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鸟引“火”上身 安踏集团“多品牌”再受审视
发布时间:2025-09-27 03:35 浏览量:1
中经记者 许礼清 北京报道
一场在喜马拉雅山脉绽放的烟花,不仅让户外品牌始祖鸟引“火”上身,也将安踏集团推至舆论风口。
近日,始祖鸟品牌联手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燃放艺术烟花《升龙》,一场艺术和商业的联动,却在社交平台上引发轩然大波。海拔5500米的脆弱生态系统与绚丽的烟花秀形成的鲜明对比,瞬间点燃了公众的愤怒。
随后,品牌方始祖鸟删除相关视频,并发表致歉声明,但仍未平息舆论,其专业户外的形象受到冲击。受此事件影响,安踏体育股价出现波动。9月22日,安踏体育开盘即下跌超4%,收盘跌幅有所收窄,报94.65港元/股,市值较前一交易日蒸发58亿港元。9月25日,安踏体育以94.00港元/股开盘,报收92.85港元/股,总市值2607亿港元。《中国经营报》记者联系安踏方面,截至发稿,对方尚未就此事公开表态。
多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此次烟花事件与始祖鸟“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品牌理念相悖。同时,尽管安踏集团保持沉默,但显然已被殃及,未来其“买买买”步伐或许需要放慢。
烟花秀点燃舆论风暴
近日,始祖鸟与艺术家蔡国强合作的《升龙》艺术烟花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绽放,而这场“炸山”运动却引发强烈舆情。9月19日,多个与该事件相关的话题冲上各大平台热搜。截至目前,在微博平台,记者以“始祖鸟”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与之相关的热搜多达10余个。
9月21日,日喀则市官方微信公众号“云端珠峰”发布情况通报称,已成立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后续将根据核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同日,始祖鸟、蔡国强工作室在社交平台发布致歉信。
始祖鸟在致歉信中称,对艺术表达边界评估要更专业、对自然要更谦卑。承诺在政府监管下,配合团队复核项目生态影响,邀第三方评估并依结果补救,同时推进藏地环保计划与文化公益项目。
始祖鸟在海外版致歉信中称,对青藏高原烟花表演深感遗憾,此行为与品牌环保价值观及期望不符,郑重致歉。同时,还提到“正与相关艺术家和中国团队沟通,调整工作方式避免类似情况”。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始祖鸟两封道歉信不仅未能平息舆论,还引发“二次危机”。不少网友认为这样表态不仅“双标”,且“相关艺术家”“中国团队”等字眼透露出“甩锅”意味。同时,作为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体育的大股东,安踏集团也并未及时作出回应。这也加剧了部分网友的不满,#始祖鸟成炸山鸟安踏岂能装睡#的话题冲上热搜榜。
与此同时,户外品牌纷纷下场。例如拓路者发文称:“从自身做起践行无痕山野理念。”骆驼则直接写道:“骆驼不点烟花,只燃烧对自然的热爱。”
对于此次事件引发的一系列舆论,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始祖鸟的品牌资产长期建立在“专业、环保、敬畏”的价值三角上,烟花活动的震撼很快被更深层的质疑所取代。网友的抨击并非出于对美的否定,而是对“以自然之名破坏自然”这一悖论的本能反感。
“在神圣的雪山之巅绽放,本质上是一种对自然的‘入侵’与‘标记’,而非融入或对话。这与始祖鸟长期宣传的‘与自然共生’理念形成尖锐对立,构成了一种品牌叙事的‘自我背叛’。当一个标榜环保的品牌作出可能破坏环境的行为时,其‘道德溢价’瞬间崩塌,消费者的情感背叛感远超普通产品缺陷。这种价值观层面的失信,是导致舆论发酵失控的根本原因。”江瀚说。
在鞋服行业专家马岗看来,这个事件值得行业的所有企业借鉴,过去大家做营销活动时,更多的是评估营销活动对受众的影响和对社会的一些积极反馈,反而忽略了对社会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从专业户外到“中产标配”
从各个业内人士的解读来看,这场烟花秀最为割裂的就是,一个资产长期建立在“专业、环保、敬畏”上的户外品牌跑去“炸山”,严重背离其品牌价值观,让人匪夷所思。但记者梳理了始祖鸟近年的发展,或许可窥探一二缘由。
