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袭、协议成空文?库尔德武装与叙利亚政府再陷平民血战泥潭
发布时间:2025-09-22 17:28 浏览量:1
“协议”没有兑现,无人机却先来了;炮火连天,平民付出了代价;库尔德与政府军的旧怨新仇,再次在北叙爆发。
9月20日,叙利亚阿勒颇南部的乌姆蒂纳村突遭无人机袭击,7名平民丧命——这是库尔德武装“叙利亚民主力量”(SDF)指挥部当天发布的消息。根据SDF官方声明,袭击本次的肇事者,是叙利亚政府军所属部队。
这不是孤立事件,也不是第一次受伤及无辜。从局势角度来讲,这种无人机袭击一次在叙利亚战场上司空见惯,但问题是:就在一个月前,政府军与自卫队刚刚签署过一纸“合作协议”,承诺一体化武装、统一指挥、联手稳定政权。而现在,协议重新执行,炮火却再次点燃。
时间倒回到2025年3月10日。那天,叙利亚临时总统艾哈迈德·沙拉与自卫队指挥官马兹卢姆·阿卜迪共同签署了一份具有历史意义的协议:自卫队将纳入被过渡的武装政府,东北部库尔德控制区的军事与军用关键基础设施,如油田、天然气田、机场等,逐步交由大马士革。
该协议被视为叙利亚“内战后时代”的重大突破。毕竟,自卫队长期受到西方支持,其控制区一度被称为“国中之国”;而叙政府则急于恢复对全国领土的完整控制。理论上,双方的和解困北叙带来喘息机会。
然而,纸上的承诺领先对手却是地面的枪炮。协议签署至今半年,看来整合进展缓慢。两国信任危机即将、利益闭合未解。政府虽获得部分油气田控制权,但自卫队内部对“交权”始终有触,担心一旦失去独立军事能力,会在政治博弈中沦为牺牲品。
9月20日的袭击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自卫队在现场公开称,这是“赤裸裸的背信弃义”。而在袭击发生后不久,该地区又遭遇二轮炮击,造成至少4人死亡。虽然目前尚未公布自卫队方面的伤亡情况,但从历史经验看,类似冲突往往短期内难以堪比。
事实上,这不是本周的首次交火。就在9月11日,自卫队还炮击了阿勒颇以东的三个村庄,造成两个平民死亡、三人受伤。由此可见,双方的冲突自协议签署后产生真正的偃旗息鼓,反而因权力重组、资源分配等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叙利亚的政权,不是一纸协议轻易撬动的。自卫队虽然曾是国际社会打击“伊斯兰国”时的重要外交,但在政府眼中,它始终是个“难以掌控的势力”。而自卫队地方则始终对大马士革中央政府心存戒备,担心被“一体化”其实能被“削权”。
当前的政治已不再是简单的军事冲突,而是深刻的政治矛盾的集中爆发。 无人机袭击只是表象,背后是双方对“谁拥有最终控制权”的争夺。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一切都太遥远了。他们只知道,又有人死了,又有村庄被炸毁,生活再次陷入恐惧与不安。
叙利亚的和平进程一再被现实打脸。库尔德武装和政府军之间的关系,远不是一纸协议能够轻松调节和的。只要核心利益没有达成共识,信任基础就无法重建,再多的“一体化”、“移交”、“统一”不过是空中楼阁。
在维护无人机袭击的同时,也是塔楼崩塌前的再次警告。
如果未来没有真正的政治舆论与民众支持,叙利亚的和平,恐怕还会等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