已小规模尝试,今年扩大到全体新生。校方的考量很明确:比起操场的机械训练,沙漠里的每一步都是思政课。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3年的报告显示,沉浸式体验式教育的效果是传统说教的3倍以上,学生对历史和精神的理解会更深刻。
学生的反馈印证了这一点。训练结束后,“累但值得”成了高频词。有学生说,以前觉得“扎根边疆”是口号,现在站在沙漠里才懂,那是先辈用脚踩出来的信念;还有人提到,男生帮女生背包、体力好的拉着体力差的走,这种互助比任何团建都实在。
网上的讨论也很有代表性。有人担心安全问题,这确实是沙漠活动的重点;但更多人点赞这种“反套路”军训。教育部曾提出,军训要“强化国防观念、培育战斗精神”,塔大显然做到了——它没有停留在队列动作,而是让学生在极限环境里体会“坚持”和“团结”,这正是青春最需要的品质。
8400名新生或许没意识到,这段沙漠经历会成为人生的“精神锚点”。就像胡杨在沙漠里扎根,经受过风沙洗礼的他们,未来面对困难时,大概率会想起那个40度的下午:脚下是滚烫的沙,身边是加油的伙伴,前方是先辈走过的路。这样的军训,无关形式,只关成长——这大概就是人民日报点赞的原因,也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 上一篇:候选人名单公示!
- 下一篇:大自然给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