2019年2月,安踏联合方源资本、Anamered Investment及腾讯组成投资者财团,合计斥资4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60亿元)并购芬兰顶级体育用品集团亚玛芬体育,其旗下拥有始祖鸟、萨洛蒙、威尔胜等品牌。
在安踏集团的多品牌矩阵中,始祖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战略位置,其在登山、户外等垂类领域深耕多年,收购亚玛芬体育以后,安踏可以快速覆盖其专业领域。并借此进一步打开欧美市场,并与安踏主品牌形成“双轮驱动”,加速全球化。
不过,显然安踏集团对于始祖鸟的期待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专业户外品牌。而安踏也确实擅长将国际品牌价值落地中国,进行本土化运营。例如 斐乐就是安踏操盘的经典案例,2025年上半年,斐乐收入同比增长8.6%至141.8亿元。
马岗告诉记者,从早期安踏收购斐乐来说,安踏对斐乐经过了漫长的改造,产品策划、产品运营人员、店铺选址一系列都是以事业部的机制从头到尾操盘。在始祖鸟的运营上,安踏也借鉴了斐乐成功的一些经验,对整个品牌全方位重新规划和落地。
时尚产业独立分析师、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也表示,尽管安踏在收购亚玛芬体育后,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其自主决策权,但其本土化经营还是与安踏集团高层决策密不可分。
“近年,始祖鸟逐渐向高端奢侈品和时尚定位转变,其消费人群也从专业户外人士变成高级管理人员、商务人士等,甚至有着‘中产标配’的称号。这或许也导致其营销活动容易忽略‘专业、环保’等理念,而重视高端化形象塑造。”程伟雄说。
例如,近年,始祖鸟与奢侈品牌Gucci联名遭疯抢,携手日本艺术家村上隆推出限量款等,都是通过艺术化、奢侈品化破圈。
不过,马岗表示,从以往营销成果和产品市场表现看,安踏对始祖鸟品牌的运营成效是非常喜人和成功的。
亚玛芬体育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3.46%、约27.08亿美元。其中,大中华区收入8.56亿美元,同比增长42.4%;亚太地区营收3.11亿美元,同比增长46.7%。二季度,始祖鸟所在的技术功能性服饰部门营收5.09亿美元,同比增长23%。
收购狂飙后的运营挑战
2009年,安踏以6亿港元收购亏损中的斐乐中国业务;随后陆续与迪桑特、可隆成立合资公司,控股其大中华区业务;2019年联合财团收购亚玛芬体育,将始祖鸟、萨洛蒙等高端户外品牌纳入麾下;2023年收购女性运动品牌MAIA ACTIVE;2025年4月,安踏以2.9亿美元全资收购德国户外品牌狼爪,进一步补全户外大众至中端价格带。
通过成功操盘多个国际品牌落地中国,也使得安踏业绩持续增长。根据2025年上半年财报,安踏集团营收达到385.4亿元,同比增长14.3%;经营利润达101.31亿元。
一场烟花秀,却将安踏再度推至聚光灯下,其多品牌战略也备受审视。在“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下,安踏通过一系列“买买买”构建了覆盖多个细分市场的、庞大的品牌帝国,然而收购后如何进行品牌定位和运营管理,如何真正发挥国际品牌的价值?
马岗告诉记者,在运营上用事业部或独立公司对每个品牌进行重新塑造,这是安踏在做新品牌收购之后一个很重要的经验。
“此次烟花事件对蔡国强和赞助商始祖鸟的影响相对较大。对于主品牌安踏来说,影响还是比较有限,毕竟两个品牌是隔离的。不过从某种角度来讲,此次事件对安踏并非全然坏事。安踏最近几年大踏步前进,节奏很快,有点过于激进,也许要短期停顿一下,全面审视自身。短期的停顿和休整,让后面更好前进。”马岗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亚玛芬体育大中华区CEO姚剑辞任,赴任安踏体育新收购的户外品牌狼爪,而新任总裁马磊上任仅两月,此前在中乔体育、滔搏体育及阿迪达斯有过任职经历。
程伟雄表示,此次事件之后,安踏集团的“买买买”步伐要考虑放缓。收购国际品牌之后,要培养相应的运营管理团队,且不能慢于收购企业或品牌的速度,对于所收购品牌的原创精神文化和内涵要有专业深度理解。因此,投资后的管理和长期运营理念很重要,不能单独看短期的业绩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