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丨宋拓九成宫醴泉铭

发布时间:2025-09-23 19:32  浏览量:1

《善本碑帖精华·宋拓九成宫醴泉铭》

(上海图书馆藏龚心钊旧藏本)

江吟 主编

西泠印社出版社

开本:8开

ISBN 978-7-5508-4828-3

定价:498.00元

(本文节选自仲威老师为本书所写题解。因篇幅限制删节了原文中部分碑帖相关的掌故与细节,感兴趣的读者请移步册末题解。仲老师撰文娓娓道来,兼具趣味性与学术学术性,推荐阅读!)

本次出版的《宋拓九成宫醴泉铭》(以下简称《九成宫》)是上海图书馆藏八件宋拓《九成宫》中最佳者,此本纸墨之精妙远胜吴湖帆四欧宝笈本,因其购入价特高,故笔者将其称为“天价本”。

在介绍这本宋拓本之前,让我先来交代一下这本天价本《九成宫》进入上海图书馆之前的最后一位主人——龚心钊先生的基本情况。

龚心钊(1870—1949),字怀希,号仲勉,斋号瞻麓斋、醴玄阁,安徽合肥人,寓居上海。今天看龚心钊,用句时髦话来说,就是妥妥的“官二代”,子承父业,他也曾出使英、法等国,光绪三十四年(1908),还出任加拿大总领事。龚氏既是合肥望族,又是晚清外交官,家大业大,眼界开阔,其个人收藏自然超凡脱俗,卓荦不羁。说完龚氏的生平简介,下面再来谈谈笔者对龚心钊碑帖收藏的总体印象。

笔者在上海图书馆从事碑帖整理研究,经手善本无数,但是,印象最深的宋拓本的收藏家,只有两家,一家是吴湖帆,另一家就是龚心钊。龚心钊收藏碑帖是独具只眼,超尘拔俗的。笔者在整理大量瞻麓斋善本碑帖后,发现龚氏收藏有几大特色:其一,重质量,轻数量。换言之,就是他只收藏精品,碑帖藏品数量不多,但件件都是重要文物。其二,精品也只掐尖收藏,《宋拓九成宫》《宋拓皇甫诞》《宋拓玄秘塔》,他就想要最顶级的“北宋拓本”;收藏颜真卿碑帖,他只要最稀缺的《宋拓大字麻姑仙坛记》;收藏《兰亭》,他只取最稀罕的《游相兰亭》;收藏苏东坡碑刻,他非要宋刻原石本不可,藏有《宋拓醉翁亭记残石》(存苏轼原碑二十四残字);收藏宋代刻帖,专挑传世孤本,藏有《宋拓绍兴米帖》《宋拓郁孤台法帖》等。

此外,龚心钊碑帖题跋也特色鲜明,别具一格。龚氏碑帖题跋极少直接书写在碑册中,而是另觅纸张、粘附册中,且所书之纸多为零星小块,较少见有大张。他对文物充满敬畏之心,其题跋内容重视细节描述;其校勘题记,缜密又严谨。

龚心钊还极度重视碑帖装帧,选材用料不惜工本。龚氏碑帖面板一般多选用华丽昂贵的荫木,取其木质轻而纹理多变的优点。装裱碑帖,无论是面纸还是背纸,皆用好纸,还聘用一流的碑帖装裱师——王仪堂先生来操作。其装裱碑帖的样式多模仿库装本,宽边,开本豪阔。从中可见龚氏秉持传统、恪守传统的一面。

龚氏年轻时就有留洋经历,日后又出任加拿大总领事,他深受西方文化影响,所以其收藏的中国文物的外包装往往也带有一些西方设计元素的影子,有“中西合璧”的风格特征。

龚心钊收藏碑帖还有一个特别的癖好——他会在碑帖中粘贴自己的相片。这一癖好反映出龚氏既自恋,又恋物的心理,将自己各个时期的照片添入最珍爱的碑帖善本,其内心一定期待人与物一同永久流传。

