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乱、枪击,都是网络惹的祸
发布时间:2025-09-22 16:15 浏览量:1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消息,美国保守派活动家查理·柯克的追悼会将于当地时间9月21日在亚利桑那州格伦代尔的州立农场体育场举行。11天前,他在犹他谷大学的一次校园活动中被枪击身亡。追悼会将邀请包括特朗普在内的美国政府最高层官员发表演讲,其规格堪称美国保守派的“国葬”。
查理·柯克是谁?这“国葬”是怎么回事?
9月10日在美国犹他州发生一起枪杀案,政治网红查理·柯克被杀。过去一周多里,这起枪杀案在美国热度惊人:正副总统、州长、国会两党资深议员都出来表态都参与评论;围绕谁是凶手、凶手动机是啥、谁该负责,吵得不可开交。
最近,社交媒体惹了不小的祸。
9月8日,尼泊尔爆发一场骚乱,是2006年以来规模最大的。数万示威者涌上首都加德满都街头,包围议会大厦、总理府、最高法院和执政党总部,一边投掷石块,一边要求主要政府官员辞职。从不同媒体报道看:抗议者里不少人背双肩包,戴着漫威超级英雄面罩,看去像一群郊游的大学生;再看他们从包里掏出来自制燃烧瓶和小型发烟弹,这是有备而来呀。再看尼泊尔政府这边,武装警察在政府建筑周边设路障,先试用高压水枪和橡皮子弹驱散人群,见不奏效、便用了实弹。据尼泊尔第一大报《喜马拉雅时报》报道,9月8日这一天,加德满都街头有19人死于非命,警方有100多人被打伤。而这骚乱起因:抗议政府封禁26款社交软件。
美国到尼泊尔,相距万里之遥,吊诡的是,这竟都与社交媒体有关。柯克的宣传、动员活动,乃至他的死引发的反响,主要是在社交网络上完成。《三联生活周刊》资深国际时政记者刘怡有个发现:暗杀柯克的枪手罗宾逊,他发给自己女朋友的最后几条信息,是通过一个叫Discord的社交平台。而这个叫Discord平台也是尼泊尔骚乱中,当地年轻人使用的主要交流工具。再深入了解,这个Discord,其实最初是为了给游戏玩家交流心得分享游戏体验开发的——如今,那么多政治话题也开始在Discord上推进了,换句话说,本属于游戏世界的Discord跟整个社交网络融为一体了,这的确值得思考。
看到尼泊尔年轻人用Discord选出过渡总理时,我突然想起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的事件。查理·柯克被杀,尼泊尔首都骚乱,安倍晋三遇刺,从时间、空间上看似乎无关,其实藏着Z世代与互联网交织的网络关联。
我们这代人正用自己的方式,用数字工具改变着现实世界。安倍晋三2022年遇刺时,我读初中,印象最深的不是政治分析,而是社交媒体上瞬间刷屏的现场视频和讨论。凶手山上彻也的动机从最初的模糊猜测,到宗教团体关联的细节曝光,全靠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拼凑信息。我们不难发现,传统媒介传播方式正被深度改变,想更快更细接触事件多个视角,不再是通过统一的新闻报道口径——而是网络了。
9月10日枪杀查理·柯克案,更直观地展现了互联网对个体行为的影响。22岁的凶手泰勒·鲁滨逊曾是成绩优异的学生,在枪杀查理·柯克案中,他曾直言“受够了他的仇恨”——长期在线关注政治议题的他,对柯克的保守派言论积聚了强烈反感,最终走了极端。
在尼泊尔,“Nepo Kids”炫富视频被转到Discord,来自印度、孟加拉国的留学生纷纷加入讨论,从贫富差距到制度腐败、政客子女挥霍无度,而普通民众家年轻人年人均收入仅1300美元;尼泊尔政府宣布封锁Facebook、Instagram等26个主流社交平台时,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各地年轻人开始反抗,通过Discord建立起万人讨论群,把这游戏交流平台变成了抗议指挥中心,把网络游乐场瞬间变成“战场”——在这里,他们实时传递警方动向,发表抗议策略,甚至通过投票选出过渡总理,演了一场“数字抗议战”。
事实上,互联网不仅放大了情绪,也改变了年轻人的行为方式。通过搜查资料能发现:35%Discord用户是13-25岁的Z世代,他们对这种即时通讯、群组讨论本就娴熟,用它来组织活动再自然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在Discord里,即使某个频道被封,新的群组很快就能重建。
网络信息能引人偏激,网络信息能借此聚力。
这告诉我们:Z世代拥有改变现实的力量,如何用好这份力量,规范网络空间,正是当下必须面对的。
- 上一篇:【在希望的田野上】田园里的绿色答卷
- 下一篇:融敦煌千年智慧 行长城万里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