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观·高台之高】追风逐日 构筑新能源产业发展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5-09-22 22:02 浏览量:1
在“双碳”目标引领的绿色发展浪潮中,张掖市高台县正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坚定的发展决心,在新能源产业赛道上加速奔跑。近年来,高台县抢抓政策机遇,充分挖掘风光资源潜力,全力打造百亿级综合能源产业集群,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绿色动力。
资源优势:新能源产业的天然“富矿”
高台县境内广袤的戈壁荒漠达2000多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开阔,为新能源开发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这里光照充足,太阳能可利用年总天数大于280天,年均太阳辐射值6301兆焦耳/平方米,是甘肃省太阳能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之一。同时,县内东窄西宽的地形使得风能资源丰富,70米高度风速可达6米/秒,具备建设大型风电场的理想条件。高台县规划装机容量高达3120万千瓦,其中风电720万千瓦、光电2400万千瓦,如此优厚的资源禀赋,宛如一座等待深度开发的新能源“富矿”。
项目成果:新能源版图持续扩张
目前,高台县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达171.7万千瓦,光伏与风电齐头并进,光伏装机71.7万千瓦,风电装机100万千瓦。“十四五”第三批20万千瓦风电(大唐、山高新能源)、金汇能50万千瓦风电项目稳步推进,已下达指标,正在积极筹备建设。令人瞩目的500万千瓦巴丹吉林外送基地及第三批“沙戈荒”大基地项目,也已获批复,前期手续办理紧锣密鼓,计划年内破土动工。这些项目的落地实施,将进一步扩大高台县新能源产业版图,提升其在区域能源格局中的地位。
电力储送:构建坚强能源输送网络
电力储送能力的提升是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台县已建成高崖子滩和北部滩2个330千伏汇集站,总容量165万千瓦,为新能源电力的高效汇集和送出提供了有力支撑。红山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主体完工,外送线路架设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开展,预计10月底全面建成投运。更值得期待的是,高台西、张掖西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完成初步选址,可研编制工作有序开展。未来,随着这些项目的逐步建成,高台县将构建起更加坚强、智能的能源输送网络,有效缓解电网送出压力,保障新能源电力安全稳定外送。
图为高台县北部滩百万千瓦风电基地。高台县委宣传部供图
产业链延伸:打造完整新能源生态
高台县积极拓展综合能源产业链,通过多元化招商手段,吸引了众多协同负荷项目落地生根。上海电气风机叶片、中船风电塔筒、正泰储能等项目已建成投产,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夯实基础。北京万界 AI智算、容大锂电池、高能钠新钠离子电池、丝路交通智算中心、华能景顺储能电站等项目加快推进,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南华工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也在持续完善,不断提升“绿电”就地消纳能力,减轻电网负担,逐步形成从能源开发、装备制造到电力消纳的完整新能源生态体系。
高崖子滩光电产业园:新能源产业的璀璨明珠
在高台县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壮丽画卷中,高崖子滩光电产业园无疑是一颗最为耀眼的明珠。该产业园位于县城西南32公里处,占地面积316平方公里,拥有无与伦比的发展优势。这里年日照时数达3200小时左右,太阳能可利用总天数大于280天,日照百分率达73%。同时,312国道、连霍高速、兰新铁路和高铁穿境而过,骆驼城330kV变电站已投入运营,交通便利、电网完善。
图为高台县高崖子滩光伏产业园。高台县委宣传部供图
高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园发展,无偿划拨2万亩土地,并投资2800多万元完善基础设施,修建“一横三纵”道路18公里,打机井、铺输水管道、架输电线路,建设防洪设施等,为项目建设和企业运营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产业园已吸引11家企业并网发电,装机容量达617兆瓦,累计发电28亿千瓦时,实现收入23亿元,上缴税金1.8亿元。
展望未来,当高崖子滩百万千瓦级光电产业园总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时,年发电收益可达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抵扣后年纳税上亿元。在生态效益方面,每年可节约标准煤56万吨,减少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碳粉尘、氮氧化合物等污染物排放,还可节约水资源600万方,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如今的高台县,正以新能源产业为引领,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大步迈进。通过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提升项目建设成效、完善电力储送和产业链体系,高台县正向着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和百亿级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的目标奋勇前行,在新能源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杨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