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租赁暴雷潮来了:杠杆退去后的行业需要重生!
发布时间:2025-09-19 14:54 浏览量:1
前几天,一名广州粉丝找到我们,说了说自己的遭遇。
这名司机说,9月初,他租车的租赁公司突然爆雷,一夜之间上百辆网约车被上游拖走,他预缴的6000元押金打了水漂,赖以生存的工具没了踪影。这名司机说当时还在这家公司的APP上充值了4000块钱,以前每个月有一千多分红现在APP关了也提不出来了。
今年以来,从昆明到上海,从西安到广州,这样的场景正在全国上演,2025 年的网约车租赁行业,正迎来一场残酷的洗牌。
这场风暴早已显现端倪。1 月,昆明一家大型租赁公司资金链断裂,牵扯出 5 家保险公司、3 家信贷公司和上千名司机的维权潮;7 月,广州万台规模的租赁公司陷入危机,大批司机遭遇拖车锁车;8 月,西安多家租赁公司接连出事,司机们往往人财两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上海某深耕机场、酒店合作的出行公司也因逾期爆雷,监事被限高,上游合作方纷纷被牵连。
产业链的连锁反应更令人心惊。租赁公司本是新能源车企的采购大户,威马汽车早期 60% 销量依赖 B 端市场,如今订单锐减首当其冲。为回笼资金,租赁公司大规模退租,二手车市场充斥低价营运车辆,进一步冲击新车销售。
网约车平台也未能幸免,昆明某事件中,平台需按每车 3000 元补助司机,信任度受损的司机开始流向竞品。银行与融资租赁公司则面临大量坏账,不得不收紧行业信贷。
暴雷潮的背后,是行业长期积弊的总爆发。最核心的症结在于金融杠杆的滥用,“0 首付”“租金后付” 的扩张模式曾让租赁公司尝到甜头。
华南某主机厂2022年推出的 “负首付” 方案,单批就吸引租赁公司购入千台车辆。但这种模式建立在脆弱的现金流上,3-6 个月账期过后,市场饱和导致租金倒挂 —— 月供成本远超租金收入,租赁公司只能陷入 “借新还旧” 的恶性循环。
司机端的困境则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网约车市场饱和至 3000 万月活司机,收入持续下滑,扣除租金、电费后所剩无几。珠海数据显示,近三月租赁司机续租率仅 35%,违约退车成常态。
司机流失导致车辆闲置,租赁公司收不到租金,贷款逾期接踵而至,形成致命闭环。更雪上加霜的是,营运车辆 3 年残值仅 35%,事故率又高,处置资产回血难如登天。
风暴之中,行业正在被迫回归理性。那些沉迷规模扩张、依赖融资输血的企业纷纷倒下,而注重精细化运营的公司开始显现优势。有的租赁公司建立司机全周期服务体系,从培训到事故处理全程覆盖;有的通过数字化优化调度,选择高保值车型控制成本;还有的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应对市场波动。
金融杠杆的潮水退去,裸泳者已然显现。网约车租赁行业的洗牌虽痛苦,却是价值回归的必经之路。当行业真正聚焦司机服务与运营效率,那些合规经营、用心深耕的企业终将穿越周期。
毕竟,支撑行业长久发展的,从来不是虚高的规模,而是健康的生态与可持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