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六任总统,王炸打成烂牌:乌克兰如何一步步被拽进深渊?下

发布时间:2025-09-19 14:05  浏览量:1

2019年,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

一个在电视剧里扮演总统的喜剧演员,以73%的压倒性支持率,真的当上了总统。此时的乌克兰人民,把所有的绝望和最后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个政治素人身上。

一晃5年多过去,今天世界对他的评价是撕裂的。

在西方媒体的聚光灯下,他是被捧上神坛的“头号梦想家”,甚至能跟丘吉尔、马丁·路德·金和曼德拉比肩;而在地球的另一端,他则是因为一己私利把乌克兰拖入万劫不复深渊的罪人。

一个天真到无可救药、最终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么,究竟该如何定义“戏子”出身的泽连斯基?

在政治的绞肉机里,押注西方的他又会何去何从?

今天,我们就拨开历史的迷雾,用最理性的视角。

看看这位被绝望的民意推上舞台的演员,是如何在一系列关键的历史十字路口做出选择,最终亲手关上了和平的每一扇门,并把他的国家一步步带入了这场无尽的战争泥潭。

从喜剧走向政治

2019年的乌克兰,是个什么样的烂摊子?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被寡头和腐败掏空了的国家。苏联解体后将近30年,乌克兰的经济规模甚至还没恢复到苏联时期的水平,人均月薪不到450美元,大量劳动力不断流失海外。

政治上更是乌烟瘴气。

寡头集团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也操纵着政治,乌克兰被评为欧洲最腐败的国家之一。

就拿泽连斯基的前任,号称“巧克力大王”的波罗申科来说,2014年时,他也是顶着“没有腐败污点”的光环上台的。可五年下来,他承诺的和平、反腐、加入欧盟,一个都没兑现。

反而深陷腐败丑闻,民意支持率跌到谷底。

这也让乌克兰人民对这些传统政客绝望到了极点。

所以,泽连斯基能以超过73%的得票率碾压式当选,不仅仅是一场选举的胜利,更像是乌克兰人民发动的一场自我拯救,一次对整个旧精英阶层的集体驱逐。

泽连斯基所承诺的打击腐败、剥夺议员豁免权、结束顿巴斯战争,都一一精准地击中了乌克兰民众所有的痛点。可以说,他的上台,本身就是对乌克兰民意的一次巨大伸张。

但是,一个演员真的能治理好一个国家吗?

首先,他屁股底下就不干净。

泽连斯基的竞选之路,离不开乌克兰最富争议的寡头之一——伊戈尔·科洛莫伊斯基的支持。

他的成名作——《人民公仆》,就在科洛莫伊斯基旗下的电视频道播出;

他的首席竞选顾问,也是科洛莫伊斯基的私人律师。

虽然泽连斯基上台后,尤其是在战争爆发后,为了迎合西方,最终还是对科洛莫伊斯基动了手,将其逮捕并“抄家”,但这并不能洗刷他最初与寡头之间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他所谓“反寡头”的承诺,从一开始就蒙上了一层虚伪的阴影。

更致命的是,他政治上的极度“天真”。

他给乌克兰人民开出了一张无法兑现的支票,这张支票上写着两个互相矛盾的承诺:

一边是通过谈判实现和平;

另一边是彻底倒向西方,通过“全民公投”加入欧盟和北约。

可明眼人都知道,这压根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承诺。

任何一个对地缘政治有基本常识的人都明白,乌克兰不可能既要西方的安全保障,又要跟东边的邻居相安无事,因为你不可能同时骑上两匹朝着相反方向狂奔的马。

11年前那场“乌克兰危机”的本质,就是乌克兰在地缘政治十字路口上的一次惨烈抉择。

所以泽连斯基现在的处境就很尴尬。

他试图通过谈判解决顿巴斯问题,但他面对的《明斯克协议》,本质上只是一个冻结冲突的停火协议,双方都在利用这段时间厉兵秣马,根本没有真正和解的意愿。

他想对话,但手里既没有能让普京让步的筹码,也没有能让国内民族主义者满意的方案。

最终,他所谓的“和平努力”,在残酷的地缘政治现实面前,撞得粉碎。这种与生俱来的矛盾性,这种对大国博弈逻辑的无知,为乌克兰后来的悲剧埋下了最早的伏笔。

在巨熊与北约之间走钢丝

泽连斯基上台时,对乌克兰人民许下的最核心的承诺,就是结束顿巴斯地区的冲突。

在执政初期,他的确为此付出了努力。

他试图重启死水一潭的“诺曼底模式”四方会谈,甚至顶着巨大的国内压力,原则上同意了备受争议的“施泰因迈尔模式”——一个旨在给予东部地区特殊地位的和平方案。

然而,他严重低估了乌克兰国内政治生态的变化。

经过2014年“广场革命”和克里米亚事件的洗礼,乌克兰的民族主义情绪已经被彻底点燃,任何对外的妥协或让步,都很可能会被视为“投降”和“背叛”。

泽连斯基的和平尝试,立刻在基辅街头引发了大规模的抗议,反对派骂声震天。他很快发现,作为一名民选总统,自己已经被激进的民意所绑架,对俄妥协的政治空间几乎已经不存在了。

