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卡侬冲刺高端市场,产品定位两难:&
发布时间:2025-09-20 10:43 浏览量:2
2024年,全球运动零售业正经历剧烈洗牌。迪卡侬,一度被誉为“平价运动用品天堂”的法国巨头,近三年在中国市场的商品均价上涨超50%。抖音等平台数据显示,迪卡侬商品平均售价已逼近200元。曾经的“白菜价”T恤和背包,如今让不少老顾客望而却步。中国消费者分层明显,迪卡侬试图“冲高端”,却遭遇“穷鬼买不起,富人看不上”的尴尬局面。
自2022年以来,迪卡侬的商品价格持续攀升,涨幅之高在运动零售行业引发广泛关注。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迪卡侬在抖音平台的商品均价从128.81元涨至196.32元,涨幅高达52%。曾经249元的抓绒外套,如今已涨至499元,裙裤价格也从69元翻倍至129元。部分商品价格几乎直接翻番。
这种涨价并非无的放矢。2024年3月,迪卡侬在中国市场首次设立VANRYSEL、SIMOND、KIPRUN和SOLOGNAC四大高端专业子品牌,试图通过产品线区隔打造高端形象。VANRYSEL的旗舰铁人三项公路自行车定价高达6万元,远超普通入门自行车1000-2000元的价格带。
但高端化带来的“溢价”并未转化为理想的品牌认同。中国市场上,专业运动玩家依旧青睐Specialized、Trek等国际顶级品牌。相较之下,迪卡侬的“高端”反而陷入不上不下,既未能获得专业圈层认同,又逐渐丧失了原有的“性价比”优势。
走进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迪卡侬门店,能够感受到品牌升级带来的变化:LOGO换新,主色调从深蓝变为亮蓝,门店货架更为时尚,射灯聚焦高端产品展示台。店内商品价格跨度极大,从29.9元的基础T恤到6万元级别的高端自行车同场陈列,令不少消费者感到困惑。
门店人流依旧可观,尤其是亲子群体成为主力。许多家长带孩子来体验射箭、轮滑、篮球等项目,顺便采购儿童运动装备。对他们而言,迪卡侬的品质和安全性仍具吸引力,价格也相对合理。部分消费者坦言,涨价后的迪卡侬不再是低价“捡漏”的地方,只有急需时才会选择,更多的购买行为转向线上比价,或者选择本土品牌如骆驼、凯乐石。
2025年618天猫户外品牌榜单显示,骆驼销量位居第一,迪卡侬已从去年的第三升至第二,但其线下门店数量与本土品牌差距明显。骆驼全国有4000余家门店,而迪卡侬中国区仅有300多家。有业内人士观察到,尽管迪卡侬门店日营业额有的能达到5万-10万元,个别大型门店周末甚至能破50万,但结账区的冷清和线上销量的低迷,说明品牌正经历用户结构与消费行为的深刻裂变。
凯乐石
全球通胀压力下,原材料与人工成本持续攀升。江苏南通等代工厂普工月薪2024年普遍突破5500元,比2015年几乎翻倍。迪卡侬的重资产自营模式在带来成本控制优势的同时,也放大了对固定成本的敏感度。与阿迪达斯、耐克等品牌超10%的净利润率相比,迪卡侬长期维持在6%左右,一旦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涨,盈利空间迅速被压缩。
与此同时,数字化转型进展缓慢。根据2024年财报,迪卡侬线上渠道销售额占比仅为20%,远低于李宁、lululemon等中国本土或国际品牌30%以上的占比。抖音平台粉丝数虽然突破210万,但30天内销售额仅为750万-1000万元,远不及lululemon的7500万-1亿元。大量消费者在门店试穿后转向线上平台下单,享受更多折扣,这种“线上线下分流”进一步稀释了迪卡侬的品牌聚合力。
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安踏、361°、骆驼等国产品牌在性价比和产品更新速度上持续发力,拼多多、1688、抖音工厂店等新兴渠道也在挤压迪卡侬原有的价格优势。极致性价比路线被电商白牌蚕食,高端路线又难以撬动专业和高净值群体。
迪卡侬新任CEO哈维尔自2024年起推行“双轨制”战略,一方面在上海红枫路试点高端自行车专卖,另一方面将部分门店搬入城市核心商圈,北京大郊亭旗舰店甚至打造了集射箭、网球、匹克球等十余种运动体验于一体的复合空间。这种“门店+体验”模式初衷是吸引中高端消费群体、提升品牌调性。
现实却是,高端产品转化率仅有7%,会员流失率反而增加18%。品牌想要向lululemon、始祖鸟看齐,“身份象征”属性却难以在短期内建立。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迪卡侬的高端化更像是一场营销“秀肌肉”,品牌核心认知未实现根本性突破。
- 上一篇:租金暴跌房东空置,租客却无处安身,租赁市场死循环背后的真相
- 下一篇:沙漠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