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潮来临!婚姻天平倾斜,中年人为何集体选择止损?
发布时间:2025-09-20 20:21 浏览量:1
最近常听朋友聊起身边的事,说他们公司去年就有三对同事离婚了,听着让人唏嘘。有个姐姐跟我聊起她和丈夫的生活,从天亮忙到天黑,房贷、车贷像两座大山压在肩上,孩子的补习班一年涨了三回价,周末还得轮班加班,回到家累得连话都不想说,倒头就睡。有天半夜醒来,她突然意识到,结婚十年了,竟然不知道丈夫最近早餐吃什么。这话让我心头一颤。我查了查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离婚登记达到一百三十三万对,比去年同期多了五万多对,照这个趋势,全年可能突破三百二十万对。民政局的工作人员说,来办手续的夫妻,十个人里有六个是三十到四十五岁的中年人。有一对夫妻办离婚时,丈夫一边算着财产一边叹气,说这桩事,亏得实在太大。
可时代不一样了,以前爷爷奶奶那辈人常说“日子凑合过”,能忍就忍,可现在的人越来越不愿意委屈自己。上周邻居夫妻吵架,妻子摔门而出,留下一句“我可不当免费保姆”,那语气里全是积压已久的委屈和决心。网上有句话说得扎心:过去结婚是两个人搭伙过日子,还能多一份指望;现在呢,两个人凑在一起,反倒欠了一屁股债。
经济压力确实像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同事老张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房贷要还,父母看病要花钱,孩子上学的费用年年涨,夫妻俩的工资刚够糊口,哪还有余力经营感情?有次为了谁去陪孩子上补习班争执起来,他老婆干脆说:“不如各过各的,还能省点钱。”话虽冷,却道出了现实的无奈。
婚姻不该只是一场算计。可现实中,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离婚咨询室,第一句话就是“我能分到多少”。离婚律师说,来问的大多是财产分割,很少有人再提感情。但即便如此,我们仍能看到希望。老张后来参加了社区的夫妻沟通课,和妻子慢慢学会了分担与倾听;邻居那对吵架的夫妻,也在调解员的帮助下重新坐下来吃饭。小区门口的奶茶店,虽然独来独往的人多了,但也常有夫妻手牵手来买一杯,笑着说“今天早点下班,陪孩子去公园”。生活再难,总有人在努力维系那份温暖。婚姻不易,但只要愿意携手,总能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