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鼠疫识别与医院感染防控

发布时间:2025-09-25 15:46  浏览量:1

什么是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啮齿动物中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疫鼠、疫蚤传染给人而引起人间鼠疫。人间鼠疫具有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传染性强、流行广的特点,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和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

一、鼠疫是如何感染的?

1.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都可作为鼠疫的传染源。主要是鼠类和其他啮齿动物。

2.黄鼠属和旱獭属为主要储存宿主。

3.褐家鼠、黄胸鼠是次要储存宿主,但却是人间鼠疫的主要传染源。

4.其他如猫、羊、兔、骆驼、狼、狐等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5.各型患者均为传染源,以肺型鼠疫最为重要。败血症型鼠疫早期的血液有传染性。腺鼠疫仅在脓肿破溃后或被蚤叮咬时才起到传染源作用。

二、传播途径

1.动物和人间鼠疫的传播:动物---跳蚤---人,蚤叮咬,经血传播,多为腺鼠疫。

2.呼吸道飞沫传播:人肺鼠疫患者/动物呼吸道分泌物--空气飞沫---人,经呼吸道传播肺鼠疫。

3.其他传播途径:

(1)动物皮毛时鼠疫菌进入创口而感染,或吸入带菌皮毛中的尘埃感染。

(2)取食未充分煮熟的染疫兽肉,经消化道感染。

(3)染疫动物随运输工具传播。

(4)实脸室感染。

三、人群易感性

1.人对鼠疫没有自然免疫力,所有人群 (不分种族、性别、年龄)普遍易感。

2.职业关系较密切,狩猎、疫区放牧、屠宰等职业易感染发病,其他类职业较少见。

3.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4.预防接种可获一定的免疫力,而降低易感性。

四、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一)隔离坚持就地、就近原则,对疑似和临床诊断病例单人单间隔离;确诊病例可多人同室隔离。对直接接触者单人单间隔离状态下进行医学观察9天,其中曾受预防接种者应医学观察12天。

(二)个人防护凡接触鼠疫或疑似鼠疫患者的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房应着相应个人防护装备,主要包括隔离衣、医用防护口罩、手套、鞋套或靴套等。行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应加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屏。同时,严格执行个人防护装备的穿脱顺序,注意手卫生。

(三)患者转运对鼠疫或疑似鼠疫患者的运送应使用专用车辆,并做好负责运送人员个人防护和车辆消毒,常压车辆运输中注意通风。

(四)消毒

1.日常清洁消毒。

2.终末消毒。

(1)室内环境物体表面与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可用含氯消毒液行擦拭消毒。 室内空气消毒:可用过氧乙酸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2小时;或采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消毒,照射时间≥30分钟。

(2)污染物品的消毒。一般耐热耐湿的污染物品,可煮沸15分钟;也可使用高压蒸汽或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需要洗涤的物品,先用含有氯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按照常规洗涤程序进行。 不能使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或压力蒸汽消毒的仪器、设备和物品采用甲醛或用环氧乙烷熏蒸消毒。使用其它消毒产品参照产品说明书。

(3)排泄物分泌物的消毒。具备传染病污水处理系统的医疗机构,可直接倒入下水道。不具备传染病污水处理系统的医疗机构,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应有专门容器收集,用含氯消毒液浸泡2小时,消毒后排放。

(4)医疗废物应焚烧处理或交由取得当地集中处置废物资质的机构集中无害化处置。

(5)尸体处理。因患鼠疫死亡的病人尸体,应由治疗病人的医疗机构或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消毒处理。首先用5000 mg/L过氧乙酸液或5000 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过的棉花堵塞口、耳、鼻、肛门、阴道等自然孔穴,再用上述消毒液喷洒全尸,然后再用浸泡过上述消毒液的被单或其他布单严密包裹尸体后,应立即就近火化;不具备火化条件的农村、边远地区或民族地区,可选择远离居民点500 m 以外,远离饮用水源50 m 以外的地方,将尸体在距地面2 m 以下深埋,坑底及尸体周围垫撒3 cm~5cm厚的漂白粉。

①发热要问三句话包括:您周围的人还有发热的吗?您发热前接触过发热的病人吗?您发热后接触您的人有发热的吗?

②发热关注三件事:白细胞、肺炎、淋巴结。

③鼠疫高危几件事:牧区、职业和宠物;老鼠、旱獭、狼和野羊。

⑤鼠疫防控三句话:隔离、甄别、快报告。

⑥鼠疫处置三部曲 :隔离、采样加治疗。

⑦鼠疫防护:口罩、帽子、隔离衣、手套、防护眼镜。

⑧鼠疫治疗:首选链霉素或庆大霉素,可加多西环素和左氧氟沙星。

六、牢记鼠疫十二不准:

①不准有发热(病史)和/或淋巴结肿胀(疼痛)的就诊患者随便离院;

②不准有不明原因发热、急起高热、白细胞剧增等可疑症状的患者转院及出院;

③不准有不明原因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肿胀、剧烈疼痛并出现强迫体位等可疑症状的患者转院及出院;

④不准有不明原因重度毒血症、休克综合征等可疑症状的患者转院及出院;

⑤不准有不明原因咳嗽、胸痛、咳痰带血、咯血等可疑症状的患者转院及出院;

⑥不准有不明原因重症结膜炎并有严重的上下眼睑水肿等可疑症状的患者转院及出院;

⑦不准有不明原因血性腹泻,并有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综合征等可疑症状的患者转院及出院;

⑧不准有不明原因皮肤剧痛性红色丘疹,形成血性水疱等可疑症状的患者转院及出院;

⑨不准有不明原因剧烈头痛、昏睡、颈部强直、谵语妄动、脑压高、脑脊液浑浊等可疑症状的患者转院及出院;

⑩不准有发病前10天到过动物鼠疫流行区且未解除隔离的患者转院及出院;

⑪不准有发病前10天内接触过来自鼠疫疫区的疫源动物、动物制品,进入过鼠疫实验室或接触过鼠疫实验用品且未解除隔离的患者转院及出院;

⑫不准有发病前10天内接触过具有①-⑨临床特征的病人且未解除隔离的患者转院及出院。

小结

1.一号病:鼠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居40种法定传染病之首。

2.两类传染源:染疫动物和肺鼠疫患者。

3.三种常见类型: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

4.三种传播途径:昆虫媒介传播、直接接触传播和空气飞沫传播。

5.“三不”预防措施:不私自捕猎染疫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产品出疫区。

6.“三报”预防措施:报告病死老鼠、旱獭;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突然死亡病人。

7.四步检验:染色镜检、细菌培养特性、噬菌体裂解试验和动物实验初步判定鼠疫菌。

8.五大特点:发病急、病程短、传染性强、传播快、病死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