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行业还能承受多少次“倒下”?

发布时间:2025-05-20 18:31  浏览量:4

2025 年 5 月 17 日,东方启明星创始人靳星通过视频向家长、员工和社会各界作出诚恳回应。镜头前,他数次哽咽,直言 “现在是我面对的最最最困难的至暗时刻”。这段6分32秒的独白,不仅是一个创业者的自我剖白,更撕开了少儿体育培训行业的深层肌理,让我们看到理想与现实碰撞下的挣扎与坚守。

靳星首先以创始人身份向学员、家长、员工及合作伙伴深深致歉,承认“部分校区调整带来困扰” 是自己的责任。他特别强调:“东方启明星在,我靳星在,不会跑路,会永远面对任何问题。” 这句承诺的背后,是 16 年深耕青少年篮球培训的情感羁绊 —— 从 2009 年第一家校区开业,到高峰期全国超过1000所校区,覆盖超过200个城市。他始终将 “用篮球帮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视为使命,甚至怀揣 “培养打 NBA 球员” 的理想。

然而现实残酷:后疫情时代,“高额的成本支出、消费能力的下降,以及三年退费 1.2 亿” 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三根稻草。为了维系运营,他“抵押所有资产,向银行贷款、向亲朋好友借钱,注入 2000 万到校区运营和业务发展中”,甚至带领一线高管“半年未领工资仍坚守一线”。

在回应中,靳星无奈地提及舆论压力:“负面舆论、刻意扭曲和诋毁,正在加剧摧毁公司运营困境,摧毁团队信心与家长信任。” 他特别澄清 “圈钱跑路”“转移资产” 等传言不实,表示公司正“与政府、资方积极沟通合作解决问题”。

这段表述折射出教培行业的共性困境:当机构陷入危机,舆论往往呈现“一边倒” 的批判,却很少有人关注其背后的复杂性。

视频结尾,靳星向社会发出三重呼吁:

对家长:不要轻信谣言,多给我们一点时间,让孩子们的篮球梦不要中断。对合作伙伴:给我们一点时间,让教练有工作,让校区能继续服务学员。对行业与社会:希望投资方、运营高手伸出援手,帮我们渡过难关。

这些呼吁背后,是教培行业的生存焦虑:当预付费模式成为“双刃剑”,当政策监管滞后于行业发展,当资本退潮后留下的 “裸泳者” 需要自救,如何避免 “坚守者流血,投机者获利”的生态?东方启明星困境,其实也暴露了行业三大痛点:

抗风险能力薄弱:一旦遭遇突发危机,只能依赖创始人个人信用拆借;退出机制空白:对暂时困难但有价值的机构,缺乏“输血式” 帮扶政策;信任重建成本高:一次暴雷可能毁掉整个行业的公信力,而重建信任需要系统性努力。

靳星在视频中说:“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不是开了多少校区,而是有一群愿意跟我坚守到底的兄弟姐妹。” 这句话戳中了教培行业的本质 —— 教育不是冰冷的商业数据,而是一群怀揣理想的人在传递温度。

希望这“青少年篮球的星星之火”,不会因一时的风雨熄灭。毕竟,当“真不希望再看到教培机构倒下” 成为共识,我们才有可能共同守护教育的初心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