除了粘贴照片,龚氏还有在碑帖中夹放古纸的习惯。因为龚心钊还是一位著名的古纸收藏家,他会将各色古纸纸样诸和名贵笺纸一同附装入善本碑帖,让整本碑帖古意盎然。

下面就请读者记住上述龚氏碑帖收藏的特点,听我一一解析这本“天价本”《九成宫》的卓荦之处。

此册《九成宫》外附黄色祥云古锦四合函套,函套外另包麂皮书衣,虽说是“书衣”,但是此“书衣”无论是材质还是裁缝样式都与传统的中式书衣迥然不同,四方麂皮外加一个麂皮系带,实则是一个麂皮制作的洋式“包袱”。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四方麂皮中央有四枚黄豆大小的红色钤印,它们不是收藏印,而是定位印。有了这四枚印章,龚心钊每次包裹此册《九成宫》就有了安放的坐标点,只要将此册的四角对准四枚钤印放下,就能包裹成原来的样式,不会错位。

书衣上有龚心钊题记:“北宋拓醴泉铭,党氏旧藏宋装册”。何谓“党氏旧藏”?如今我们能在碑帖上探寻到的最早藏家,就是大名鼎鼎的党崇雅。党崇雅,字于姜,室名玄赏斋,陕西宝鸡人。明天启五年(1625)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历任明清三朝宰相,官至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国史院大学士、太子太保。党崇雅应该是陕西宝鸡最具文化影响力的历史人物。

“玄赏斋”(左上)、“于姜”(左下)印

“于姜”印

册外古锦面板上有翁方纲题签:“宋拓醴泉铭。宋装原册。”拓本首叶又见王铎题签:“欧公九成醴泉铭。于姜先生家藏。”后接梁鸿志等人题签。

古锦面板、翁方纲题签

王铎题签

梁鸿志等人题签

此册宋拓宋装本,碑文四边皆宋纸,明末清初时入党崇雅玄赏斋,乾隆末年归初彭龄收藏。初彭龄,字绍祖、颐园,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士,历官编修、御史、云南巡抚、刑部侍郎、内阁学士,道光擢兵部尚书。嘉庆四年(1799),此册拓本转归翁方纲,并留有翁氏题跋,嘉庆以后收藏情况不详。民国初,此册又在密县新郑裴姓军阀家重新现身,民国甲戌(1943)腊月,龚心钊经张彦生介绍,以六千大洋之高价购得,次年四月,龚氏又聘请北京碑帖装裱名家王仪堂重新装潢。

1960年,此册又经张彦生介绍,由上海图书馆购藏。张彦生,北京庆云堂碑帖铺老板,碑帖鉴定大家,着有《善本碑帖录》。《九成宫》之最佳本(李祺本)亦为张彦生之子张明善在1952年于上海旧书店觅得,1956年献于故宫博物院,张彦生父子与《九成宫》善本可谓缘分不浅,功莫大焉。

“天价本”《九成宫》首页附有1948年龚心钊题记小纸两张。龚氏藏善本碑帖无数,其书法亦古雅超脱,然龚氏从不在善本碑帖上题跋,若欲所记,必另觅小纸题写后粘附册中,以示珍重。这两段题记分别介绍了龚氏的购藏经过和面板缂丝的制作工艺,今经丝织品专家鉴定,其面板材质并非缂丝。

龚心钊题记小纸

碑帖鉴定确非易事,《九成宫》尤为复杂。此碑历代传拓甚夥,碑石面目变异较大,碑字笔画由粗到细变化明显,即便同为宋拓本,北宋与南宋的面目已有肥瘦不一,宋拓本与明清拓本的神韵更是大相径庭,宛若出自不同碑石,使人难辨真伪。难怪此册“天价本”悬售多时,无人问津,还差点被误判为翻刻本,幸亏遇上业界高手方雨楼和张彦生,才免遭明珠暗投之命。

