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以 “万里精神” 筑就中国品牌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共生之路

发布时间:2025-09-22 15:03  浏览量:1

敦煌,这座矗立在河西走廊尽头的古城,是丝绸之路上永不褪色的明珠——千年来,风沙没掩住驼铃的回响,莫高窟的壁画仍在诉说东西方文明交融的故事,汉长城的残垣依旧镌刻着“探索、坚守”的精神密码。2025年9月19日,长城汽车带着对这份千年文化的敬意,远赴敦煌开启“寻根之旅”,不仅与敦煌市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敦煌博物馆副馆长张春生,央视主持人李京京共话“万里精神”,更想让这份从历史里长出的精神,成为中国品牌向上、向远的底气。

敦煌是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两千多年前,这里是边防要塞,也是丝路商队、使臣踏出西域的第一站。如今坐飞机到敦煌都要辗转几小时,很难想象千年前的人们,是怎样凭着双脚、牵着骆驼,在漫天风沙里开辟出一条连接世界的路——那份敢闯未知、不畏艰难的劲儿,直到今天仍让人心里发颤。

对长城汽车来说,“长城”这两个字本就带着特殊的联结。“来玉门关,就是来寻根的。”董事长魏建军的话很实在,“和‘长城’同名,我们既自豪又觉得有压力——这不是简单的巧合,是一份得扛起来的使命。”这些年,长城汽车也确实在把这份“万里之长”落到实处:突破造车核心技术,打破外资对发动机、变速器、电池等关键部件的垄断,在全球布局“七国十地”研发中心,就是想让“中国智造”的路,也能像长城一样绵延扎实。

敦煌的美,藏在莫高窟的每一处细节里——飞天飘带的灵动、雷公鼓的独特纹样,还有那些历经千年仍鲜亮的色彩,都是“万里之美”的注脚。就像魏建军在聊起莫高窟时说的:“这些色彩华丽却不杂乱,是祖先的智慧,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样子。”

这份美,已经悄悄“走进”了长城汽车的产品里。坦克500的“敦煌绿”就是最好的例子:那抹沉稳中透着生机的绿色,不是随便调出来的,而是从莫高窟217窟的青绿山水中“复刻”来的——它既是千年文化的“传承色”,也是长城汽车想传递的“进取色”,就像沙漠里的绿洲,带着无惧险阻、敢闯敢拼的丝路精神。

而这份“美”能留存至今,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守护。文保工作者趴在壁画前修复,治沙人在大漠里种梭梭,是他们用坚守留住了敦煌的魂。长城汽车在复刻“万里之美”的同时,也在致敬这些守护者——不仅要把文化的美做进产品,更要把“守护”的劲儿融进企业里。

敦煌的“万里精神”,说到底是“探索、自信、坚守、传承”这八个字。对比2500多年的长城、1600多年的莫高窟,长城汽车35年的历程确实不算长,但魏建军说:“正因为短,我们才更要沉下心学——耐得住寂寞,守住底线,讲诚信、守秩序,这是做企业的根本。”

在“探索”上,长城汽车没停过脚步:锚定能源和智能化,搞全产业链自主研发,就是想让中国汽车技术从“引进来”变成“走出去”,像当年的丝路驼队一样,把中国智造的名片递到全球。

在“坚守”上,35年来长城汽车一直抱着“深耕技术、严控品质”的初心。产业变革里不投机,市场波动时不浮躁,和产业链上下游一起踏实做事——就像治沙人一年年在沙漠里种树,慢慢来,才能成大事。

在“自信”上,既有把东方美学做进汽车的“文化自信”,也有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技术自信”;而在“传承”上,长城汽车想做的不只是传承敦煌文化、长城精神,更想通过产品把中国文化、越野文化传递出去——比如搭载“敦煌绿”的坦克500,既有国风韵味,又有舒适的智能座舱,就是文化与技术融合的样子。

“长城代表着中国,我们的车卖到海外,每一步都不能马虎。”魏建军的话里满是使命感,“现在中国是汽车大国,我们要往汽车强国走,就得把产品做精、把口碑做硬,不能给‘长城’这个名字丢脸。要让长城汽车像万里长城一样,立得住、走得远,在世界上活出中国品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