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建50周报】AI引爆碳化硅 天岳先进领涨
发布时间:2025-09-16 19:33 浏览量:1
上周“国建50指数”(9月8日-9月12日)开盘2356.98点,收盘2383.86点,周涨幅2.17%,最高2402.70点,最低2306.59点,振幅4.12%,成交金额3831.54亿。
50指数随大盘回调出现一定波动,但周K线仍收于阳线。50指数前期快速上涨积累了较多获利盘,短期部分资金获利了结,上涨速度有所减慢。但从均线来看,多方仍占有一定优势,资金参与度较高,指数依然交易活跃。交易中把握新兴科技的扩张性机会的同时,也可围绕传统板块的估值修复和优质公司的价值发现,抓住投资机会逢低布局。
盘面上
因政策支持、行业趋势或事件驱动而表现活跃,热门板块主要集中在科技成长、有色金属、存储芯片等领域,其中:
AI芯片引爆碳化硅板块,天岳先进全周上涨17.38%。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天岳先进已与全球前十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制造商中的一半以上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同时,公司持续开拓光学等新兴领域客户,已与全球头部光学领域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已获得相关客户多个订单,实现了光学领域碳化硅衬底产品的销售。
天合光能全周下跌7.43%,主要受业绩大幅亏损、市场环境压力及资金流出等原因导致二级市场表现疲软。作为新能源领域的代表企业,是光伏产业链的核心标的之一。公司控股子公司天合储能近日与中国、拉美、亚太三大区域的三家客户签订了合计2.48GWh的储能产品销售合同。其中拟交付的海外1GWh订单将采用构网型系统,这是天合储能在海外市场斩获的首个GWh级别构网型项目。
重点消息
1、国家统计局:
①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1.98万亿元,同比增长8.8%。狭义货币(M1)余额111.23万亿元,同比增长6%。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34万亿元,同比增长11.7%。前八个月净投放现金5208亿元。
②8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9%,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上海上涨5.9%,北京、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3.5%、4.3%和1.7%。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4%和3.7%,降幅分别收窄0.4个和0.5个百分点。8月份,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3.5%,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3.1%、2.6%、6.2%和1.9%。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5.2%和6.0%,降幅均收窄0.4个百分点。
2、国务院: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会议指出,要聚焦企业关切的突出问题,在扩大准入、打通堵点、强化保障等方面实施一批务实举措,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要拓宽民间投资空间,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
3、八部门联发:9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方案提出,以技术创新激发潜在消费需求。加快组织实施和超前布局汽车领域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充分发挥开源优势,加快突破汽车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持续提升产品经济性、耐久性、舒适性等性能,开发更多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智能交互、智能驾驶等新功能,以高质量供给引领需求、创造需求。持续开展“中国汽车品牌向上发展”专项行动,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品牌。
4、财政部:财政部部长蓝佛安10日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报告了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蓝佛安表示,下一步,将把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在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上持续下功夫,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5、Wind数据:截至9月14日,包含QDII在内的基金业绩前20强产品,几乎清一色将核心仓位指向AI,当前业绩最佳的永赢科技智选年内收益已近1.9倍,业绩来自对AI产业链的超配策略。基金经理没有重仓AI的后果也很严重,东方阿尔法招阳C基金年内收益率仍亏损约13%,业绩排名全市场倒数第一,截至今年6月末,该基金的前十大股票无AI产业公司现身。
6、华鑫证券:9月15日,由华鑫证券主办的“先机——金融业‘人工智能+’跃升计划暨华鑫证券智能投研平台‘鑫i’新品发布会”在上海召开。与会专家表示,人工智能(AI)技术正深刻改变金融行业生态,未来应用步伐将继续提速,成为推动金融业务模式重构、运营效率提升和服务体验优化的重要引擎。
行业微观察
