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营收增速跌至9.1%,飞天破价纪念酒疯抢,禁酒令下还能硬撑吗
发布时间:2025-09-26 21:33 浏览量:1
前阵子茅台新出的五星纪念酒火了,一瓶酒就要卖到上千元,而且还整出一个限量销售,开抢两分钟就被一扫而空。
这事儿让不少人纳闷,不是5月18日“史上最严禁酒令”出来后,大家都喊高端白酒要凉吗?怎么茅台还能卖出这阵仗?
直到茅台半年报一公布,才算把谜底揭开一角,表面看营收893亿、净利润454亿,数字挺唬人,可细究起来全是门道,这是茅台10年来第一次营收增速跌到个位数,才9.1%。
更有意思的是,一季度还没禁酒令时增速能到10.54%,二季度直接掉到7.28%,连年度9%的目标线都没守住。
一边是高价纪念酒被疯抢,一边是业绩增速“刹车”,连飞天茅台的市场价都从2170元跌到1885元,跌破了守了多年的2000元心理防线。
要是把时间往回拨几年,茅台的业绩从来都是“稳如泰山”。
2020年疫情刚爆发,整个消费市场一片低迷,它上半年营收439亿还能保持两位数增长。
2023年疫情结束,更是以695亿营收、超20%的增速迎来强势反弹。
可今年禁酒令一落地,情况立刻变了,一季度营收506亿,增速10.54%还算稳住,到了二季度直接掉到387亿,增速只剩7.28%。
要知道,9%是茅台自己定的年度增长目标,二季度这数据等于直接“拖了后腿”,也难怪市场开始慌。
更直观的变化在价格上,飞天茅台作为茅台的“基本盘”,过去不管市场怎么波动,500ml装的价格从没低于过2000元。
这2000元不是随便定的,是这么多年市场、渠道商和茅台品牌一起筑起来的“心理防线”。
可现在呢?三个月时间跌了285元,跌到1885元,等于把这道防线给捅破了。
有人说这只是短期冲击,可别忘了,这次禁酒令针对的是政务消费,而茅台早年可是靠政务消费撑起半壁江山的。
虽然这些年一直在转型,但政策的冲击力还是立竿见影,就像原本平稳行驶的车,突然踩了脚急刹,就算底盘再稳,也得晃一晃。
很多人看不懂,既然业绩增速放缓、飞天降价,为什么7000块的纪念酒还能卖这么快?
其实这里藏着茅台最核心的优势,它从来不止是瓶酒,更是“商品+收藏+金融”的混合体。
在消费端,喝茅台是身份的象征,商务宴请、重要家庭聚会,摆上一瓶茅台总没错。
但在投资端,茅台就是“液体黄金”,你见过哪个消费品能像茅台这样,放得越久越值钱?
15年、30年的老酒,价格能比新酒翻好几倍,就说八二年的三大茅台,当年卖11块,40年后在保利拍卖会上直接拍到37950元,翻了3450倍!
这几年经济波动大,不少人想找避险资产,茅台就成了选项之一。
它的价格长期跑赢CPI,就算市场不稳定,老酒的价格也能扛住。
这次纪念酒抢疯,本质上不是大家突然爱喝酒了,是很多人把它当成了“硬通货”,觉得限量款以后还能升值,买回去不是喝的,是等着保值的。
而且茅台早就在悄悄转型消费场景了,白酒专家蔡雪飞做过研究,2012年的时候,茅台的政务消费占比超过40%,可到2025年已经降到不足1%。
这些年它一直在把重心转到商务宴请、家庭消费和个人收藏上,等于提前给政务消费“断舍离”了。
这次禁酒令虽然有冲击,但没伤到底子,就是因为早就完成了转型。
这次禁酒令,看似是针对整个高端白酒行业,实则是加速了行业洗牌。
茅台虽然增速慢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9%的增速在行业里还是顶尖水平,可那些中小酒企,日子就难过多了。
先看一组数据,2024年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总营收4422亿元,同比增长7.3%。
看着还行对吧?可里面分化特别严重,像茅台、五粮液这些CR6头部企业,它们的利润总额占整个行业的86%,比2014年的55%整整提高了3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大部分利润都被头部拿走了。
反过来,不少小酒企去年营收下滑超过35%,净利润跌了七成以上。
到了2025年上半年,情况更糟,有些中小酒厂连生存都成了问题。
以前还能靠区域市场、低价策略活下来,现在政策一收紧,消费者也越来越理性,连传统旺季都没了“旺季的样子”,它们根本扛不住。
这就像打麻将,政策是裁判,一出手就把不会玩的、牌不好的直接清场。
茅台、五粮液这些老手,就算手牌不如以前,换个打法照样能胡牌。
它们有品牌、有渠道、有资金,就算增速放缓,也能靠规模和收藏属性稳住基本盘。
可中小酒企呢?没有品牌溢价,又没法像茅台那样做收藏市场,只能靠走量。
现在政务消费没了,商务消费又被头部企业抢着分,普通消费者又更认大牌,它们连喝汤的机会都少了。
所以不是白酒行业凉了,是玩法变了,以前是“群雄逐鹿”,现在是“强者恒强”。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是,茅台接下来该怎么办,是咬牙把飞天茅台的价格拉回2000元,还是继续推纪念酒赚收藏的钱,要不要试着讨好年轻人,推出更年轻化的产品?
先说说价格的事儿,2000元是茅台的心理防线,跌破之后肯定想拉回来。
可怎么拉,靠渠道管控,还是靠减少供货,难,现在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加上禁酒令的影响,就算渠道想抬价,也得有人买账才行。
要是强行抬价,反而可能让消费者转去买其他高端酒,得不偿失。
再说说纪念酒,这次五星纪念酒卖得好,不代表以后每次都能成。
茅台这一段时间内,更是不断的推出一些纪念酒的系列,这样一来,限量款的酒瞬间就不受消费者喜欢了,这样一来价格就卖不上去了。
而且纪念酒的受众是收藏者,不是普通消费者,没法撑起日常营收,只能当“锦上添花”,不能当“救命稻草”。
目前做关键的其实还是茅台能不能受到年轻人的喜欢,现在的市场年轻人的比例要占一大半。
不过从一些数据来看,很多现在的年轻人并不是很喜欢喝酒了,他们大多数人更加的偏向于低度数的酒,像一些果酒什么的就很受欢迎,如果茅台不在更新自己的产品,那么未来的路将会越来越难走。
这些年茅台也试过推出低度茅台、联名产品,可效果一般,不是年轻人不买账,是茅台的“老大哥”形象太根深蒂固,年轻人觉得喝茅台有距离感。
或许茅台可以换个思路,不用急着让年轻人喝茅台,先让年轻人了解茅台。
比如做一些文化IP,讲老酒的故事,或者和潮牌、文创合作,拉近和年轻人的距离。
等年轻人慢慢接受了这个品牌,再推出适合他们的产品,可能效果会更好。
其实不管怎么选,茅台面临的核心问题都是“平衡”,既要稳住老客户,又要吸引新客户;既要保住金融属性,又不能丢了消费属性,既要应对政策变化,又要在行业洗牌中保持优势。
这次禁酒令只是个开始,以后白酒行业只会越来越规范,靠政务消费、靠炒作价格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说到底,茅台还能不能继续稳稳地坐稳自己“白酒一哥”的位置,还是一个未知数,这就要看它后期能不能跟得上时代的进步了,会不会把这个老品牌,重新翻新一下,做出更符合市场的需求的商品。
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买的并不单单只是酒,买的是一种对于品牌的一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