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持刀伤人后跳楼:为何带刀上学?为何跳楼?悲剧根源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09-26 16:24  浏览量:2

本文字数约:3298 字

阅读时间约:6 分钟

本文章节:

01、一场少年伤人与自杀的双重悲剧

02、悲剧真正的根源是叠加性心理创伤

03、父母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一个才10多岁的中学生,觉得同学嘲笑了自己,竟然从书包里抽出尖刀,砍向同学,最后跳楼自杀身亡!

今天(9月26日),广西东兴市调查组发布公告,通报了一起学生伤人后跳楼事件。

官方通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许某某持刀砍伤了同学,这固然有重大责任;

可他自杀身亡了,他父母失去了养育多年的儿子,悲痛欲绝;

毫无疑问,这又是一起人间悲剧!

很多网友说,许同学因为跟同学发生了一些矛盾,就那么极端,连自己的命都不要了,“这孩子太冲动了”,“这孩子太脆弱了”,“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

这种看法是偏颇的。

许同学的极端行为不是一时脑子发热,也不是玻璃心;

而是他早就遭受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他心里早就痛苦、压抑、恐惧、不想活了!

以下结合精准心理学的高效知识,深入分析这个悲剧背后的真正根源。

我们不是蹭热点,不是吃“人血馒头”,而是希望能令更多大众、尤其是为人父母者看清事实背后的真相,吸取惨痛教训,避免人间悲剧发生在自己和家人身上!

01、一场少年伤人与自杀的双重悲剧

事发当天下午,许某某认为3名同学嘲讽他,拿扫把追打他们。班主任及时制止,对双方都进行了批评教育。

但到了晚自习,双方的冲突再次爆发。

许某某从书包拿出尖刀,砍伤了其中一位同学,然后跑到教学楼4楼,翻越栏杆一跃而下,经抢救无效后身亡。

东兴中学,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网友猜,兔子急了也会咬人,许某某会不会遭到了校园欺凌、语言霸凌,才会这么极端?

但调查组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未发现许某某在校期间受到其他学生欺凌”。

既然不存在校园欺凌,那许某某的反应怎么会那么大?那3名同学到底有没有嘲笑他?

这3名同学当时在说什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而且,这不是最关键的。

最关键的是——无论如何,在许某某的心里,他们就是在嘲笑自己!

这说明,许同学肯定遭受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出现了偏执型人格异常,内心敏感、多疑、压抑、缺乏安全感,很容易从负面角度理解别人的一言一行。

那3名同学有可能真的嘲讽了他,但也有可能只是不经意地闲聊,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

不管别人的出发点是什么,但在许同学看来,这就是在嘲讽自己!

而且,他以前极有可能被嘲笑过,这激活了他过去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所以,他立马感到愤怒,拿起扫把就打,幸好老师及时出现,让他暂时恢复了部分理性。

可到了晚自习,他跟同学又发生争吵了,再次把他深深地刺痛了。

这时候,正好没有老师出来救场,而且可能老师在也没用。许同学大量的心理创伤被激活了,情绪大爆发,彻底失去了理性,极端地报复、然后自杀!

02、悲剧真正的根源是叠加性心理创伤

许同学自杀不是为了逃避伤人的责任,也不是一时惶恐;

而是他早就想过自杀千百遍了,在他纵身一跃的那一刻,他的痛苦到达了极点,再也承受不了!

还有,他觉得被同学嘲讽是在事发当天下午,到了晚自习,他就从书包里拿出了刀。

在调查组发布的调查结果里,并没有他中途离开学校、准备刀具的过程。

也就是说,那把刀是他早就放在书包里的,至少有可能已经带着上学一段时间了。

那么问题来了:好好的一个中学生,为什么要带刀上学?

他要用刀做什么?他怕什么?

从这个细节就能看出,许某某是长期、严重缺乏安全感的。他觉得自己可能会遭遇可怕的事,所以带着刀保护自己,这样能带来一点点安全感。

那他为什么会这么缺乏安全感,为什么会那么痛苦?