9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2027年,新型储能基本实现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技术创新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稳居全球前列,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标准体系基本成熟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多元储能体系初步建成,形成统筹全局、多元互补、高效运营的整体格局,为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各类技术路线及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培育一批试点应用项目,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
该方案还提出,鼓励新型储能全面参与电能量市场。推动“新能源+储能”作为联合报价主体,一体化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推进具备独立计量、控制等技术条件,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和电力市场注册基本条件,具有法人资格的新型储能项目,作为独立主体参与电能量市场。有序推动新型储能参与中长期市场。
另外,2025年9月16日至18日,全球储能领域年度盛会——2025世界储能大会将在“中国新能源电池之都”福建宁德盛大召开。本届大会以“储能新纪元零碳启未来”为主题,旨在打造引领储能产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风向标,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革命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储能产业是加快推进碳中和进程、推动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国家能源局近期发布的《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中国新型储能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
据证券时报报道,今年以来,海外储能需求爆发式增长,令国内储能电芯企业订单激增,工厂开足马力进入满产状态,叠加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落地,有储能企业甚至表示“加价也排不了单”,出现“一芯难求”的局面。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226GWh,同比增长97%。其中前九名均为中国企业,国内企业储能锂电池出货在全球占比超过90%,海外大单屡屡刷新纪录。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预测,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将突破1亿千瓦。我国新型储能具备全产业链发展优势,全世界超70%锂电池在中国生产,多项储能技术水平处于全球并跑甚至领跑阶段。据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预测,到2030年,行业总产值将超过3万亿元。
储能相关概念股包括:杉杉股份、科力远、锦浪科技、骆驼股份、天宏锂电、宁德时代、固德威、万里扬、国轩高科、雄韬股份、上能电器、金盘科技、璞泰来等。
一周榜单
(2025年9月8日-2025年9月12日)
涨幅前十
跌幅前十
换手率前十
成交额前十
主力净流入额前十
走势概览
图1:国建50指数日线走势图
(2025年4月1日-2025年9月12日)
图2:国建50指数周线走势图
(2018年5月11日-2025年9月12日)
个股纵览
扬杰科技
公司拟通过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东莞市贝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标的估值为22.18亿元,并对贝特电子业绩承诺方设置业绩承诺:2025-2027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5.55亿元。贝特电子产品主要为电子电路系统的过流和过温保护元器件,2024年营收8.37亿元,净利润1.48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2.18亿元,净利润0.41亿元。
本次交易方案分三期支付,其中业绩承诺方拟以持股平台形式购买扬杰科技股票并质押担保,自愿锁定至2028年6月30日以作为业绩承诺的履约保障,实现了核心团队的绑定;
贝特电子产品对扬杰保护器件产品可进行补充,2024年贝特电子已实现当年营收8.37亿元,净利润1.48亿元,此前在熔断器领域2022年全球市占率已超4%;若收购完成,扬杰科技在保护器件领域产品矩阵完整度将提升并增厚EPS。
在客户与市场方面,贝特电子与扬杰科技客户重叠度高,产品方案渐完整有助于公司在头部客户的份额加速做大。若本次收购顺利,对公司产品矩阵、海外布局及盈利能力均有正向推动;公司国内外双循环的业务模式,内生与外延并进的业务扩展能力及中长期IDM产品与产能的规模优势。
金发科技
金发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16.36亿元,同比增长35.50%;归母净利润5.85亿元,同比增长54.12%;扣非归母净利润5.37亿元,同比增长53.69%;毛利率12.29%,同比减少0.98pct。2025二季度,实现营收159.70亿元,同比增长24.41%,环比增长1.94%;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同比增长22.61%,环比增长37.33%;扣非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增长19.40%,环比增长48.99%;毛利率12.49%,同比下降0.88pct,环比提升0.4pct。
