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富人税与革命警告:法国社会走到了哪一步?

发布时间:2025-09-20 02:32  浏览量:2

今年年初,一项数据让法国企业界倍感欣慰——Cevipof研究显示,有62%的法国人信任商界,远超对工会(37%)和政党(16%)的信任度。在一个反建制情绪高涨的国家,企业一度被视为“最后的中流砥柱”。

可短短几个月,风向就变了。

进入秋季,法国街头的抗议声此起彼伏,矛头直指大企业和富人群体。媒体评论、电视节目、甚至议会都在讨论一个核心问题:企业是不是应该为法国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埋单?

2110亿欧元的企业援助,成了众矢之的。

根据参议院一项调查,法国每年对企业的财政支持高达2110亿欧元。在普通民众眼中,这是“巨额补贴”,在经济困难时期,自然成了最容易被质疑的对象。

面对舆论压力,法国企业界展开了“防守战”。法国企业家联合会主席帕特里克·马丁在接受《巴黎人报》采访时明确表示,法国企业已经负担沉重,再加税无异于“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甚至警告说,如果税收继续上调,企业界将不得不组织“广泛动员”。

富人税提案,科技圈率先反击。

左派阵营近期提出的“祖克曼税”也引发科技界强烈反弹。建议对资产超过1亿欧元的个人征收最低2%的税率,被不少企业家视为“惩罚成功”的政策。

初创企业Mirakl的CEO菲利普·科罗在《回声报》上撰文反驳,指出这种“一刀切”的财富税逻辑,等同于混淆了收入、资本和遗产的本质差异。他认为,这不仅不会带来公平,反而会打击创新和投资。

政客的口水战,民众的愤怒更难平息。

9月10日,“全面封锁”抗议者围堵了马赛航运巨头CMA CGM的大楼。这家企业由萨德家族控股,其掌门人罗多尔夫·萨德选择在自己拥有的《普罗旺斯报》上发文求和,呼吁“全国团结”,强调“企业不是敌人,而是国家的伙伴”。

但这种姿态并未缓解紧张情绪。投资银行家马蒂厄·皮加斯在电视节目上直言:“不解决不平等,就会爆发革命。”而法国总工会秘书长索菲·比内的批评更为尖锐:“别再装可怜,别像小孩一样撒娇。”

这番话很快引发企业界反弹。中小企业联合会主席雷扎-托菲吉回应称,企业界已经厌倦了在公众舆论中“被妖魔化”,仿佛他们全靠“吃财政补贴”过日子。

问题的根源,或许远不止于税负。

多位企业高管指出,真正的问题在于社会撕裂、信任崩塌。一方面是财政赤字、低增长、购买力危机;另一方面是民众对制度的不信任、对财富分配不公的愤怒。

雷诺汽车总裁让-多米尼克·塞纳尔就指出,企业当然要有所作为,但提高员工购买力的关键,不是靠惩罚企业,而是要降低高企的社会保险成本,真正让员工“从工资单上看见改变”。

更深层的问题,是法国社会在倾听、尊重和责任之间失去了平衡。塔迪奥咨询公司总经理沃尔普雷指出,政治势力正在有意无意地激化这种对立情绪,结果是整个社会都被裹挟进冲突之中。

企业不再只是经济体,而是情绪宣泄的靶子。

当经济失速、社会焦虑、公共债务高筑,法国正在经历一场系统性危机。企业界的自卫和公众的指责,反映的并非简单的税收争议,而是整个国家在“如何分配责任与希望”上的深层矛盾。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所谓“暴动或革命性质的冲突”,恐怕就不只是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