对内,和平之路走不通;

对外,俄罗斯的压力又与日俱增。

走投无路的泽连斯基,将目光投向了他眼中唯一的“救命稻草”——北约。可这条路,就像是一杯致命的毒酒,表面是加入北约的安全诱惑,实则暗藏与俄罗斯产生冲突的致命危险。

从2021年开始,泽连斯基政府的外交政策彻底转向,将加入北约作为国家的核心战略目标,并开始频繁与北约领导人会晤,请求获得一张“成员国行动计划”,乃至直接的安全保障。

与此同时,来自克里姆林宫的警告也变得越来越严厉。

对于俄罗斯而言,“北约东扩”相当于顶在自己脑门上的枪口,是决不能容忍的。普京多次强调,乌克兰加入北约,是俄罗斯不可接受的红线。

2021年12月,莫斯科更是向美国和北约直接提交了两份“安全保障条约”草案,要求北约承诺停止东扩,并从东欧撤出军事部署。这已经不是警告,而是赤裸裸的最后通牒。

泽连斯基陷入了一个几乎无解的困境中:

不寻求加入北约,他无法抵御俄罗斯的长期压力,也无法安抚国内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而执意寻求加入北约,则必然会触发与俄罗斯的迎头相撞。

他最终的选择,是进行一场赌上国运的终极豪赌。

他赌的是,只要自己姿态足够强硬,把“加入北约”的意愿喊得足够响亮,西方世界就一定会被他“绑架”,为他提供实质性的所谓“安全保护”;

他赌的是,面对整个北约的压力,俄罗斯最终不敢真的动手。

这,就是他作为乌克兰“败家子”序列的最后一员,犯下的最致命,也是最无奈的错误。

他高估了北约“口惠而实不至”的承诺,也低估了俄罗斯捍卫其地缘安全底线的决心。他试图在两个巨人的钢丝上跳舞,结果却从高空坠落,并把整个乌克兰都带入了万丈深渊。

无尽的战火

战争爆发的那一刻,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终于又回归了他“喜剧演员”的角色。

他把整个世界变成了他的舞台。

他对美国国会、英国议会、欧洲议会的视频演讲,把忽悠发挥到了极致。

他通过运用历史典故、道德感召等手段,刻意去触动西方民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并成功地将一场区域冲突,包装成了一场“民主对抗专制”的“全球圣战”。

在战争初期,当俄军的攻势在基辅城下受挫时,和平的窗口曾经短暂地打开过。

在2022年3月底的“伊斯坦布尔谈判”中,俄乌双方一度接近达成协议。

当时的草案明确,乌克兰将在国际安全保障下,确立中立地位。

但这个窗口,很快就被“砰”地一声关上了。

随着西方海量的武器援助涌入乌克兰,随着英国和美国的高官不断访问基辅,劝说他不要过早妥协,泽连斯基的立场,也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

他放弃了伊斯坦布尔谈判的妥协路线。

转而提出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十点“胜利方案”:俄军必须完全撤出包括克里米亚在内的所有乌克兰领土、追究俄罗斯的战争罪行、由俄罗斯支付高昂的战争赔款等等。

从寻求妥协,到追求完胜,这个转变的背后,是乌克兰彻底失去了自己的战略自主权。

当你的生存完全依赖于外部援助时,你就不得不按照金主的剧本演下去。

泽连斯基的角色,从一个寻求和平的乌克兰总统,变成了一个领导西方代理人战争的总司令。

而如今,战争已经演变成一场残酷的、看不到尽头的消耗战。

乌克兰东部的工业心脏,已经变成了一片焦土;数以千万计的国民流离失所,沦为难民;整个经济几近崩溃,只能靠着西方的援助苟延残喘,这无异于将乌克兰拖入逐渐毁灭的深渊。

他实现了自己眼中个人的历史定位,但代价却是整个民族的未来。军事上看不到胜利的希望,政治上又堵死了所有通往和平的道路,“无尽的泥潭”,已经成了乌克兰最真实的写照。

结语

现在,我们可以为这六位“败家子”总统的故事画上一个句号了。

从克拉夫丘克、库奇马、尤先科、再到亚努科维奇、波罗申科,他们更像是“慢刀子割肉”,为了寡头集团和个人的私利,用30年的时间,一点点地掏空了国家的根基。

他们的“败家”,是主动的、自私的、毫无底线的。

而泽连斯基的“败家”,则更像一个经验匮乏的年轻继承人,在接手濒临破产的家族企业后,试图用一场孤注一掷的外部豪赌来挽救危局。

他赌上了乌克兰的国运,希望通过彻底倒向西方来解决内部所有的问题。

他的动机或许是为了翻盘,但他的“政治幼稚病”和对国际关系的致命误判,最终导致了最坏的结果——从国家命运的宏大叙事来看,他不仅没能逆转乌克兰的沉沦,反而亲手将“欧洲粮仓”推进了充满熊熊烈火的无尽深渊之中,把仅存的家底也彻底败光了。

当硝烟散尽,欧洲粮仓只剩下余烬,历史终归会记录下这位喜剧演员执政时的一切,但人们争论的,或许是他究竟是点燃希望的普罗米修斯,还是引来末日天火的浮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