化工新材料形势乐观,海外布局成效显著。化工新材料因技术门槛高、产品迭代快的特点,有望先于传统化工品在化工行业周期拐点前夕实现快速增长。金发科技作为全球化工新材料行业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企业之一,依托全球领先的应用创新能力,实现了市场份额和净利润的稳步提升。海外布局成效显著,目前,公司在全球拥有7个海外生产基地(印度、美国、德国、马来西亚、越南、西班牙、印尼),合计设计产能已超过30万吨/年,主要生产改性塑料产品。其中美、欧等金发海外基地协同配合,市场份额大幅提升。越南工厂实现大规模生产,西班牙工厂顺利投入使用,印尼工厂也已建成即将开启运营。公司正筹备墨西哥、波兰等基地的建设工作。2025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实现产成品销量16.10万吨,同比增长33.17%。
改性塑料持续增长,绿色石化减亏势头向好。2025年上半年,公司改性塑料销量再创新高,在汽车、新能源、电子电工等行业的销量实现稳健增长,销量130.88万吨,同比增长19.74%;营业收入164.73亿元,同比增长18.62%;毛利率23.22%,同比小幅上升0.77pct。改性塑料业务主要分为车用材料、家电材料、电子电工材料、新能源材料、消费电子材料、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全球销量分别达到56.03、25.50、20.57、4.50、5.92、11.8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1.54%、19.55%、17.54%、30.06%、23.59%、-4.51%。其中车用材料方面,国内市占率稳步提升,在国内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上实现单车100kg材料用量,同时驱动国际业务增长,上半年车用材料海外销量同比增长超50%。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方面,公司与回收拆解企业等紧密合作,新增供应渠道数量提升8.8%,公司开发智能分选和高效绿色清洗技术,回收处理量同比提升150%,处理成本下降24%。面临复杂国际贸易形势以及国内供需失衡的压力,2025H1绿色石化营收59.62亿元,同比增长49.23%,虽然仍处于负毛利状态但正在改善,毛利率-3.08%,同比提升4.17pct。2025上半年宁波金发主要产成品实现营收37.61亿元,同比增长43.17%,其中聚丙烯销量41.93万吨(含自用量5.64万吨),同比增长14.00%。但宁波金发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减少60.67%,主要受宁波金发“120万吨/年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PTPE)及改性新材料一体化项目”于2025年4月30日完成转固影响;辽宁金发主要产成品实现营收37.22亿元,同比增长46.48%,其中,ABS产品销量24.36万吨(含自用量9.25万吨),同比增长40.65%,2025上半年公司年产20万吨ABS改性项目有序中交并开车,贯通基础合成到高端改性的完整产业链。
新材料业务快速增长,产能持续加码。2025年上半年新材料板块各核心产品全面实现快速增长,营收19.90亿元,同比增长28.15%,毛利率19.08%,同比提升3.61pct,产成品销量12.85万吨,同比增长31.39%。公司技术突破与产能扩张并举,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生物降解塑料:主要产品销量10.27万吨,同比增长38.41%。公司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创新构建“生物基单体-聚酯-改性材料”全产业链体系,突破核心生物基原料规模化,实现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稳定生产,年产1万吨生物基BDO成功投产,产品纯度居国内领先水平。特种工程塑料:主要产品销量1.48万吨,同比增长60.87%,其中高性能LCP材料实现跨越式增长,同比增长98.94%。公司1.5万吨/年LCP合成树脂项目首期5000吨/年装置已完成机电安装,即将投产;4万吨/年透明聚酰胺、聚酰胺弹性体等特种聚酰胺项目已启动,其中,首期8000吨/年产能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投产;千吨级聚酰亚胺项目机电安装进行中,计划于2025年底投产;5万吨/年特种工程塑料共混改性工厂已开始土建,其中,首期1.5万吨/年产能计划于2026年第二季度投产。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主要产品实现营收2.11亿元,同比增长15.93%。此外,医疗健康材料板块营收达到预期,同时在新产品开发和内部持续降本方面取得成效,2025上半年医疗健康产品实现收入4.68亿元,同比增长185.37%,毛利率下降29.21%,同比提升30.32pct,其中丁腈手套销量40.76亿只,同比增长199.71%,提升了公司市占率。
指数介绍
我国首个无机非金属新材料股票指数——“国建50新材料绿色成长指数”(简称“国建50指数”)由北京国建易创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东方嘉禾(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共同发起,代表着我国无机非新材料领域价值风向和发展成果的50只成份股。该50只成份股广泛分布于12个行业大类约30个细分领域,囊括了非金属矿物新材料、半导体材料、先进建筑材料、特性玻璃、先进陶瓷和磁性材料等,具有很好的代表性。绿色环保与价值成长是该指数最重要的两个考核指标。
附图:国建50指数成分股一览表
内容制作:国建50新材料指数研究院团队