因为他遭受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可能来自原生家庭,也可能来自学校、互联网,或其他经历。

此图为AI生成

有一位系统化接受过3PT(精准精神心理病理性记忆修复)的双相障碍患者小虹,她也有强烈的不安全感。

小虹到人多的地方就会警觉,出门会随身携带一把刀,就连睡觉,枕头下也要放着刀。

我们进入她的内隐记忆层面后,精准地发现,这背后有很多叠加性心理创伤。

其中一个心理创伤是小虹从小在家就跟着爸妈看央视“法治在线”,里面的血腥、紧张的犯罪情节,把她吓得不轻。

所以,我们知道悲剧的真正根源。

有些网友还觉得奇怪——就算许某某受了委屈,自己解决不了,他完全可以找老师、找父母求助,至于拿刀砍人吗?至于跳楼自杀吗?

网友有这样的疑惑,可以理解;但这也反映出,其实很多人并不理解这部分青少年的心理。

很多青少年觉得非常痛苦、委屈的时候,其实也鼓起勇气跟父母说过,发出过求助信号。

但他们的父母要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么简单几句话敷衍下孩子;

要么强迫孩子自行解决,要么把孩子臭骂一顿,“就你事多”,“你怎么那么不省心”,“你搞不定的话就别回来见我”……

面对这种回应,孩子很快就会对父母关闭心门——说了也没用,反而会挨骂,那何必再说?

许某某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他早就不想对父母说什么了,有苦自己吃,有难自己受,强烈的负性情绪不断积压在他心里,他内心早就生病了!

所以,他选择轻生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蓄谋已久”。

同学的“嘲笑”、他和同学发生的冲突,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导火索,而不是他自杀的全部原因。

他拿刀伤人,也是大量叠加性心理创伤被激活后的激越状态,是他严重缺乏安全感的体现。

03、父母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从现有的报道和调查结果来看,许某某极有可能没去国内主流精神科就诊过,也没有被诊断过。

甚至,他父母都不知道孩子的内心已经千疮百孔了。

按照目前主流精神医学的诊断标准,尤其是最新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许某某符合C-PTSD(复合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

他实际上有C-PTSD的2个核心特征:一是遭受过中等程度的心理创伤;二是对他来说,这种心理创伤无法逃脱。

很多网友看到这个悲剧后,把关注点放在了“学校管控不严,让学生有机会把刀具等危险物带进校园”,或者是“校园心理体检力度不足”这些问题上。

这些问题固然存在,固然重要,也固然要重视和解决。

但是,大众更应看到更主要的问题——父母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孩子出问题了,最大的根源在于原生家庭系统。

此图为AI生成

上面分析了,许某某早就有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了,有强烈的轻生念头,但他的父母并没有足够重视。他们甚至可能以为孩子只是青春期叛逆。

所谓的“青春期叛逆”也有真假之分,很多父母认为的“叛逆”,其实是精神心理障碍的征兆。

而精准心理学已经颠覆性地发现了精神心理领域的第一性原理:

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精神障碍、严重精神障碍的主要根源都是后天的病理性记忆;

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同一回事,是病理性记忆不断累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而病理性记忆至少包含3部分:叠加性心理创伤、叠加性心理渴求、不良的归因模式。

所以,我们可以深入地了解青少年的心理活动规律,并看清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的真正根源。

如果许同学的父母能掌握精准心理学的高效知识,及时帮助孩子解决心理根源上的问题,实现早发现、早重视、早干预,悲剧就不会发生。

再往前推一步:

如果许同学的父母早就掌握精准心理学的高效知识,学会真正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许同学就不会出现精神心理问题,他会是一个心身健康的孩子!

所以,精准心理学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真的特别重要!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孩子是父母的亲骨肉、心头肉,一旦孩子没了,父母无疑是最可怜、最痛苦的人!

父母一定要懂得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主动掌握精准心理学的高效知识,学会识别孩子潜在的精神心理问题,尤其是“微笑型抑郁症”。

父母还要懂得真正科学、有智慧的家庭教育方式,避免在无意间对孩子造成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更没有时光机,父母要及时行动,别等到孩子发生悲剧才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