册中另有民国乙亥(1935)龚心钊题跋一则,道及重新装裱此册之始末,反映出龚氏对善本碑帖的珍护之情。龚心钊对善本碑帖装裱颇为用心,可谓不惜工本,所用多为古纸,注重“仍其旧观”,形成龚氏装潢的特殊风格,表现出其超越时代的文物修复理念。

龚心钊1935年题跋

龚心钊对纸张的爱好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凡有旧纸必加蓄储,哪怕是边角小料也不废弃,此册《九成宫》第二页就附空白题签纸一条,极小、长条,就连毛口也未舍得裁切。1938年冬,龚心钊在此张题签纸背面另行粘纸题识,认为此乃“晋朝茧纸”。今观此纸,坚韧有弹性,表面毛涩,映日透光,中有团团丝绵絮状物,颜色质感如牛皮纸,且不论此纸年代是否够得上晋朝,但已足见龚氏对旧纸的偏爱。2016年,上海朵云轩春拍有龚心钊藏《晋唐历朝古纸样本》册页,汇聚了二十余种古纸标本,其中就有三张“晋人茧纸”,最终以七百二十五万元人民币成交,创古纸拍卖最高价。

“晋朝茧纸”

嘉庆四年(1799)三月,此册“天价本”归翁方纲处,翁方纲堪称欧阳询书法千年后第一知音,曾广泛搜集欧阳询碑刻善本,欧碑一流善本或为其收藏,或为其过目,并有大量研究考证题跋。此册《九成宫》留存翁氏题跋一则,开篇即不无夸耀地题曰:“《醴泉铭》宋拓予见廿余本矣。”这是何等的超迈与自豪!跋中还叙述了翁方纲借丹徒蒋氏本与自藏三本(长垣王鹏冲本、仪征江德量本、宝鸡党崇雅本)同几展玩的情节,并发出“信与率更结翰墨之缘非浅矣,是恶可以不记”的感叹。此处需要额外介绍一下翁方纲题跋在碑帖善本定级中的权重:遍观海内外公藏机构,但凡被定为国家一、二级文物的碑帖,大多有翁跋。此话若反过来说,大概率也能成立。即,凡有翁方纲题跋之碑帖,皆可定为一级或二级文物。由此足见翁跋在善本碑帖鉴藏中的地位与作用。

翁方纲题跋

当然,碑帖文物价值的鉴定,最终还是要落在版本研究上。仔细查验此本版本特点,我们审定其为南宋拓本,最主要考据点如下:

二行“长廊四起”之“廊”字下未与石泐连。

考据字“廊”

三行“穷泰极侈”之“侈”字完好。

考据字“侈”

五行“重译来王”之“重”字上部稍损。

考据字“重”

六行“栉风沐雨”之“栉”字基本完好,仅中下部稍损。

考据字“栉”

十五行“光武中元元年”之“光”字四周无外框。

考据字“光”

二十二行“庆与泉流”之“泉”字完好。

考据字“泉”

此本考据点与吴湖帆四欧堂藏本(今藏上海图书馆)基本相同。然而四欧本个别文字略有涂描,此本无丝毫修饰。四欧本装裱字口略为撑大,此本装裱一流,字口内可见皱褶与凹凸感,字口外服帖平整,保持了宋时碑刻原始面貌。

如今依照碑帖鉴定考据点来分类,可将传世《九成宫》宋拓本分三类:

一、最旧本,独一件,李祺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二、“重”字本,共有四件,分别是:朱翼盦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王福曾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吕伯威本(国家图书馆藏)、吴乃琛本(香港私人藏);

三、“栉”字本,传世约有十件,兹不赘录。上海图书馆就藏有两件,即龚心钊藏本和吴湖帆藏本。

上述三类,其中最旧本——故宫藏李祺本,最负盛名,完字最多,字口最肥,已无需赘言。“重”字本即指五行“重译来王”之“重”字不损本,亦被定为北宋晚期拓本。“栉”字本即指六行“栉风沐雨”之“栉”字基本完好本,一般定为南宋早期拓本。“重”字本传拓时间虽早于“栉”字本,但是其传拓质量大多草率,一擦而过,甚至部分笔画都没有拓出,纸墨精神亦无法与“栉”字本相提并论,可谓浪得一个“轻云之笼月”之虚名。

