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寻根敦煌万里之长!以“万里精神”致敬千年文化!
发布时间:2025-09-26 16:21 浏览量:2
本文编辑:
9月19日,央视新闻《中国经济引力场》栏目走进敦煌,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与央视主持人李京京展开横跨千年的时空对话,在敦煌开启了一场文化溯源之旅。
敦煌,作为万里长城西端的起点,承载着两千余年边防与文化交流的历史厚度,与长城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的时空纵深。
魏建军:我们来长城玉门关,是寻根之旅
长城汽车与长城同名,对魏建军本人而言,这场文化溯源之旅需有特殊的意义。千年前,无数商贾、使臣、探险者仅凭双脚或骆驼,从这里踏上通往远方的丝路征程。他们怀揣梦想与勇气,在风沙弥漫中开拓未知,这份不畏艰难、敢闯敢试的探索精神,历经千年依然震撼人心。
万里之长,是长城之长。这份“长”既是地理意义上的绵延万里,更是文明传承的源远流长。魏建军感慨:“我们来长城玉门关,是寻根之旅。”
敦煌,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历史上就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中国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在汽车文化建设上仍处于起步阶段。魏建军清楚地认识到,真正的汽车强国,不仅要有销量和规模,更要形成独特的汽车文化生态。
“我们不仅要造好车,更要培育中国的汽车文化。”魏建军表示,这是中国汽车人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从携手央视致敬敦煌文化,推动敦煌拉力赛复兴,到以技术致敬都江堰千年智慧,再到深入敦煌助力越野文化建设,魏建军正以一系列务实行动,履行着中国汽车人的使命与担当。
正如魏建军所言:“古人凭借双脚和骆驼就能走出丝绸之路,今天的中国汽车人更应有探索未知的勇气。”
他将敦煌“探索、自信、坚守、传承、融合共生”的万里精神注入长城汽车钢铁与智能的产品中,让每辆车都成为移动的文化符号。
在探索方面,长城汽车锚定底层技术突破,在能源与智能化领域构建全产业链自主布局,推动中国汽车技术从“引进来”向“走出去”跨越。自主研发的4.0T V8发动机打破外资在大排量高端发动机领域的垄断!
现在的长城,实现了发动机、变速器、电池等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构建“七国十地”全球研发格局。
在坚守精神层面,魏建军明确表态:“长城汽车要耐得住寂寞,要守住底线,要做到绝对的诚信,遵守秩序。”
文化自信方面,长城汲取敦煌之美,魏建军坦言,历经千年,从灵动飘逸的飞天,到独具特色的雷公鼓,莫高窟的每一处细节,都生动诠释了何为“万里之美”。
坦克500“敦煌绿”取色于中国青绿山水巅峰之作217窟,历经10万次色漆筛选,将千年矿物颜料的温润质感与现代车漆技术融合。
不仅是传承千年文化积淀的传统色,更是代表锐意进取的希望色,正如那些曾经穿越沙漠的骆驼商队,如今的长城汽车正带着东方智慧与美学,驶向世界舞台。
而“融合共生”是万里精神的底层逻辑,也是长城汽车全球化战略的核心。从敦煌的文化交融到全球的产业共生,长城汽车正以行动诠释这一理念。
在巴西,长城汽车建立了占地120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2025年8月正式投产,初期年产5万辆。这不仅是中国汽车的产能输出,更是技术与文化的融合共生,为当地带来就业与税收,实现真正共赢。
正如魏建军所言:“长城代表着中国,我们的产品走向海外,责任重大。” 这种全球化思维,与敦煌历史上多元文化交融的开放特质一脉相承。
值得一提的是,长城汽车对敦煌的致敬不仅停留在理念层面,更转化为实际行动。
敦煌治沙人构建了 “五位一体”防沙体系:栅栏阻沙带、植物固沙林带、草方格固沙带、砾石压沙带和A字型尼龙网沙障。这一体系为莫高窟筑起立体防护网,守护着千年文明存续的根基。
魏建军在听闻治沙人的故事后,当即决定捐赠基金和长城炮用于治沙工作。全新治沙工作车长城炮的到来,将现代工业能力转化为守护莫高窟的实际力量。
现在长城汽车35年如一日对技术的深耕。企业年均研发投入超百亿元,建成国内领先的环境风洞试验室,以长期主义应对产业变革。
写在最后:
月牙泉畔,现代工业与古老文明的交融刚刚开始。长城汽车的敦煌之行,不仅是一次品牌营销活动,更是中国制造业文化觉醒的信号。
魏建军的敦煌之行,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开始从单纯的规模竞争,转向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当坦克车队在敦煌的沙丘上留下车辙,那不是简单的越野体验,而是中国汽车文化破土而出的声音。
敦煌很美,希望你我都有机会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