此本碑文边侧还留有1945年至1948年间龚心钊小字校记若干,可见龚心钊对碑帖研究的细致入微。其中数条题识多次提到了“骆驼”,如:“照”字(第二开)右上角有骆驼肉,“恩”“将”二字(第八开)驼毛脂膜均存,“子”字(第九开)钩驼油膜等。细观拓本,方明其意:原来,在拓片背后有一层小块(芝麻或绿豆大小)黄褐色异物隆起,或掩字口,或有突起,乃骆驼皮屑和皮毛粘附于拓片背后,装裱时亦未剔除,夹在拓片和装裱背纸之间。

“照”

“恩”

“将”

“子”

此本册尾背面后附《九成宫并额》(同治年间拓本)整幅拓片的照片,照片旁亦写有龚心钊题记。整幅拓本对碑帖鉴定的参考价值较大,行款、裂纹、断痕一目了然,足见龚氏是碑帖鉴定内行,绝非普通商业投资客。

册页的背页上另附民国丙子(1936)“龚心钊读碑图”照片一张,照片之中,龚氏正端视此本《九成宫》。碑帖中绘制校碑图、读碑图或人像的并不稀见,然在碑帖中附个人照片确是少见。龚氏虽不能算首创,但却乐此不疲。照片上方有龚心钊题识,曰:“岁在甲戌,后覃溪题跋百三十五年,此《醴泉铭》入合肥龚氏,丙子钊识,是年六十七。”一句“后覃溪题跋百三十五年” 让笔者颇为感动,龚氏在此处是在向具有同样嗜古癖好的翁方纲先生致敬,感怀翁氏对宋拓《九成宫》的博考与精鉴。

整幅拓片照片

碑额照片及龚心钊题记

“龚心钊读碑图”照片

册中还留有民国二十四年(1935)一月卅日龚心钊为买此碑写付张彦生的欠条凭证一张,题曰:“今买到庆云堂《醴泉铭》壹本,价陆仟元,除已付叁仟元外,尚有叁仟元,言明于乙亥(1935)旧历(历)二月初十边汇交,钱到字还,凭张彦生清。”后接:“四月十六日收回此字,夏历(历)乙亥三月十六日也,存以志之。”由此可知,还款比原定时间晚了三十六天,足见筹措这三千元的尾款对龚心钊而言,亦非易事。

龚心钊购碑欠条

1949年,龚心钊去世。十一年后,其后人将龚氏旧藏《宋拓九成宫》(党崇雅本)转售上海文管会,遂入藏上海图书馆,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此处需要再作一个重大更正,过去笔者一直误以为当年文管会以五千零六十元购买了一本《宋拓九成宫》,其实不然,就在两年前,即2020年,上图典藏部袁恩吉先生告知我,当年五千零六十元购买了龚氏旧藏的两本宋拓,另一本是《北宋拓皇甫诞》。

如今,宋拓碑帖俱已成稀世之珍,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龚心钊旧藏本《九成宫醴泉铭》和《皇甫诞碑》即将影印出版,必将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又一套唐碑宋拓的传世经典。

本书册后有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仲威老师为本书撰写的题解,以及所有题签、题跋与钤印的全部释文。

题解

题签及题跋释文

钤印释文

本书另有特装本可供选择:采用布面六合函套,封面为竹板嵌定制锦缎,并赠送编号藏书票,限量200套。

书影实拍

善本碑帖精华·宋拓九成宫醴泉铭

(上海图书馆藏龚心钊旧藏本)

江吟 主编

西泠印社出版社

开本:8开

ISBN 978-7-5508-4828-3

定价:498.00元

01

售价:398.00元

02

特装本(限量200套)

竹板嵌定制锦缎封面;附编号藏书票

售价:49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